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云南省祥云县:建设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祥云县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如今的祥云城,已经成为居民眼中的美丽宜居之城。

今年62岁的王丽华,出生在老南街,对祥云县城有着深深的感情,退休后在祥城镇钟鼓楼旁边开起了小食店,她说:“在我记忆当中,这条街以前是弹石路,七高八低的。现在经过改建,街道非常宽敞,非常漂亮。”

王丽华家居住的这条老南街,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一直是祥云县城的中心地带,唯一不同的是,县城变大了,变美了。建筑面积从0.6平方公里,逐渐扩大到17.9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大约10.4平方公里,足足扩大了几十倍。90年代就在县环卫站工作的焦红仙,对城市的卫生管理清清楚楚:“上个世纪90年代,县城面积很小,大的只有三条街,一个鼓楼老城区,还有一条龙翔路,再加上一条府前街。”

当时的祥云县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站,是现在祥云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前身。1988年建成时仅有11人,90年代增加到33人,只负责早晚各一次的街道清扫。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清扫面积到了210万平方米,环保作业人员增加到280余人,居住着13万人的县城,每天产生的垃圾达80吨,环保作业车有56辆,保洁难度可想而知。焦红仙介绍:“以前的要求没有现在这样高,只是早晚清扫一下,现在每天都有16小时两班制的保洁员,还有8小时制的保洁员,清扫的标准比以往高很多。”

如今,不但公共场所干净整洁,就连厕所也变了容颜。59座公厕修葺一新,添置了现代化设备,还有保洁人员分厕包干,负责16小时保洁。县城最中心的百货大楼门口,修起了冲水厕所。县城居民熊明秀评价说:“厕所建得相当好,来到这里入厕,既不收费,也干净、卫生,方便了很多。”

县城的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结合省级园林城市的创建,县城绿化面积提升到近30万平方米,栽植了蓝花楹、紫薇、滇合欢、香樟等多种花木,形成了一条条靓丽的风景线。修建了10余个大大小小的公园,安装了800多条休闲座椅。在玉波营湿地公园做管理工作的赵思文介绍说:“早上跑步的人很多,到了下午,跳舞的,走路的,做各种健康活动更是多。”

为了让市民在城市安心居住,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还对市容市貌进行整治,规范了门头小广告、户外广告的管理,严格城市道路占用审批管理,加强人行道占道违停管理,安装了路灯6900余盏,果皮箱1000余只,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有了这样温馨的居住环境,使得祥云县城更加宜居,留得住人。在祥云老南街做了46年牙医的杭州人王夏良这样评价:“我的娃娃都是在祥云出生、祥云长大。很多外省人来到祥云,感觉到祥云人很好,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也很好,离开祥云都会觉得舍不得。”

宜居的县城让人留恋,未来的县城更是令人向往。祥云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潘琪说:“综合执法局将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州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广泛发动城市居民参与城市共建共管,抓实推进祥云县城管理,共创‘美丽县城’的美好蓝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