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納雍

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納雍

周春榮 以且河 今天


納雍縣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產茶歷史悠久。

《貴州通志》載:“平遠府茶產巖間,以法制之,味亦佳。”納雍建縣較晚,大部屬大定(今大方縣),而納雍的姑箐毗鄰織金,屬平遠州,“平遠府茶產巖間”,指的就是納雍縣水東鄉姑箐村的姑箐茶。


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納雍


在高海拔的納雍,茶種在山上,山插在雲中,茶與山的美妙結合,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意境。

正因如此,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特別著意納雍茶葉,於2010年11月28日給予納雍一個具有唯一性的定位: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

納雍茶葉最先進入外界視線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明清時期。

當時,產於納雍姑箐的大樹茶據傳曾是貢茶。儘管納雍偏居一隅,遠離當時的政治中心,但地理的邊緣化並沒有使納雍隱沒在皇家的視線中。憑藉口感舒適、回味甘甜的姑箐大樹茶,納雍茶最終進入了皇家視野。就這樣,姑箐成了納雍茶葉的代名詞。

納雍縣水東鄉姑箐村民宋幫奎說,宋家老祖先不是當地土著,而是生活在糯克。糯克是魚米之鄉,因姑箐茶成了貢茶,宋家先祖中的哥弟三人放棄洗腳上田稻米就成熟的糯克,背井離鄉搬到姑箐,經營姑箐貢茶。

在那個無序的年代,強者為王是通行法則,宋家弟兄三人站在山頭上一指劃,生長貢茶的幾個山頭就有了明確的主人。

冬去春來,時光又過去了幾百年,曾經進入皇家茶飲詞典的納雍漸漸沒落於歲月風塵之中,就像一場電影散場,剩下的就是空白與無聲。

……

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納雍


上世紀90年代,姑開鄉雲霧坡茶場先聲奪人,將海拔1900多米的雲霧大山上生產的茶葉冠以“姑箐”之稱,銷往北京、上海、香港等一線城市。沉默於歲月長河中的姑箐茶,從此藉助雲霧坡茶葉還魂,“姑箐貢茶”的符號意義變成了綠茶的經濟意義。

面對造型獨特、湯色翠綠、清香漫溢的納雍茶,諳熟茶道的城裡人齊齊睜大了眼睛,“養在深閨”的納雍茶強勢地突破了都市人的消費封鎖,“納雍”兩個字由此漸漸成為一個強勢的茶葉產地概念。

一花引領百花開。茶葉種植、加工、銷售一時在納雍風生水起,多家茶葉公司先後落地,多個茶葉商標先後註冊。

2000年以來,納雍縣委、縣政府以茶產業為載體,以項目為依託,申報和實施了系列茶葉產業項目。

也是在這一時期,民革中央專家組、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專家把恢復與發展納雍茶葉產業的手勢指向納雍,規劃了大自然茶場、東風茶場、蠶箐茶場、杉木箐茶場等。

至今,納雍茶葉已發展到30萬畝,產量達到1230噸,產值達1.3億元,連續4年被評為全國重點產茶縣,成了貴州省20個重點產茶縣之一。

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納雍


目前,納雍縣已經註冊茶葉企業46個,茶葉商標有姑箐、康苠、府茗香、杉木箐、水凝芳等,知名茶葉產品有貴茗翠劍、府茗香翠龍、雲霧翠芽等;它們多次在國際國內茶葉博覽會、展覽會、評比會上獲得大獎。同時,6家茶葉公司通過QS認證、7個茶場通過有機認證、4家茶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1家茶企業獲稱“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3家茶企業獲稱“省級龍頭企業”。

將茶葉從農業概念下剝離出來,自成一棵經濟支柱。這是納雍最重要的一次產業選擇——選擇茶葉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大依託,無疑為農村脫貧致富指明瞭方向。

納雍茶葉品牌只有一個,就是“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納雍有機茶標準體系·納雍綠茶標準體系”;方向只有一個,就是“支持好的,取消差的”;種植標尺只有一個,就是“五不栽、四選好、三轉變”。

今天,在“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的唯一性標牌下,納雍茶葉種植風生水起,“茶種在山上,山插在雲中”成了一種意境,更成了一種標識!(文/周春榮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