03.02 疫情,怎麼“吃”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 “吃什麼”“怎麼吃”成了大家格外關心的問題。

關於吃,很多小夥伴表示,假期基本都以消耗“屯糧”為主,吃完家裡的最後一口乾糧才肯出門採購。 浙江醫院營養科主任鄭培奮主任醫師表示,疫情期間,除了戴好口罩、做好防護,飲食也要格外注意,保證營養攝入,才能有效增強免疫力。

那麼,不同人群面對疫情,如何吃好?為了讓大家吃得健康安心,不妨來

疫情,怎麼“吃”

看一看這份疫情期間的膳食指南。

普通型或康復期患者的營養膳食

堅持合理膳食,通過均衡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參照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開出營養“處方”。

1. 能量要充足,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包括大米、麵粉、雜糧等;保證充足蛋白質,主要攝入優質蛋白質類食物(每天150~200克),如瘦肉、魚、蝦、蛋、大豆等,儘量保證每天一個雞蛋,300克的奶及奶製品(酸奶能提供腸道益生菌,可多選);通過多種烹調植物油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攝入,特別是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總脂肪供能比達到膳食總能量的25~30%。

2.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天200~350克,多選深色蔬果。

3. 保證充足飲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飲白開水或淡茶水。飯前飯後菜湯、魚湯、雞湯等也是不錯選擇。

4.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5.食慾較差進食不足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以通過營養強化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或營養素補充劑,適量補充蛋白質以及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  

6. 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量身體活動,身體活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適當增加日照時間。

重症型患者常伴有食慾下降,進食不足,使原本較弱的抵抗力更加“雪上加霜”,建議五條營養治療原則。

1.流質食物更利於吞嚥和消化。

2. 少量多餐,每日6~7次的流質食物,以蛋、豆腐、奶製品、果汁、蔬菜汁、米粉等食材為主。

3.如未能達到營養需求,可藉助腸內營養製劑(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來補充不足。

4.對於危重症型患者無法正常經口進食,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腸管,應用重力滴注或腸內營養輸注泵泵入營養液。對於嚴重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需採用腸外營養以保持基本營養需求。在早期階段推薦允許性低熱卡方案,達到營養攝入量的60%~80%,病情減輕後再逐步補充能量及營養素達到全量。

5.病情逐漸緩解的過程中,可攝入半流質狀態、易於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每日5~6餐,補充足量優質蛋白質。隨病情好轉逐步向普通飲食過渡。

一般人群防控營養膳食指導

1.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每天的膳食應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注意選擇全穀類、雜豆類和薯類。

2.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選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及其製品,特別是酸奶,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3.適量吃魚、禽、蛋、瘦肉。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

4.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清淡飲食,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或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5.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在家也要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食不過量,不暴飲暴食,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6.杜絕浪費,興新食尚。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選擇新鮮、安全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製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合理選擇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