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地處北京什剎海前海西街的恭王府,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素有“一座王府,半部清史”之說。咸豐元年,恭王府迎來了它的第三位主人——恭親王奕訢,恭王府之名也由此而來。在此之前,大學士和珅、慶親王永璘都曾居住在此。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這裡曾有數不盡的家國重器。由於歷史原因,民國初年王府內舊藏文物損失殆盡,如今流落他鄉,蹤跡難尋。只能從遺留下來的文獻資料和拍賣圖錄中去想象當年恭王府的盛況。

從平復帖到照夜白圖,從王羲之到宋徽宗,奕訢的收藏多到你想不到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之弟,受封“恭親王”。精於文物鑑賞和收藏。宮廷造辦處活計檔記載,同治年間造辦處為恭親王制作各類文物器物座託、裝裱書畫等活計甚多,這也說明恭王府內藏品數量之多。可以說,恭王府舊藏文物的奠基人就是恭親王奕訢。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五色鸚鵡圖局部(來源網絡)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中國古代書畫史上很多赫赫有名的珍品都曾落戶恭王府:陸機《平復帖》、王羲之《遊目帖》(廓填本)、王獻之《鵝群帖》(廓填本)、顏真卿《告身帖》、懷素《苦筍帖》、張即之《華嚴帖》、韓幹《照夜白圖》、宋徽宗《五色鸚鵡圖》、沉周《題米襄陽五帖》、趙松雪《道德經》、易元吉《聚猿圖》、宋人《群牛散牧圖》、溫日觀《葡萄卷》、米芾《楚山秋霽圖》、周之冕《百花圖卷》、文徵明小楷唐詩四冊……,而這些卻還遠不是恭親王奕訢所藏字畫的全部。

不過,隨著1911年清政府的滅亡,這些價值連城的字畫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歲月中轉換了東家,並遭遇了不同的命運。下一篇會著重說說這些恭王府的寶貝都跑到哪去了。

如此眾多的文物通過什麼渠道聚集到恭王府的呢?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一、帝后恩賜。《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一書中溥佳回憶:“春節放假十天……溥儀照例賞賜每人一套殿版書、一匣極為精緻的古墨……夏季初伏到末伏放假一個月,照例賞賜每人祛暑藥兩匣、乾隆貢扇一把。”僅咸豐二年三月二十九日(1852年5月17日)一日,咸豐帝便賞賜恭親王奕訢由宮廷造辦處製作的紫檀、黃花梨、紅雕漆、文竹、金漆等名貴材質傢俱共計67件之多。

二、部下贈送。清人何剛德所著《春明夢錄》一書中有專門的介紹:“清室諸王以恭邸為最賢明,雖平生有好貨之名,然必滿員之得優缺,及漢員由軍機章京外放者饋送,始有收受。”2012年英國邦瀚斯拍賣中,便有一塊玉山子是清晚期著名漢臣李鴻章贈送給恭王的禮物。

三、索取佔有。清乾隆時期《平復帖》入藏大內,初存皇太后所居的壽康宮,1777年太后去世時賜給皇十一子永瑆,由此入藏成親王府。光緒六年(1880年)成親王曾孫載治去世,奕訢借辦理皇室事物之便,藉口“載治之子溥倫、溥侗年幼,尚不能妥善保管重寶,為慎重起見,暫將法帖收恭王府保管”為由,將垂涎已久的重寶據為己有。

34萬大洋把恭親王府差點給包圓了?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為展開復闢清廷的活動,承襲了小恭王溥偉(奕訢嫡孫),將王府裡積蓄的2000多件古玩珍寶(除字畫外)幾乎全部彙總變賣給了一個日本人,據說只賣了34萬大洋,這個人就是山中定次郎。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山中定次郎是日本山中商會創始人,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和他的山中商會進入中國,開始了收集並倒賣中國文物的經營活動,成為當時在中國最大的日本古董商。那些年,山中定次郎每年定期來北京兩次,每次大概停留兩週時間。北京支店的店長高田又四郎都會事先聯絡好北京古玩行的各商號,來山中商會院中擺攤。琳琅滿目的古玩被擺放在6尺的長桌上,山中定次郎帶著歐美各個分店的採購人員,按照各個市場的需求一一挑選。

每天都有不下200名古玩商,從全國各地趕來。他們乘坐著人力車,抱著大包小包湧入山中商會北京支店的小院裡。曾目睹過此情此景的壺中居老闆廣田不孤齋,用“壯觀”一詞形容:

一聽說山中老先生來北京,北京的一流至二三流同業和雜貨店主,就都顯得很活躍。老先生早晨在北京分店採購物品。在老先生從住宿的扶桑館飯店前往麻線衚衕分店之前,分店裡,從大門口到裡面的通路上,以至寬敞的庭院中,就擠滿了很多同業者。大家爭先恐後地打開包袱,擺上各種物品。三代的銅器、石器、陶瓷器,各個時代的佛教美術、金、銀、銅、錫器……這些同業者擺列物品的情景,實在壯觀……

山中定次郎除在北京琉璃廠收購中國文物外,還與各王府建立了以收購為目的的緊密業務關係。1912年,山中定次郎抓住小恭親王溥偉沒有生活來源,又企圖復辟滿清政權因而急需大量資金的機會,從溥偉手中收購了恭王府除書畫外的大批收藏品。這批文物被迅速運回日本分類整理,並被分為三批,一批運往美國拍賣,一批運往英國拍賣,一批留在山中商會設在日本和美國的古董店中零售。

在1913年紐約拍賣圖錄“前言”中,山中定次郎這樣描述他踏入恭王府的情景:

“穿過恭王府一道又一道大門,是排列整齊的建築,居住著恭親王的家人、侍從等三四百人,還有供王府護衛隊居住的區域……院落的後面,穿過花園的中心,是大書房,那裡除了左右兩側豐富的藏書外,主要陳列青銅器和玉器。距藏書室不遠是一幢巨大的兩層建築,看上去十分堅固,呈L形,這座建築可以被稱為美術館,裡面有數不勝數的珍寶。

穿過這個藏寶樓,走進一座石拱門,是一座花園,園內奇花異草掩映著茶室、湖心亭和賞月臺,在這樣一個地方,欣賞著秀麗的自然景色和精美的藝術珍品,人們肯定會流連忘返。”

恭王府的大管家卻完全不知道它們的價值和市場行情。大管家像抓豆子一樣,用雙手抓過一把珠寶來問他:“這些你出多少錢?”常年生活在金山銀山中,恭王府內所有人對這些奇珍異寶都已經麻木了。

上世紀30年代,溥儒將唐代大畫家韓幹的《照夜白圖》賣給了英國人。大收藏家張伯駒得知後,極為憤慨。溥儒卻輕描淡寫地說:“至於嗎?”從主人對府內珍玩的態度,也不難理解僕人賤賣的舉動。

恭王府寶貝數量大猜想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00多年前,日本山中商會用34萬大洋,包圓了恭王府的古董

1912年山中商會收購的恭王府舊藏文物,其數量至今無法準確考證,但此次收購不代表恭王府舊藏的全部,也許即使付出百倍艱辛,也難以真正摸清實際數量。

下列流失數量統計數據是在現有可證實資料的基礎上得出的:

1.書畫類,約100幅(依據各大博物館典藏、個人及機構珍藏、拍賣和市場流通出現);

2.玉器類,約800件(依據1913年英國和美國拍賣、日本戰後戰勝國罰沒、拍賣和市場流通);

3.瓷器類,約700件(依據1913年英國和美國拍賣、日本戰後戰勝國罰沒、拍賣和市場流通);

4.青銅器類,約200件(依據1913年美國拍賣、日本戰後戰勝國罰沒、各大博物館典藏、拍賣及市場流通);

5.傢俱類,約200件(依據1913年美國拍賣、北京戒臺寺、臺北故宮、拍賣及市場流通);

6.雜項類,約300件(依據1913年美國拍賣、拍賣及市場流通);

7.古籍善本,約1000冊(依據各大博物館及圖書館典藏、個人及機構典藏、拍賣和市場流通);

8.西洋藝術品,約20-70件(依據依據各大博物館典藏、個人及機構典藏、拍賣和市場流通)。

總計約3370件套左右。

下一期,我們來說說恭王府這些價值連城的珍寶流向了哪裡?敬請關注

文中圖片為本人實地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