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

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

曾几何时,教育“产业化”、“市场化” 风靡教育界和经济界,如今教育“产业化”、 “市场化”成为了许多人质疑和批评的靶子。在中国,教育可以产业化吗?

一、中国教育“产业化”的缘起

1998~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部分经济学家向中央献策:以教育产业拉动内需,当时测算的结果是,高校扩招100万,全国就可拉动2%的GDP,以每年25%-30%的扩招速度,3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从每年200万人扩大到400万人,新增学生学费与消费约240亿,这240亿就可带来1000亿的投资和最终消费。“教育产业化”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炙手可热的时髦词汇。

二、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教育产业化”呢?

当年教育“产业化”客观促进中国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带动社会投资等起了很大作用,它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却将负担转嫁给民众,存在一些的弊端和危害: ①破坏教育公平,穷人的孩子更加上不起学了,辍学率升高了。②教师也逐利,助长拜金主义,把学生当摇钱树,在课外的收费补习班才教重点。 ③教育资源在地域方面的分布不均,集中在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师孔雀东南飞,导致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下降了;上等阶层有钱有权,受到的教育越好,这同样会加剧阶层固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发展要以政府投入为主。重新认识义务教育的价值、功能。而不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产业化改革,如此发展就会给教育的将来毁灭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