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埃及汉学家穆赫辛·法尔加尼:我只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中国研究者

埃及汉学家穆赫辛·法尔加尼:我只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中国研究者

穆赫辛·法尔加尼在2018“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上发言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教授穆赫辛·法尔加尼是知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他曾于2013年获得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虽然诸多荣誉加身,穆赫辛却有着更胜于常人的勤奋和谦逊。相比汉学家,他更愿意被看作一个希望向埃及乃至阿拉伯民众介绍中国文化的平凡译者、一个从事汉语教学的普通老师、一个因充满热情而孜孜以求的研究者。

一本游记结下中国情缘

上高中时,穆赫辛在家里发现了一本书,那是一位美国记者访问亚洲各地的游记阿译本,里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风土人情,作者在北京马路上与百姓的对话,趣味十足。这些对中国的美好印象传递给穆赫辛,让他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也促使他在考入艾因·夏姆斯大学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专业。

1964年就开设中文系的艾因·夏姆斯大学是埃及最早有中文系的高校,随后因故中断,1977年重新恢复,而穆赫辛幸运地成为中文系重新招生后的第一批埃及学生。大学期间,穆赫辛在图书馆读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书,包括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大地》、中国剧作家曹禺的《日出》等,并跟随来自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的中国老师认真学习。穆赫辛说,自己永远忘不了中国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尤其一位叫杨石泉的老师,亦师亦父,对埃及学生关怀备至,正是受他影响,穆赫辛坚定了投身中埃文化交流的理想。

本科毕业后,穆赫辛又陆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到中国的北京、杭州等城市进修。他还一直留在母校艾因·夏姆斯大学“接棒”汉语教学工作,希望为埃及培养更多的汉语人才。

兢兢业业的翻译者

除了教学,穆赫辛还是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翻译委员会成员、埃及国家翻译中心中文专家组成员、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阿拉伯翻译家与汉学家联谊会成员,在翻译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他翻译了“四书”以及《老子》《战国策》《孙子兵法》《离骚》等众多中国典籍,还翻译了莫言的一些作品,为中国文化在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翻译过程中,穆赫辛被中国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穆赫辛没有学过古代汉语,他是通过带注释的译本来进行古典作品翻译的,为此,他往往要看很多个版本的注释,以便形成完整印象;为了翻译出古文那种特有的韵味,他还读了大量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诗歌等,并做出更适合读者语言风格的调整。目前,穆赫辛与北京高校教授合作翻译的《诗经》经过双方的反复沟通、审校后,也已经出版并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埃及有关机构与穆赫辛联系,希望他尽快翻译一些莫言的作品。在此之前,穆赫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之不多,学校图书馆中也难以找到莫言的作品。在中国驻埃及使馆文化处和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支持下,他获得莫言原著并很快翻译出版了莫言的《牛》《梦境与杂种》《幽默与趣味》等作品。为了让《牛》尽快与埃及读者见面,穆赫辛还专门找到埃及文化部下属的出版社,因为他认为埃及政府的出版社定价会比较平民化,能够让更多埃及人认识和了解莫言。“莫言具有现代作家的智慧与审美眼光,他的作品把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优点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极具可读性。”通过翻译,穆赫辛和莫言产生了情感共鸣,也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据穆赫辛介绍,莫言的书在埃及销售得非常好,下一步,他打算把自己喜欢的阿来、苏童、马原等中国作家介绍给埃及读者。

推动建立“阿拉伯特色中国学”

穆赫辛对“一带一路”倡议关注已久。他认为,丝绸之路对阿拉伯国家而言不仅是商品交易和外交之路,同样也汇聚着知识和文化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古代为世界做出过突出贡献,但如今的地位却相对弱势,阿拉伯世界对中国也缺乏足够认识。“一带一路”除了在政治、经济层面带来好处,还可作为一个文化活动的共享构想,让阿拉伯世界参与其中,为推动阿中文明交流对话创造新的契机、书写新的篇章。

也正因如此,穆赫辛致力于推动建立“阿拉伯特色中国学”。据他介绍,作为研究古代和当代中国文化的一门学科,阿拉伯世界需要形成这样一个具有学术特色的研究方法。“‘传统汉学’的缺陷在于它对当代中国的研究相对薄弱,不少研究评论具有滞后性、局限性和片面性,与快速发展和急剧变迁的当代中国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穆赫辛说,客观认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助于推动阿中关系友好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恰可为这一学科的建立提供平台和指导思想。

穆赫辛说,如今有越来越多阿拉伯人开始对中国感兴趣,来中国留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但他发现,很多人只是把汉语当作一种工具,对中国缺乏整体性的概念。应该设法让更多阿拉伯人尤其是阿拉伯研究生们掌握中国学的意义和认识中国的学术方法。

(记者 陈 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