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洛陽果農數十萬斤甜杏滯銷,大河報記者網絡直播助農賣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吉小平 文圖

洛陽市高新區孫旗屯鄉前五龍溝村位於洛陽周山腳下,該村種植有近3000畝優質甜杏,五月中旬到六月初是杏子上市的季節,但今年遭遇連續陰雨天氣,已經在枝頭成熟的甜杏遇雨水後,果實出現裂口現象,農民賤賣銷路依然不暢。粗略統計該村約有數十萬斤甜杏出現滯銷,大河報洛陽新聞記者得知此事後,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幫助果農賣杏。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被雨水打過的杏會開裂炸口

連陰雨使數十萬斤甜杏滯銷

56歲的陳維超是洛陽市高新區孫旗屯鄉前五龍溝村的果農,他和該村400多戶村民一樣,以種植甜杏作為主要的農業收入。5月21日中午,在家吃飯的陳維超和妻子劉翠玲看著家門外溼滑泥濘的路面不住地皺眉,而他們身邊已經堆放了一千多斤滯銷的甜杏。早上2:00點多夫妻二人已經到澗西區谷水西建材附近的批發市場賣了一批杏,但現在仍然剩下一大堆,這堆杏裡還有昨天沒有賣出去的。

陳師傅說,他們村的杏主要有金太陽和貢杏兩個品種,金太陽屬於早熟品種、貢杏屬於晚熟品種。杏子成熟期一般在五月中旬至六月初,往年早晚杏上市會有幾天時間間隔,而今夏由於雨水太多,早晚杏上市時間重合,上市期更加集中。他說,杏非常怕雨水打,被雨水淋過的杏,特別是已經成熟的會開裂炸口,如果炸口即使是小饅頭大的,批發時也賣不到一塊錢每斤。

草草午飯後,陳維超帶著妻子和一位親戚來到杏園搶收甜杏。陳師傅一家種有4-5畝杏,他說去年賣杏的純利潤有4000-5000元,如果算上人工成本,這會是一個賠本買賣。每年種杏都需要打農藥,他們現在用的是高效低毒的藥品,每年花費近千元;另外還要用3-4袋複合肥,夏天和冬天要給果樹修剪,每年2-3次的除草。總之,種果樹人工花費很可觀,而街頭杏子的零售價才2-3元每斤。陳師傅在2006年打工時,由於意外被高壓電擊中,現在腿部有後遺症,不能幹重活,儘管種杏收入不高,但卻是家庭最穩定的收入,因此他必須堅持種植。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家門口滯銷的杏有上千斤

在大雨和泥濘中,果農與時間賽跑

通向杏園的路中有一段非常泥濘,陳師傅的三輪摩托難以進入,大家只好帶著大竹籃、布袋和梯子徒步前往杏園。一到杏園,我們看見地上三三兩兩散落著自然掉落的杏子,記者隨手撿起一顆,咬了口,感覺非常甜軟清爽,看上去果核和果肉也已經完全分離。但像這樣的熟透了的落果,表面有了炸口,已經賣不上價錢。

雖然已經夏初,但今天的氣溫卻比較低,陳師傅一家和我們兩位前來採訪的記者都穿著夾克衫。一陣忙碌,沒過多久,大家的衣服都被樹葉上殘留的雨水和著身上的汗水浸透。

陳師傅一家每人胸前掛著一個布兜,邊摘邊往裡面放杏,高處的杏需要爬著梯子採摘,但梯子在鬆軟的泥土上很難站穩。陳師傅園子裡的杏樹產量差別很大,最高的一棵能產300斤,最少的一棵只產20斤。採摘了大概1個半鐘頭後,五隻大籃子基本都被裝滿,粗略估計400多斤。這時,淅淅瀝瀝的雨又下了起來,並且漸漸增大,陳師傅一家只好結束了下午的採摘,返回家中。

就在剛進村處,有一處泥濘的小坡,陳師傅的三輪摩托在兩人輔助推行的情況下,幾次都沒爬上去。這時幸好後面趕來了摘杏回來的村民,在增加了4-5個人手的情況下,總算把三輪推上了坡。

到家後,陳師傅揭開籃子上的蓋布,他說,寧可自己挨淋也不能讓杏被淋著,否則杏會難以存放。摘完杏今天的工作還沒有完,他們需要把籃子裡腐爛的杏掏出來,然後根據杏的大小分成幾類。他說個頭如小饅頭大的杏,在谷水西建材批發時能賣2元一斤,而個頭最小的,不到5毛錢一斤,平均價格集中在1.5元一斤左右。陳師傅說,由於杏的存放時間只有兩天左右,因此外銷很困難,而整個澗西區卻消化不了他們村的幾十萬斤杏,賣杏很困難。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果農陳維超正在果園摘杏

近3000畝甜杏關乎400戶果農收入

陳師傅的妻子劉翠玲告訴記者,在甜杏上市期,他們每天挑杏都會持續到晚上23:00點多,稍微休息一會兒後,凌晨1:00左右她和丈夫就要駕駛著三輪車到谷水西建材附件的批發市場去銷售。由於每籃子杏要在交易市場交3元錢的交易費用,因此他們都會選最大號的籃子,每籃子可以盛80斤杏,因此每次賣杏都需要夫妻二人齊心協力,否則單靠陳師傅一個人根本搬不動。凌晨5點鐘左右賣杏回來,他們吃罷早飯便又開始突擊採摘,在杏子上市期間他們一天中幾乎不能休息。

其實,這個時節前五龍溝村400多戶村民都像陳師傅家一樣,不停歇的忙碌著,儘管賣杏收入微薄。劉翠玲介紹,他們家有兩個女兒,大的已經出嫁,小的在鄭州上大學。學藝術設計專業的小女兒每年需要8000元的學費,而且每月的生活費也要1千多元。因此農忙之外,陳師傅和妻子都在打著零工,由於陳師傅不能幹重體力活,他選擇了給工廠看大門,每月有900多元的收入。

在前五龍溝村委會,記者見到了村黨支部委員潘克聯,他向我們介紹了該村甜杏種植的情況。他說村子在2002年左右開始退耕還林種植杏樹,當時主要是為了給周山森林公園作綠化配套。種杏起步階段,由於村民沒有果樹管理經驗,樹管理得也比較粗放,村民甚至連修剪紙條也不會,隨後他們找來了洛寧人幫助大家修剪果樹,慢慢的村民也學會了修剪技術。但是果園的管理和水果的銷售仍然是大家的薄弱之處。為了幫助銷售,村委會找了一些愛心企業前來收購,他說,前幾天就有一批企業聯合收購了3萬斤杏,但這與前五龍溝幾十萬斤的產量相比,還顯得不足。村裡也想通過辦採摘節來帶動洛陽的城裡人週末前來採摘,帶動銷售;而這段時間,不少村民就在澗西區的馬路邊沿街售賣自家的杏。

就在採訪中,大河報·洛陽新聞記者通過視頻直播方式,幫助前五龍溝村宣傳該村的甜杏,希望能加快杏的銷售速度,減輕村民經濟壓力。對於該村甜杏銷售的後續情況,本報還將持續關注。如果你想購買或收購前五龍溝的甜杏,可以聯繫大河報·洛陽新聞記者吉小平,電話18638819055。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後五龍溝村民俞新法和妻子劉雪芹(左)帶著孫子,在洛陽西環路五龍溝大橋附近售賣自家的甜杏,價格是10元四斤,他們家種有約四十棵杏樹。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右)一家正在裝運剛從果園採摘下來的甜杏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劉翠玲正在果園摘杏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採摘下的一串杏有12個之多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左)正和妻子劉翠玲搬運剛採摘完的甜杏,他們的衣服已經被雨水和汗水浸透。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前五龍溝村村民運送甜杏出果園的路,在雨後非常泥濘。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一家把杏運至村頭時,遭遇陡坡,三輪車陷入泥中。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一家把杏運至村頭時,遭遇陡坡,村民齊心協力將三輪車推出泥濘地帶。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家門口滯銷的杏有上千斤

洛阳果农数十万斤甜杏滞销,大河报记者网络直播助农卖杏!

陳維超正在果園摘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