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蒲城縣用群眾“獲得感”檢驗主題教育“含金量”

渭南日報 記者 徐蕊 通訊員 賀軍棟

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誇獎。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蒲城縣堅持問題導向,從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做起,解決上學難、就業難、看病難等現實問題上拿出真招實招,用群眾“獲得感”檢驗主題教育“含金量”。

面對中小學、幼兒園“大班額”“入園難”等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蒲城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城區9所幼兒園、4所小學、2所初中相繼投入使用,農村38所幼兒園完成改擴建,“大班額”“入園難”顯著緩解。

圍繞貧困人口就業簽約率不高、技能培訓存在學用脫節等問題,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精準發力、靶向施策,累積開發公益性專崗247個、特設公益性崗位927個,通過開展就業培訓和舉辦蘇陝協作招聘活動等方法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560人次。

前不久,一位患有急性心梗的老人在縣醫院完成了心血管介入治療手術,恢復良好。患者家屬激動地說:“以前心臟病手術都得跑到省城,不但折騰花費還大,現在縣級醫院就能做,為群眾解決了大難題。”蒲城把解決群眾看病難作為重中之重,縣級4家公立醫院分別與上海華山醫院、陝西省人民醫院等15家三甲醫院建立醫聯體,縣域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實施縣級醫院對口幫扶計劃,選派22名縣級醫院臨床科室主任兼任幫扶基層衛生院副院長、118名醫務骨幹支援衛生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蒲城縣3萬多名黨員聚焦主題主線,堅持學做結合,緊盯問題整改,一大批事關群眾利益的大事急事得到解決。“村黨組織+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模式破解了農村發展缺勞力、扶貧濟困缺財力等問題;16個“聯合黨委+產業”模式示範點,實現了“強村”“弱村”抱團發展,帶動5萬多名群眾增收致富;全縣269個村實現村書記村主任“一肩挑”,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部“清零”。全體縣級領導深入包聯鎮和分管聯繫部門講授黨課,並結合工作實際確定課題展開調研,已形成調研報告35篇,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具體措施160條並逐項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