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练形意拳不能老跟自个儿过不去,丢下自己方能成就功夫

练形意拳不能老跟自个儿过不去,丢下自己方能成就功夫

有一种技能可以叫拳术,可以称武术,又唤作功夫,有很多种名称。今天的人可能不太在意这个称呼,其实每一个名称的更迭,都预示着一种改变。这种改变仅仅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不一定是一种正向的发展。有些技能会随着时间的进程升华,也会在某个时间段消亡或者退化变质。越是历久弥长,越是面目全非。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项技能,我一直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名字好。现在的主流叫法是武术,再讲究一点,叫传统武术,可我还是觉得代表不了他。我还是沿用他的老名称,拳术。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练拳的事。

练拳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

练拳在以前算一个行当,是一些人赖以生存的职业手段。所以这个东西,在过去一直不会让外人轻易得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武术与旧有的拳术区别很大。时代在进步,很多东西都要做出改变,这很正常。我之所以强调这个,只要你明确一个概念,我说的仍然是以前一脉传承下来的形意拳。

民国时形意拳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国术。说到国术跟在后面的一句话是,只杀敌不表演。从这句你应该能体会到形意拳究竟在在练什么?如果你以健身为主,拿套路来锻炼锻炼身体。或者就是自己玩一玩不求上道。再或者你把拳当竞技武术、表演武术耒练,那篇文章与你无关,我要谈的是拳术的核心的东西。

基于以上的概念,我再说说练拳

今天的练拳人依旧不算少,不过能练到点子上的真是难得一见。.我不止一次听到一种观点,说练拳就是下功夫;说功夫下到了,你的拳就厉害了;说你不行,是功夫没下到,回去站三体式去站桩去,老老实实先把基本功打好;还有的人说老老实实练趟子,练发力去(这里他们会用劲来表达);把明劲练好就厉害了;还有的说练拳就是练基础,基础是什么?就是三体式站桩功夫。如此种种吧,大家自己可以列出很多。不一一说了。这些观点,对不对?真不能说错。但你要这么练,还真就出不了高功夫,也容出问题。

你总是在跟自己较劲,这不够

不管你怎么练,站桩也罢,打套路也罢,发力也罢。有人说,就是规矩绳束,让规矩上身,然后出功夫。没有错,练拳确实得过自己这一关,连自己都战胜不了,何来胜人这一说。但你不要以为跟自己较劲是终极手段。让规矩约束自己,这只是第1步。练到一定程度还得脱离规矩的束缚。孔子有句话叫随心所欲不逾矩。简单的说我们就是要练到这种程度。

明明是在规矩的束缚下规范自己,怎么偏偏到了最后是从心所欲呢?

老话讲三回九转是一式;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形意。

练拳是明心净智慧的,越练越聪明,身心是愉悦的。狠着心下死工夫跟自己较劲,容易蒙了头,练狠了脑子不灵光,拳就上不了道了。练成这样的人始终都有,以前山西的老辈叫这样的拳家为笨公子(读轻声)。我可不是鄙视笨公子,笨公子也是很厉害的。凑一个热点,74秒的丁公子还不如笨公子的皮毛。

笨公子不是贬义词,是说有些人在练拳的第一段把功夫下狠了,被死规矩束服,心智有些蒙蔽,略微带些傻笨蛮的样子。老话练拳把人练傻了就指这个。其实是练拳过于单一死板,总是下死功跟自己较劲,蒙了头了。这样的练家子一经引导,功夫就上道了,拳就话了。但这样人,一般师父教不了,因为这样人你得把他打明白了。他那身蛮劲不是行家治服不了。

拳要活用,人才有灵光乍现,脑子才能保持清明澄澈,练拳才能长智慧。

这篇文章献给那些刻苦下功的练家,愿他们超越自我,早有所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