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在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上,沈尹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民国初年即与民国元老于右任并称为“南沈北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他涉足书坛甚早,在民国时期,是当时书坛一位声名卓著的书法大家。“南沈北于”对书法的宣传普及都有巨大贡献,于右任先生力推标准草书,而沈尹默在楷书和行书方面,也力图创造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字体,让广大国民认好字,写好字。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赞其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现代书画大师谢稚柳先生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沈尹默(1883-1971年),原名君默,别号鬼谷子。原籍浙江省吴兴县竹墩村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近代书法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沈尹默书法《八言对联》

他出身吴兴名门望族,自幼在家里私塾上学,12岁开始学习书法,从欧阳询《醴泉铭》、《皇甫诞碑》入手。23岁自费赴日本留学。30岁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1919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去日本西京大学进修,与郭沫若相识。1932年任北平大学校长,兼任农学院院长。1940年客居成都、重庆。抗战结束后,沈尹默自重庆回上海,写下一套可称为代表作的楷书册页《孙蕉轩九十大寿册页》。他的楷书多从褚遂良而来,但他将褚的自由无羁稍加收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准楷书”。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复旦大学教授、书法家郭绍虞(1893-1984)先生评价沈尹默书法时说:“运硬毫无棱角,用细毫有筋骨,得心应手,刚柔成宜。用笔粗处不蠹,细处不弱,骨肉停匀,恰到好处。”台湾大学艺研所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谈到:“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沈尹默)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难得一睹。”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沈尹默《孙蕉轩九十大寿册页》部分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南沈北于”书法普及中国,江南才子沈尹默“标准楷书”引领当代

▲沈尹默 《临孟法师碑铭》册页部分 1945年作 上海朵云轩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