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

惠安县辋川镇的更新、玉围、居仁、京山,以及螺城镇的南洲、梅山等村落统称为侯卿。“侯卿”顾名思义:即“王侯公卿”的意思。

侯卿,原地名叫后坑,自明朝初期陈彦文开基以来,人丁兴旺,科甲鼎盛,先后出了"黄甲参宪"陈睿、"身披五龙袍"的军门一品提督陈鸣夏等王侯公卿,则美称"侯卿"。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有传承至今500多年的正月十八闹元宵、游花灯民俗文化活动,俗称“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据说,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源于“黄甲参宪”陈睿因孝德感动宪宗皇帝而得御赐“宫亭“、”鼓亭”,准予每年正月十八日按照京城规格,在家乡惠安后坑举行闹元宵、游花灯活动。故也称“御赐宫鼓游乡”。

该活动被惠安县人民政府评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国乡间唯一最完善的儒教活动。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祖祠堂周边古建筑群全景)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祖祠堂“奕世科第”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奕世科第”祖祠堂,坐落于惠安县辋川镇更新村后坑自然村,是侯卿陈氏自始祖伯升公迁徙惠邑定居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实体存在,是侯卿陈氏族人的象征,是联系海内外族亲的纽带,是侯卿二世祖彦文公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购买在坊(侯卿明初称“在坊”)余姓(余福家)马棚所建住宅,后由侯卿五世祖贵州左参政陈睿加以扩建,并以曾孙睿贵诰封“奕世科第”。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祠堂三进五开间,土木结构,用乱石瓦砾浆砌山墙(出砖入石),硬山式翘脊燕尾屋顶,占地面积748平方米。现有大门是原来的二门,原来的正大门叫“奕世科第”牌楼,建于祖祠堂南侧,与“方伯第”门厅及“藩宪第”前落形成一条直线,已倒塌殆尽。虽历经六百多年风雨,祖祠堂构件大部分保留明代原貌,只是屋面已全部返修过。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历经三年多时间,祖祠堂于2015年修缮完工。修葺后的“奕世科第”顶厅两侧挂有侯卿陈氏家风、祖训及侯卿历代清官良吏、慈善达人生平简介,惠安县人民政府经研究决定,在侯卿祖祠堂“奕世科第”创建惠安县“廉政教育基地”及“家风祖训教育基地”,现正在着手创建中。侯卿文化遗产保护理事会已把“侯卿方伯第”成功申报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方伯第”(新衙)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方伯第,坐落于辋川镇更新村后坑自然村,系侯卿陈氏五世祖,明广东揭阳县名宦、惠邑名宦、贵州左参政陈睿所建,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最先肇建面积仅60米的独立三开间,前后各有一个几十平方米“天井”。弘治十八年(1505)扩建成含庭院约3057平方米的官宅,最先建的独立三开间,被围在围墙外,作为整座建筑的出入口“门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新衙”建成后,皇帝诰封“方伯第”。陈睿还创建“龙盘社学”,把府邸“方伯第”一直作为社学学堂使用。明朝、清朝、民国期间,“龙盘社学”培育了无数县学贡生(秀才)。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贵州左参政陈睿,是自明初至1513年谢世止,惠安境内最高仕外官员。他所建的府邸“方伯第”,也是当时惠安境内规模最大的官宅。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顶厅室内面积达218平方米,共有21根横梁(俗称21架),如此大跨距的明代古建筑,在福建省内极其少见。大门入口处抬梁上的一对“鲤鱼化龙”雕刻,保存完好。

大门外橼口明代雕塑、彩绘部分尚存,中庭两侧梁上明代“竿菅墙”部份保存完整。梁上尚存少部分牌匾托架。整座古建除了一对“莲花柱础”被盗外,全部柱础、木雕、牌楼均保存完整。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方伯第贵为明代官宅,建筑架构几乎涵盖闽南古建筑所有风格,完整体现明代建筑艺术。

据上辈所传,方伯第从没有全部倒塌过,所有后裔均为修葺,没有拆除重建。所有至今大部分保存明代原貌。方伯第自明弘治辛酉年(1501年)始建,虽跨越五百多年时间,仍基本保留明代原貌,历史悠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方伯第门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宫鼓游乡”以展示先辈官位及学子功名灯牌为主要形式,在侯卿范围内巡游,其主旨意义为:弘扬孝德,激励学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报效祖国。影响深远,正面意义突出,“宫鼓游乡”自明成化延续至今500多年来,也是造就明清两朝泉郡望族“侯卿”的另一原因之一。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藩宪第”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陈濂公是自明弘治至万历年间,惠安仕外职位较高官员,“藩宪第”在当时也是规模较大的官宅。“藩宪第”顾名思义就是藩宪的府邸,藩宪即藩台的尊称,藩台即布政使。明清时期人们尊称巡抚为抚宪或抚台,尊称布政使为藩宪或藩台。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藩宪第”自濂公于明万历后期扩建至今四百多年来,由于族谱遗失,没有修缮记载资料。仅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团副,侯卿京山人桂元公,随十九路军南下惠安,他把团部设于“藩宪第”及“方伯第”内,期间应有修缮过。后来他在“藩宪第”创办了更新小学前身“眉山小学”,组建“眉山篮球队”。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整座建筑土木结构,用乱石瓦砾浆砌山墙(明代出砖入石),硬山式翘脊燕尾屋顶,三开间三进三落,室内建筑面积三百九十八平方米。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中落现已倒塌,仅存一根横跨三开间,长约15米的中梁。如此跨度的中梁,在现存明代古建筑中比较少见。大门两侧及门柱均岀砖入石,现尚保存有相当多明代构件文物,顶厅中梁彩绘“双龙戏珠”虽历经四百多年时间,仍色泽鲜艳。中落照墙双面用瓦砾石头筑砌“出砖入石”墙体,保存完整。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藩宪第”在改革开放前,很长时间作为国家粮库使用,为了方便运输粮食及储备,顶厅前面被封闭,两侧墙体上面被安装“空气窗”,“藩宪第”中落、顶落两个“天井”及围墙外“方伯第”前后两个“天井”均被填土成坡,以利于粮食运输。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现四个“天井”已全部恢复原样。整座古建外围轮廓尚存,内部破烂不堪,全部濒临倒塌。惠安侯卿文化遗产保护理事会正在募集资金,进行抢救性修缮。为后续修缮争取时间,以确保短期内不会倒塌。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一品提督衙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提督衙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辋川镇居仁村,系惠安历史名人中武职最高官员(一品),江南提督陈鸣夏的府邸。

2002年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提督衙”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历史名人故居”。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一1795年)。择地五马拖车(五座相接脊),坐北朝南,左右两侧各建一座五开间,中间三座三开间,共五座相连,五座皆三进三落,均由门厅、中厅和后厅组成。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时鸣夏公仕为江南两广提督,他以闽南古建筑结合江南古建筑模式而肇建,五座皆抬粱结构,屋脊以闽南古建筑中的硬山式翘脊燕尾造型。

整座府邸既具闽南古建筑文化又具江南古建筑文化。是福建省内少有的闽南、江南代表性古建筑。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进入府衙,眼前一亮,衙内尚存着清乾隆年间五幅花岗石浮雕,雕工精致,同时期的辉绿岩阴刻楷书“圣旨”石刻,“乐善好施”石牌坊横额,书法遒丽,刻工精致,还有同时期的辉绿岩浮雕“曲水流觞”,则实属罕见。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历经二百多年风雨侵蚀,提督衙部分墙体已然损坏。民国三十二年(1943),四舍宗亲筹资修葺过一次。一九八九年,居仁工艺厂陈法亨先生出资按原貌又重修一次。2018年松公后裔又提督衙及四舍厅大门恢复成木构件并在大门外恢复一对“石鼓”。

“荣禄大夫第”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陈氏二房“荣禄大夫第”,坐落于辋川镇更新村涵内,是荣禄大夫陈恕公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一品官宅,共两处四座。始迁祖系侯卿陈氏五世祖嘉言公,即参政睿公二兄,正德年间迁入涵内定居,因排行老二,后裔称“二房公”其衍派称“二房”。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下涵自然村有两座古建筑,均为“三进五开间”(至今村民称地名为:“三落”)。每座两侧各有一座廊庑护厝,两座古建筑相连,由廊庑隔开,各自独立,均在大门外铺设约300平方米的庭院,庭院左右两侧各置一个院门,铺设红砖的是诰封“荣禄大夫第”,也称“砖埕”,铺设石条的是“都督府”,也称“石埕”,两座古建筑均以闽南独有的“出砖入石”及“燕尾翘脊屋顶”形式肇建。每座大门口均建有代表一品官宅的五级石踏步。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宋代三教合一“渔庵古地”(后坑宫)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后坑宫”,坐落于现惠安县辋川镇更新村后坑(菜堂),国道324线159公里西侧约200米处。是一座集佛、道、儒三教于一体的宗教活动场所。坐北向南,南面距侯卿祖祠堂(奕世科第)不足百米。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原名“渔庵古地”始建于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择地 ‘龟蛇收水尾’(又说‘鲤鱼穴’)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左侧建有一大池(原有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现有面积约700平方米),右侧原有几棵大榕树。整座宫殿,硬山式三间二落带单护厝,实建筑面积505平方米。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由侯卿族裔修葺一新,殿前立有翰林院编修张琴(莆田人)撰书的“忠義無雙”匾额,两侧杉柱挂有一幅对联:“泐盡丹心每向荊江思道義,修來鐵案應從綱目繼春秋”。是侯卿陈氏十四世祖,清乾隆赐进士勑授文林郎、奉政大夫,浙江绍兴府清军同知、咸宁、潜江知县陈焕世公撰写。民国廿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再次重修,大门正上方重立一块花岗岩浮雕:“渔庵古地”由曾遒振仲以颜体撰书,破四旧时被毁坏成四块,现保存三块(其中“古”字丢失)。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其他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涵内村一品都督府

京山村二品藩宪家庙

玉围村知州厅

五家立舍公祖祠(清初古建)

......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侯卿这些遗留的明清时期官宅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有些建筑体和文物

由于缺乏保护已随着时间慢慢腐蚀损坏

令人十分惋惜

惠安县侯卿文史研究会

一直在努力募集资金

修缮濒临倒塌的

“方伯第(新衙)”及“藩宪第”

感谢陈锡家先生的热情讲解

惠安秘境|一起来看看,辋川近50座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豪宅”

来源:张兮兮综合陈锡家、陈约翰提供的图文资料、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