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农商行不良贷款率飙升 银行慌了政府帮要钱

农商行不良贷款率飙升 银行慌了政府帮要钱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仲琦 冉学东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农商行频频被曝出10%以上的不良率,引发外界对于农商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在此背景下,清收不良贷款自然成为不少农商行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由于农商行贷款多投向小微企业和涉农客户,两者均超出农商行贷款总额的50%,这部分贷款在经济下行周期更容易成为坏账。再加上农商行经营区域高度集中、风险较难分散,因此,不良率波动更大,不良率见顶的时间也更长。

为了全力清收不良贷款,各个农商行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奇招。有的是政府出面帮要钱,比如山西侯马农商行、山东威海农商行等;有的采取“法银联动”,通过法院诉讼执行等方式加大清收力度,比如祁阳农商银行、东平农商银行等;有的采取清收与盘活并重,比如山东寿光农商行等。

“目前经济形势欠佳,确实有部分借款人经营暂时困难还不上贷款,对此我们积极寻求新的不良处置途径,运用了‘借新还旧+赋强公证’业务模式,既为客户省去了‘倒贷’的麻烦,又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山东寿光农商行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不少农商行明确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定为“攻坚战”“保卫战”,足见银行的重视程度。

据本报记者了解,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农商行在2018半年度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严防死守不良贷款反弹,全力开展“压不良控风险”活动。要重点加大到期贷款收回率、不良贷款率管理,坚决不能突破不良率5%、到期收回率98%的“两条”红线。

政府出面帮要钱

山西侯马农商行2017年不良贷款率高达26.28%,河南修武农商行2017年不良贷款率为20.74%,贵阳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末的4.13%猛增至2017年末的19.54%……近期,因资产质量下滑、不良贷款率高企,部分农商行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13日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明显,由一季度末的3.26%上升到二季度末的4.29%。

目前,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要全部计入不良贷款。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当前监管强化不良贷款认定的根本目的仍是防控金融风险,加速核销,“不良贷款若一直藏匿,风险更容易爆发”。

正因为此,农商行不良率飙升在今年上半年集中显现,而不良率的飙升不但给农商行带来了重大影响,也引起了地方政府的关注。

2017年8月,针对山西侯马农商行高达26.28%的不良率,侯马市召开处置不良贷款专项行动会议。为帮助侯马农商行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该市成立清收处置侯马农商行不良贷款专项行动协调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段慧刚担任。这次专项行动要求侯马农商行的所有不良贷款,要做到应收尽收。

无独有偶。8月8日,汨罗市召开清收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工作动员部署会,会议明确,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确保3年内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治学,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双全等参加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汨罗市农商银行挂牌一年多,不良贷款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山东威海农商行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函中也表示,该行正在全力清收处置存量不良贷款。所采取的办法除了实行不良处置高管包干制度之外,还特别加大了与政府、司法的沟通协调,就加快企业破产重整进程、打击逃废债务等工作,多次向政府专题汇报争取。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现已专门出台政策推进相关工作,预计2年内基本消化解决存量风险。

银行各出奇招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及各地银监局加强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置监管力度,处罚银行违规处置不良贷款,山东聊城润昌农商银行、湖南江华农商银行等多家农商行因“虚假转让不良贷款”或“违规核销不良贷款”被重罚。因此,下半年各个农商行均着力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不良贷款核销,其中清收便是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加快不良贷款的清收,各个农商行可谓奇招频出。

近日,台前农商银行后方支行通过拍卖借款人手机号的方式收回了部分不良贷款,这也是该行在清收不良上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据了解,借款人李某因经营化妆品生意,于2016年1月在后方支行申请了贷款,却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并形成不良。借款人在贷款逾期后,拒绝偿还债务,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清收也一无所获。该行员工在后期整理信贷资料时发现借款人尾号为“3333”的手机号具有一定价值,遂向台前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对手机号进行拍卖,获得拍卖价款2.7万元。该款项将全部用于偿还此笔贷款。

山东寿光农商行采取的方式则是向清收与盘活并重。

该行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配合处置工作但暂时经营困难的借款人,他们通过办理收回再贷、借新还旧继续提供信贷支持,帮助其延续信用;而对于不配合处置工作的借款人,通过法院诉讼执行等方式加大清收力度。此外,他们还成立了“风险防控化解小组”,对于各单位在清收处置过程遇到的联保类贷款拆分、特殊贷款盘活等问题,由“风险防控化解小组”当日召开会议研究当日解决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转变清收理念、创新清收手段、成立催收团队,为了清收不良贷款各个农商行可谓费尽心思。

尧都农商银行为了全面清收不良贷款,采用 “早堵、晚等、饭时找”的方法紧盯贷户,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多次上门清收,还替贷户制定还贷计划。该行号召全体员工发扬捡芝麻的精神,争取实现“户户不空笔笔动”的目标。

日前,人民银行召开的2018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年下半年要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农商行和农信社数量高达2000多家,而暴露风险的银行数量占比很小,因此农商行整体风险可控,也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