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祕密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你知道媽祖嗎?

那你肯定也知道

福州有個媽祖廟吧!

但你知道在哪裡嗎?

不管知道不知道

都快和小魚君一起來這裡看看吧

↓↓↓

螺洲天后宮俗稱媽祖廟

位於店前村風光秀美的江墘埕端角

宮廟坐北朝南,臨水面山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媽祖名叫林默娘,莆田是她的出生地。相傳她是宋朝都巡檢林願的六女兒,家居湄洲島上,平時常出海救助海上遇難民眾,成了“海上保護神”,因而為世人所稱頌,敬稱之為仙姑。宋時她被授封為聖妃、天妃,各地也立廟奉祀。被神化後的媽祖奉祀活動以臺灣為最盛,海內外許多地方都有祭祀媽祖的宮廟。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螺洲天后宮

螺洲這座天后宮,始建於明代中葉(另傳建於五代,但缺史載),後經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和同治元年(1862年)陳若霖、陳景亮父子的兩次大修,形成佔地585平方米的建築規模。新中國成立後,該建築曾被徵用為閩侯報社的印刷廠;1970年,閩侯縣遷縣治於甘蔗後,始由陳氏族人收回,但廟內外建築均有嚴重的破損;在“文革”期間又再遭劫難。面對這座歷史文化古蹟的慘狀,陳氏族人無不感到痛惜。好在有旅港族人陳振、陳金鳳父子於1994年自願捐資人民幣40萬,對天后宮進行了第三次大重修;2006年又斥資3萬多元,陳衛、林英夫婦也捐資13000元,再行修繕;翌年,終於報竣。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該天后宮的廟前是頗為寬闊的大石埕,以前,石埕的左邊曾有棵百年大榕樹,其旁還有一棵粗壯的榕樹,樹周建有石板臺座;右邊則植有一棵斜長的特別高大的柏樹,樹身沒有三五個人是圍抱不攏的。

陳姓族人為防止大樹被強颱風颳倒,便在柏樹下頂立了一個粗大的白石大方柱,並在榕柏兩大樹上鎖系起兩根金屬大纜索。巨柏下邊曾鋪上兩塊矩形的大石板,一到夏天,店前村的民眾,中午、晚上都會來這裡乘涼、休息和睡覺。

俗稱“媽祖前”的岸邊,又是看龍舟賽的最佳處。後來螺洲修起了防洪水壩後,此處景觀多少發生了變化,現在看龍舟只好通過閘口到濱岸上看了。由於銅絲纜索先後兩次被賊盜鋸,一棵古榕和一棵巨柏也就先後難逃被颱風擊倒的厄運。對此,民眾無不深感惋惜。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宮廟為雙層門樓,上層屋頂為歇山頂。燕尾脊上有雙龍戲珠立體雕塑。翹角頂左右皆為丹鳳欲飛的造形。門樓為木牌樓式,中部由四柱三層斗拱、雙懸鐘組構,兩側配建雙柱低欄的廡房。廟門兩邊側壁是圓形透窗。國公帽外牆前有疊澀,完全顯示了明、清古樸的建築特色。鑲有門釘的大門兩側懸有清末代帝師陳寶琛親筆題書的楹聯:潮汐接湄洲風馬送迎江峽月,檣帆彌建水神燈上下廟門松。門樓側立有清嘉慶年間刑部尚書陳若霖等重修天后宮捐資碑及天后宮歷史沿革碑。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天后宮整體為二進,分前後殿。大殿門闊三間,進深五柱。進門樓,在前天井的兩側邊廊上有兩個神龕,龕內分別為千里眼金將軍和順風耳柳將軍。前殿(即大殿)中央供奉媽祖神像。大殿兩側上方懸有“慈航普渡”和“寰海安瀾”兩方廟匾。殿廳裡的四根立柱上也有兩對頌揚天后的楹聯“後德齊天盡彌風濤奮神力,母儀稱聖遍竄胞輿敞慈懷”及“神力遍施保寰海風平浪靜,眾擎易舉盼全鄉柳暗花明”。神龕前造有對稱的金色雙鳳木雕。廳樑上也高掛著一對精美六角宮燈和繡有“金玉滿堂”人獸圖案的紅色錦簾。整個大殿顯得金碧輝煌,美侖美奐。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後殿分祀有螺仙和臨水陳太后(即指善於鬥妖除魔的婦女兒童保護神臨水娘娘陳靖姑)的神像。殿兩側牆壁上還繪有臨水娘娘屬下的三十六婆官。三尊不同女神共祀一廟,頗顯奇特。

探訪螺洲,探訪天后宮,解密那些你不知道的媽祖秘密 | 魚說榕城

螺洲天后宮1995年被列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1月16日又列為第七批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后宮是一座極具有意義的建築

它不僅對於福州人民

對於兩岸人民都有這深遠的意義

所以,你去過了嗎

•End

校對 | 離·浮

圖文來源 | 倉山旅遊、網絡等

該文謹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若本條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後臺聯繫我們刪除

戳原文,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