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以前農村小溪裡常見的石蚌,為什麼現在漸漸沒有了?

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農村還不像現在這樣,有成堆的垃圾還有過量的農藥,那時候隨便拎一個小山村出來,都是山清水秀、風景秀美的,而在雲貴山區的溪流間、小河溝裡也快樂的生活著一群小蛤蟆,這可不是平常的癩蛤蟆,而是一種叫石蚌的蛙類,它長得雖然和癩蛤蟆很像,但是食用價值是蛙類中的翹楚。

以前農村小溪裡常見的石蚌,為什麼現在漸漸沒有了?

石蚌也叫石蛤、石蛙,特別肥大,多活動在乾淨清澈的溪流邊的石縫中或者河溝旁的草叢裡,通體都是褐色的,和周圍的岩石、泥地融為一體,在不動的時候很難發現它,喜歡吃草叢中的蝗蟲,還有松柏樹上的松毛蟲,植物葉子上的葉甲蟲等等,從吃的昆蟲種類來說,石蚌還是農民的好朋友呢。

以前農村小溪裡常見的石蚌,為什麼現在漸漸沒有了?

石蚌跟很多蛙類一樣,在炎熱的夏季的時候,也是它們的繁殖期,蛙聲一片,但是叫聲沒有青蛙那麼刺耳和聒噪,而是咕咕嘟嘟的厚重的聲音,晚上是捉石蚌的好時候,這時候它們會從溪水中的石縫裡跑出來,跳到岩石上歇涼,然後拿起手電筒一照,它們的眼睛在觸到手電筒的光線時,還會像夜明珠一樣閃閃發亮。

以前農村小溪裡常見的石蚌,為什麼現在漸漸沒有了?

那時候捉石蚌不光容易,而且捉都捉不完,一般山林間的農戶每次都會帶上大大的蛇皮袋子,穿上草鞋,在溪水間沒走幾步路,就會看到一隻石蚌,然後迅疾猛的張開手去捉,一逮一個準,再放到蛇皮袋子裡,任憑石蚌在袋子裡左蹦又跳的,不到半個小時蛇皮袋就沉甸甸滿滿當當的了,只不過捉石蚌的時候要提防山間的毒蟲毒蛇。

以前農村小溪裡常見的石蚌,為什麼現在漸漸沒有了?

捉石蚌的時候,眼睛可不能只盯著石蚌,還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聽到溪水裡有別的動靜,水面有筆直連續的水花,或者旁邊草地上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可得防著是不是有蛇出洞了,驚險的時候還能遇上蛇吃石蚌,只看到腦袋已經進蛇嘴的石蚌,四條腿絕望的顫動著,然後被一口口慢慢吞進蛇肚。

以前農村小溪裡常見的石蚌,為什麼現在漸漸沒有了?

石蚌體大味美,是滋補中的上品,容易被身體所吸收,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家裡有體弱多病的人,拿石蚌來燉湯喝,效果特別好,再加上它的活動區域很容易被掌握,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被捕捉的很厲害,加上環境發生的鉅變,有的山上溪水都斷流了,還有的山林被砍伐的嚴重,石蚌的生存環境遭遇了威脅。

以前農村小溪裡常見的石蚌,為什麼現在漸漸沒有了?

現在有的地方石蚌已經絕跡了,鑑於石蚌野生資源越來越少,現在已經是保護動物了,不能再隨意捕捉了。如果想吃石蚌,只能買養殖的,因為石蚌不容易養,對環境要求太高,現在養殖的石蚌市場價都在100多元一斤左右,我是

農人答農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