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讓人感嘆!為集資重建宗祠,浦江這村竟花了70多年


讓人感嘆!為集資重建宗祠,浦江這村竟花了70多年

01

仕途坎坷 追贈尚書

餘靖,生於北宋,很小就展現出不同於常人的聰慧,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有過目不忘的天賦。小時候,鄉里沒有名師,便由他的舅父帶著讀書識字。之後又拜了當時著名隱逸詩人林逋、紫陽真人張伯端為師。有了名師指點,加上自己天資聰穎,勤奮,學業大進。

1024年,二十四歲的餘靖中進士第,當了縣尉負責緝捕盜賊,類似警察局長,雖然只是縣令的佐官,權職不大,但聰明人幹起這個事情得心應手,政績不錯。不久朝廷制度變更,餘靖抓住機會順勢而上成了南昌知縣。

從此,餘靖的仕途一路順暢,1034年,便被調到京城任職。後因為范仲淹辯護,連同歐陽修等人一同被貶。直到1043年才重新被皇帝起用,升為諫院右正言,專門向皇帝進言,這是個高危職位,都說忠言逆耳,皇帝要是心情不好,一時衝動可能命就沒了。所以,諫官一般死於話多,才有言官死於諫的說法。

餘靖就曾多次為“輕徭薄賦”整頓戶政,去除貪殘之吏,撫疲睏之民事而向皇帝抗聲力爭,有時甚至唾液噴了皇帝一臉都不知道,幸好當時的仁宗是個明君,一般意見都會接納。為天下人,不懼生死,這大概就是文人所說的風骨吧,因而與歐陽修、王素、蔡襄,同被譽為朝廷敢於進諫的“四諫”。

1044年,餘靖出使契丹,憑藉自己的能力折服遼主,在宋遼夏三方關係中維護了宋朝的利益,功勳卓著。有功有能力,這樣的人才本以為他的仕途會一直順利下去,但事實卻剛好相反,他還經歷了“兩貶一辭官”,因為能力出眾,才重新得到重用。

1063年,仁宗駕崩,英宗繼位拜餘靖為工部尚書。1064年,回京述職,六十五歲高齡的餘靖因年老體弱,感染風寒,卒於江寧秦淮亭,追贈“刑部尚書”!

說了這麼多,貌似和浦江毫無關係,那麼餘氏到底是怎麼遷到浦江的呢?這就要說到餘靖的孫子——餘談。

餘談是個喜歡四處旅行的人,當時餘家住在龍游烏鎮,本身是個風景極美的地方,但自從見了浦江山水的秀美之後便對浦江念念不忘,經常會來浦江遊玩,不過總是不能盡興。於是,在1068-1078年間就下定決心遷到了浦江,成了浦江餘氏始祖,繁衍生息,但家境談不上多顯赫。

02

再出英傑 為國為民

到了南宋高宗年間,餘氏出了一個名人——餘端禮。

1157年,餘端禮考中進士,到湖州任知縣。當時年僅二十二歲的餘端禮可以說是年少有為,加上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屬於一心為民的好官,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剛到湖州,他就發現當地的賦稅苛重,官府層層盤剝,生活艱難。因為不屑與地方官同流合汙,餘端禮直接把湖州的現狀報到了縣府,並跑到中書省向中央大員申訴,縣裡因此每年減賦六萬貫。餘端禮一鳴驚人,進入上位者眼中,一紙詔令直接調到杭州京都任職,可以說是走完了別人十幾年都走不完的晉升之路。

宋朝因趙匡胤兵變得天下,所以一貫重文輕武,到了南宋末年,孝宗雖有重收失地之志,卻無再爭天下之力。餘端禮在與孝宗的奏對中便將南宋對金的形勢比喻成春秋時越國對吳國,敵強我弱,應外修盟好,內修武備,伺機而動。獨到的見解,孝宗大為讚賞,立即提拔他為監察御史,升大理少卿,轉太常少卿,代理兵部侍郎兼太子詹事,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

紹熙五年,1194年,孝宗去世,光宗卻以病為辭,不肯主持喪禮,人心盡失。餘端禮為天下社稷,聯合韓侂冑、趙汝愚等大臣竭力擁戴太子趙擴為帝。光宗帝還活著,太子怕擔這不義之名不肯登位。餘端禮便以“不思國家之大計,是守匹夫之小節,而昧天子之大孝”竭力勸諫,感動朝廷上下,最終趙擴同意。第二年,趙擴繼位,號寧宗,餘端禮升為參知政事。

03

擁立新皇 黯然晚年

雖然憑著擁立之功,餘端禮升任至左丞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由於韓侂冑在朝中一手遮天,專權獨斷。丞相之位空有其名,餘端禮更是處處受到掣肘,加上皇帝昏庸,餘端禮心灰意冷向皇帝請辭。結果在韓侂冑的唆使之下,餘端禮相當於是被髮配到湖南潭州主持局面。因當地民風強捍,不服朝廷,餘端禮上任後很久都打不開局面,疲於奔命。1201年,66歲的餘端禮病逝於潭州,被追授“少保”“郇國公”,諡“忠肅。

一百多年後,餘端禮的孫輩餘子敬遷到餘大宅,就有了現在的餘大宅餘氏一脈。

讓人感嘆!為集資重建宗祠,浦江這村竟花了70多年

04

祠堂被毀 集資重建

據村民說餘氏祠堂最初是建在人峰山下,咸豐辛酉年,1861年,長毛肆虐江浙一帶,餘氏宗祠被焚燬。匪患平定之後,餘氏族人覺得宗祠是餘氏一脈的象徵,提議重建,但因經濟問題一直沒能動工重建,只是不斷積累資金。

1906年,重建部分宗祠的資金已經足夠,族人便提議先動工,能建多少是多少。後在長達30多年的跨度裡餘氏宗祠分四次建成了現在的規模。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宗祠就是重建之後的,距今只有100年左右,看外觀歲月感沒有那麼強。

只是第一眼看到祠堂的大門好像缺了什麼,就是常見的文臣武將彩繪,看材質是大門應該是重新修的。大門兩側除了立有門鼓石之外,還有一對楹聯“尚書門第高,麗水源流遠”,恰到好處的描述了餘大宅餘氏的概況。而且邊上還有一塊牌“浦江農家博物館”,不知道里面陳設的會不會有大家不認識的老物件。

進入大門,第一感覺是開闊,加上重建的餘氏宗祠雖然有觀戲樓,卻並沒有建造戲臺,所以顯的尤為空曠。由於是清末重建,所以祠堂的裝飾觀賞性部件做工相當精製,最直觀的就是看牛腿。而且祠堂的主柱用的都已經是方形石柱,這也是清代祠堂的一個特點。

讓人感嘆!為集資重建宗祠,浦江這村竟花了70多年


讓人感嘆!為集資重建宗祠,浦江這村竟花了70多年

觀戲樓的廊道擺放著是一些常用的農具,運糧的獨輪車、篩谷用的風車、舂米的石臼,也就認識這麼多了。還有一些是見過卻叫不出名字,也有完全不清楚功用的農具。除了農具,還有二十四孝的掛畫,粗看了一下,看名字也能明白個大概的“刻木事親”“行佣供母”“賣身葬父”,還有讓人震驚的“埋兒奉母”,當然結局沒這麼不人道,還是美好的。

讓人感嘆!為集資重建宗祠,浦江這村竟花了70多年

中廳最先讓人注意到的就是“尚書門第”匾,講的是先祖餘靖病故後追贈“刑部尚書”的故事。走進中廳,四周牆上是餘氏的一些歷史淵源,還有祖先餘靖、餘端禮、餘子敬的生平事蹟。

再住裡走是一般祠堂都有的土地祠和功德祠,最後一進基本是空置狀態,不過卻有“食為天”一角,這大概就是被稱為農家博物館的又一個原因了。

靠牆的架子上放著幾十件大大小小的竹質或木質的農具,這些應該是和“吃”有關的東西,醃火腿的大缸、蒸籠、舀豬食的木桶、餐盒...現在能認出這些的年青人估計不多了吧!如今的工具大多是鐵質的,機器加工輕鬆簡單,所以也要佩服先人的巧妙構思,簡單的竹木到了他們手裡就成了這些功能各異的實用工具。

讓人感嘆!為集資重建宗祠,浦江這村竟花了70多年

走完餘氏宗祠這一程,最讓人唏噓的不是祠堂的外觀、規模,而是族人們長達70多年的集資重建之路,從這件事上看到了餘氏一門的凝聚力以及對祖宗孝義的看重,這才是一個宗族能源遠流長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