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眾泰等四家車企闢謠“破產”,中國汽車行業正式進入洗牌期?

10月8日網曝一份某股份銀行內部郵件,郵件稱因媒體公開報道:"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預計涉及上下游汽配供應商產業鏈合計約500億元壞賬。"故請各分行於今日將四家車企風險排查情況進行反饋。

众泰等四家车企辟谣“破产”,中国汽车行业正式进入洗牌期?

隨著截圖的瘋傳,引發了汽車圈的集體躁動,甚至還上了熱搜。輿論重壓之下,眾泰、力帆、華泰和獵豹都紛紛闢謠,稱截圖中的所謂"破產"事項不存在,全是謠言。

坦率地說,無論是不是汽車行業的圈內人,無論此事是否屬實,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幾乎沒有人希望這四家車企真的墮入破產深淵。因為這不但會導致這些車企的員工失去工作,而且也會影響上下游的供應鏈,更多人將會由此丟掉飯碗。但正所謂無風不起浪。從這四家車企的現實情況來看,雖然不至於如網傳圖片所說的"年底破產",但也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了。

四家車企均陷僵局

首先,眾泰汽車方面,據乘聯會銷量數據顯示,眾泰汽車的銷量就開始持下滑趨勢,至今,銷量已連續三年下滑。今年上半年,眾泰的銷量僅為7.39萬輛,同比跌幅高達49.5%,幾乎腰斬。而日前,眾泰汽車發佈公告稱,預計上半年虧損2.7億至3.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億元,同比下降188.67%-205.09%。對此,眾泰汽車分析,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汽車行業整體景氣度不高,公司汽車銷量下降,導致公司半年度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此外,眾泰汽車的經銷商維權事件頻發,更有媒體報道,眾泰汽車主營業務幾乎停滯,每個季度都有數億元的一年內到期借款。

众泰等四家车企辟谣“破产”,中国汽车行业正式进入洗牌期?

其次,力帆汽車方面早已淡出消費者的視線很久。根據2019年力帆股份產銷報告的數據,銷量方面,1-7月累計銷量為21436輛,同比下降66.16%,其中7月份力帆銷量則僅為678輛,同比下降91.43%,產量方面,1-7月累計生產17204輛,同比下降70.97%。另外力帆還曾陷入新能源汽車的騙補風波,由此導致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

跟力帆類似,獵豹汽車曾經一度以SUV成了細分市場的符號式車企,但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僅為2.8萬輛,但是其四大基地的產能卻高達50萬輛。此前,獵豹汽車被曝出被法院查封銀行存款的消息。而由於銷量的持續低迷,獵豹汽車只得通過裁員降薪暫時緩解壓力,並且已經關閉了部分生產線。

不過,對比以上三家車企,華泰汽車幾乎走向"懸崖邊"。在今年10月9日晚間,上市公司曙光股份公告表示,公司獲悉大股東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曙光股份股權全部被司法凍結,凍結期限為3年。華泰汽車和數家子公司一起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實際上,從今年開始,華泰汽車便遭到了多方債權人的共同起訴,旗下不少財產以及債券均已被凍結。有媒體報道,華泰汽車此前負債高達294億元,公司賬面僅餘13萬元。目前來看,華泰汽車旗下四個生產基地全數停產,大部分4S店也已經關閉,其欠薪的消息更是不絕於耳。

中國汽車行業正式進入洗牌期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從增量走向存量的變革時期。從2017年過後,市場銷量便持續低迷,直到今年也沒有回暖跡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產量976.2萬輛,同比下降190餘萬輛,下降幅度達到16.3%。

蛋糕萎縮的同時,汽車行業也面臨著消費升級、產業升級、新四化等趨勢,期間還有不少造車新勢力入局,行業競爭壓力愈發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與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這四家車企境況類似的企業不在少數。

今年4月底,海馬汽車走到了退市的邊緣。賣房,賣研發中心的海馬汽車,窮到只生產SUV,9月份銷量只有可憐的2912輛。而像長江汽車,觀致汽車等等要麼已經停產,要麼命懸一線。即便是這幾年紅到發紫的"當紅辣子雞"車企,蔚來汽車也出現了鉅額的虧損,不得不裁撤1200人,以求降低成本。

在當下低迷的行業環境下,汽車企業必然將經歷一場洗牌,尤其是處於三四線品牌的車企,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事實上,長安汽車副總裁早前曾公開表示:"中國的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全面的淘汰期,強者越強,弱者面臨的壓力將會更大。優勝劣汰更加明顯,中國一半的汽車品牌將在很快一段時間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