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布拉格屠夫——海德里希

萊因哈德·特里斯坦·歐根·海德里希(1904年3月7日-1942年6月4日),德國納粹黨黨衛隊的重要成員之一,地位僅次於希姆萊,而且希特勒有意培養海德里希為自己的接班人;由於行事極其殘酷,而有著“金髮的野獸”、“鐵石心腸的人”、“納粹的斬首官”、“死亡的追隨者”、“納粹魔王,“第三帝國的黑王子”等許多恐怖稱號。

布拉格屠夫——海德里希

萊因哈德·特里斯坦·歐根·海德里希

萊因哈德·海德里希,生於1904年3月7日的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哈雷,祖先據說有猶太血統。父親布魯諾是失意的歌劇院歌手兼作曲家,母親是德累斯頓音樂院院長的女兒。海德里希是個金髮碧眼、身材高挑的美男子,游泳、馬術、田徑、擊劍等各項運動都擅長;海德里希年幼時即在家庭中獲得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思想的啟蒙,早年就參與反猶主義的活動,十五歲即將入準軍事組織接受訓練。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經濟崩潰,海德里希也因為經濟因素而中斷學業,並且進入德國海軍;海德里希在軍中迅速竄升,1926年擔任少尉,1928年便升至中尉;但是他由於與一名造船部門主管的女兒有不正當關係而被軍方驅出部隊。

布拉格屠夫——海德里希

1931年6月加入納粹黨與黨衛軍,1932年7月接掌黨衛軍安全部門(SD),成為海因裡希·希姆萊的得力助手。1936年起領導“安全警察”(sipo),1939年安全部門、安全警察與秘密警察“蓋世太保”組織整併成為新設立的國家安全總局(RSHA),由海德里希出任局長。海德里希工作態度積極,尤其是在迫害猶太人這一方面。1941年便成為黨衛隊的全國總指揮。1941年7月更是受赫爾曼·戈林委託,執行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

1941年9月起擔任捷克斯洛伐克德軍佔領區摩拉維亞與波希米亞的副行政首長。海德里希巧妙地運用“糖果與鞭子”的方式而將捷克地區逐漸德意志化,他在任其間殺人無數,被人們稱作“布拉格屠夫”。1942年1月20日海德里希負責召開萬湖會議,擬定猶太人大屠殺的詳細執行計劃。

布拉格屠夫——海德里希

駐布拉格期間,海德里希為了避免身為副行政首長的親民形象受到傷害,出訪巡視時一律不攜帶隨身侍衛。1942年5月27日晚間,海德里希在布拉格郊外遭遇兩名英國派遣的捷克地下組織特工持手榴彈與連發手槍攻擊而身負重傷,延至6月4日不治。希特勒親自主持海德里希的喪禮,稱呼他為“擁有鋼鐵之心的男人”,並追授“德意志勳章”,歸葬於柏林。

為了報復海德里希的遇刺,希特勒對捷克的其他地區展開毀滅性的破壞與殺戮,利迪策村就是最有名的案例,黨衛軍第七武裝山地師“歐根親王”師藉口利迪策村包庇刺客,將利迪策村所有十六歲以上的成年男性全部槍決、172名婦女與無以數計的兒童則被送進集中營作為懲罰,總計整個報復行動造成兩千至五千人死亡,企圖把利迪策村從地圖上抹去。戰後,捷克政府在利迪策村修建了墓碑以紀念那些無辜的死難者。利迪策慘案也成為後來國際兒童節的淵源,因為慘案中有88名兒童被殺,而剛出生的嬰兒就被強行送到德國家庭收養。

布拉格屠夫——海德里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