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閩侯歷史沿革

閩侯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八閩古縣,從西漢建置冶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其縣治亦隨著區域的拆分併合和縣名的易改不斷地變遷,以至今日有“老縣新城,大縣小城”之說。縣治如此頻繁的遷徙,這是我省其他縣所少見的。

閩侯歷史沿革

據有關史料記載:漢朝無諸從諸侯滅秦,又佐漢擊楚有功,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立都於東冶(今福州),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冶縣,縣治設在福州鼓樓區屏山東南麓,這是福建政區建置史上第一個縣。《宋書·地理志》亦有記載:“漢武滅閩越(國),徙其民於江淮間,虛其地。後有逃遁山谷者頗出,立為冶縣。”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冶縣改名侯官。晉太康三年(282年)析侯官分置原豐縣,列為首邑。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原豐與侯官合併為東部侯官。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部侯官為原豐縣,十二年,更名為閩縣。閩縣之名由此開始,縣治在閩都坊內,也就是今東大路省立醫院附近。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侯官與閩縣,分治城內。此時,閩縣縣治仍在舊址,侯官縣治則設在侯官坊,今道山路省婦幼保健院內。不久侯官又撤銷了。

周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復設時,侯官移治於閩侯縣上街鎮侯官村。明王應山《閩都記》記載:“侯官市,古縣治也。唐武德六年,置縣螺江之北。貞元五年為洪水漂沒,觀察使鄭叔則奏移入州城,遺民廛居,城市裡社,巍峨,有石塔臨於江濱,其山名龍臺,與赤塘山並峙。”但王應山把唐武德六年剛設縣時曾一度設治於侯官坊這段歷史略寫了。明曹學佺《侯官市》詩云“解纜已更市,榜歌猶未殘。鎮村垂桔廟,拍水漂麻竿。日瀉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驛樓經再宿,亦覺別情難。”是對侯官古縣的生動描述。如今,與侯官縣治同期建築的城隍廟以及鎮國寶塔等文物古蹟尚在,均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唐貞元八年(792年)侯官縣治由侯官市再遷入福州城,初名“侯官坊”。南宋時,裡中為官者以補日久不能得缺,感到不吉利,請求改名“官賢坊”,俗稱“侯官縣前”,即在今澳門路口省衛生學校。唐元和三年(808後)並侯官入閩縣,五年,復析閩縣置侯官縣。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福州郡守何允昭奏“閩縣畫疆,不啻百里,戶逾二萬,吏思簿籍,繁徵輸遠”,乃析閩縣9鄉置懷安縣。此時,閩縣、侯官、懷安三縣皆隸於福州威武軍。今上渡三縣洲即為當時三縣所屬閩江河道沖積洲。懷安縣治初設在芋原江北30裡的荊溪鎮桐口村。

宋鹹平二年(999年),福州轉運使丁謂奏移懷安縣冶於城西北25裡的南臺島北端懷安村,改“閩越亭”為縣衙署。這裡山巒秀拔,有巨石冠山巔,高大坦平。昔日洪山橋未建,懷安就已砌築一座橫跨閩江的大橋,至今江邊還有“大橋頭”的地名,足見當年渡口繁華的景象。南宋理學家朱熹有《晚發懷安》詩云:“掛帆望煙渚,整衣棹別津。風水雲已便,我行安得停。”據《閩書》引舊志雲:“石歲覺增長,後因火不長”等奇蹟,是早期海岸線上升的記載。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懷安縣治—度移到縣治西,不久又迂迴原址;因元時懷安常被閩江水患所沖刷,土崩地陷,在元至大年間(1308-1311年)再度移至城西澄瀾閣舊址,即今渡雞口一帶。 明洪武二年(1369年)閩縣縣治遷至府治東南秀實坊內的淨業寺故址,即今鼓樓區旗汛口,俗稱“舊閩縣”。三年,侯官重建官賢坊衙署。十二年,懷安縣治移於古羅城永安門外,今福州鼓樓區三角井一帶。到明萬曆八年(1580年)懷安縣又併入侯官縣,其縣治廢。懷安自閩縣析出到最後併入侯官縣,共歷時598年。清順冶二年(1645年),南明唐王朱聿鍵稱帝福州,改福州府為天興府,三年復原名,閩縣、侯官兩縣皆為其所管轄。清順冶十八年(1661年)閩縣縣治移建九仙山麓(即于山),衙址在今法海路福州警備區司令部內。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侯官縣在大湖置分縣丞,衙址在今大湖鄉政府東北面。民國《閩侯縣誌》載:“丞廳舊在縣治內中,雍正十二年移駐大湖”。縣衙坐北朝南,前後三進,前二進毀於1958年,現僅存後衙。後衙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穿鬥式木構架,單簷歇山頂,外圍風火磚牆,建築面積約有300平方米,衙大柱粗梁,碩實莊嚴。衙東置有一棵粗壯高大的桂花樹,與縣衙同齡,蔥鬱茂盛,香清益遠。大湖分縣衙於1989年列為閩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雍正十三年(1735年),閩縣也山長樂縣營前分設縣衙。

民國元年(1912年)5月5日,原閩縣和侯官縣裁撤,合併為“閩侯府”’,歷時5個月多。今尚幹鎮鳳港村渡口榕樹下有一方形花崗岩石路標,正面陰刻“閩侯府轄鳳港鄉”,兩側分別陰刻“東往尚幹鄉”、“南往坊口”等字樣,為當時留下之文物。以後撤銷府、州、廳建制實行省、道、縣政制,閩縣、侯官縣歸東路道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閩、侯官兩縣合併為閩侯縣,閩侯縣名從此始,縣治設在原福州府衙署內,即今鼓樓區鼓西路省地質礦產局院內。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翌年,國民政府決定將閩侯縣改名林森縣。抗日戰爭時期,因福州城兩度淪陷,縣治先後遷至南通古城、建新洪塘、大湖郎官、洋裡小箬等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遷回福州西澗,治所在今白馬路假肢廠。

閩侯歷史沿革

1949年8月17日,閩侯縣人民政府在西澗接管舊縣府。1949年9月,縣政府遷往今倉山區建新鎮義序村。1950年4月,縣府遷往尚幹鎮,複名閩侯縣。1953年5月,縣政府遷至福州郊區螺洲,,1970年9月縣政府遷至甘蔗。甘蔗原為閩江沖積洲,唐代稱瀛洲。後由於河道變動,江水將其一分為二;又由於當時沙洲多種甘蔗、橄欖、柑桔等多種作物,因而將所分二洲,名柑洲、蔗洲,隨後泥沙淤積,又合二為一,各取兩洲首字定名為“柑蔗”。民國以後又把“柑”寫作“甘”。雖然閩侯縣城現在還是一個不大的城區,但近年來,閩侯縣委、縣政府正認真實施縣城新區規則,加快縣城建設步伐,努力營造整潔、優美、有序的城市環境,實現“融入大福州,打造百強縣”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