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長征中的客家人

長征中的客家人

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舉行二萬五千里長徵。在完成長征這一歷史性任務中,客家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长征中的客家人

中央紅軍生長與活動的區域是當時被稱為中央蘇區的那塊土地,也就是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瑞金為中心的核心區及其周邊地區。在其全盛時期,中央蘇區共設有60個行政縣、約300萬人口,其核心區是贛南17個縣約187萬人口,閩西10餘縣約100萬人在整個土地戰爭時期,贛南先後參加紅軍的人數達33萬餘人,參加赤衛隊、擔架隊、洗衣隊等支前作 戰的達55萬餘人。閩西子弟先後參加紅軍的人數約10萬人。閩西北的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建寧、泰寧等縣,以及粵東的大埔縣和饒平縣的部分地方, 當時都隸屬於福建蘇維埃政府的地盤,也有不少子弟參加參加紅軍。

长征中的客家人

朱德元帥在長征中

贛南贛州18個縣(市)、724萬人口,粵東梅州市7縣1區、440萬人口,閩西龍巖地區5縣2市、271萬人口,除了閩西的龍巖(40多萬人口)、漳平 (20多萬人口)兩市非純客家市之外,其餘都是純客家縣(市),城鄉居民都是講“客話”的客家人。也就是說,這三個地區的1400多萬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客家人。這塊土地,正是當年組成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域及其周邊地區。不言自明:當年紅軍蘇區是建在純客家地域的;組成中央紅軍有生力量的正是客家子弟。

長征從閩西的長汀、寧化和贛南的瑞金、于都出 發時時,中央紅軍主力約有八、九萬人(連同後方機關人員)。1935年7月到達川西北毛爾蓋地區同四方面軍會合時,中央紅軍只剩下4.5萬人,同年10月 到達陝北時只剩下不到2萬人,也就是說,中央紅軍主力的四分之三犧牲、失散或凍餓死亡在長征途中。這些為中國壯烈捐軀的熱血男兒的大部分,是來自江 西、福建的客家子弟。贛南的興國、瑞金等縣宣稱:“長征路上,每一公里都躺著我縣的一位烈士。”

在長征途中的的許多關鍵性戰鬥中,客家子弟表現出色,功勳卓著。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掩護中央縱隊突圍而受命前衛任務的是一軍團二師。二師的政委劉亞樓、四團政委楊成武、五團政委劉忠、六團政委王集成等領導骨幹都是閩西客家人。突破敵軍第一、二、三道封鎖線,搶渡湘江,四渡赤水,強渡金沙江,飛奪瀘定 橋,突破天險臘子口等等,使中央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擺脫險惡困境的戰鬥,所以能取得勝利,無一不是二師的功勞。

长征中的客家人

福建長汀客家人楊成武將軍像

當中央紅軍突破第三道封鎖線,到達湘江東岸時,蔣已調集40萬大軍佈下大包圍圈,企圖以湘江為天然屏障阻止紅軍前進而聚殲之。當時指揮紅軍突圍的臨 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驚慌失措。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五軍三十四師的五千多名指戰員毅然接受殿後重任,在無險可據的江岸開闊地帶以 血肉之軀築成“人牆”,拼四與敵人搏鬥,掩護中央縱隊和紅軍主力透夜渡江突圍。這五千精兵,從團、營以下各級指揮員、政治工作幹部到廣大戰士,大部分是閩 西的客家子弟。他們在惡戰中,彈盡糧絕,寡不敵眾,除少數人受傷被俘外,大部分人都英勇戰死,在人類歷史上譜寫了最悲壯的一曲獻身之歌。

早期的紅軍客家人佔了多數量,這是因為歷史的機緣,客家人參加紅軍的比例比較高,絕對數比較大,這似乎無法否認的。如果按照民系的比例,可能是最高的。這是血的代價換來得,以前聽說過“湖南人出血”的說法,其實客家人在國共兩軍的犧牲,一直談論的不多,而不是太多。

长征中的客家人

“湘江戰役”是雕刻在寧化人刻骨銘心的悲壯。湘江,是國民黨軍隊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中央紅軍為突破這道封鎖線進行的湘江戰役,打得十分慘烈,付出了沉重代價。在長征途中的“湘江戰役”,擔負後衛任務的紅五軍團第34師和紅三軍團第18團,大部分將士為閩籍,其中一個團為純寧化籍子弟,為掩護中央首腦機關和中央主力紅軍連夜過江,突破敵人40萬大軍包圍圈,在無險可據的江岸開闊地帶以血肉之軀築成“人牆”,拼死與敵人搏鬥,絕大部分人都壯烈犧牲。寧化籍紅軍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和悲壯的一頁。

长征中的客家人

毛澤東為興國將軍縣的題字

紅軍長征後,寧化人民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摧殘和瘋狂鎮壓,被燒光滅絕的村莊達111個,6517名革命烈士慘遭殺害,被抓壯丁,逃亡和餓死的群眾達3萬餘人,致使人口驟然下降,土地大量荒蕪。寧化兒女前赴後繼,英勇奮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

在長征突圍中,從寧化境內出發長征的中央紅軍各部隊達14000人,約佔當時中央紅軍總兵力的16%。在紅軍長征途中,每前進10公里,寧化籍的紅軍戰士就約有3個人倒下…… 長征途中,6000多名寧化紅軍壯烈犧牲,列入《共和國英名錄》的烈士達3300多人。解放時健在的寧化籍老紅軍僅為28人,在共和國的史冊上,寧化有張新華、張雍耿、孔俊彪三人被授以少將軍銜,是三明地區唯一的將軍縣。

长征中的客家人

才溪鄉調查會址

因此建國後第一次封將軍這些給予江西福建的人數不少,而此後興國也因此成了全國第三的將軍縣。而毛主席寫下的名錄《才溪鄉調查記》才溪出了九軍十八師。

美編:鄧燦 審核:陳良平

长征中的客家人

朱德故里景區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國中小學研學教育實踐基地

黨員幹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國家國防教育基地

全國廉政教育基地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朱德故里景區官方抖音號

长征中的客家人

地址: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大灣路

旅遊諮詢電話:0817-75550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