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最近,昆明某小区里出现了一批城市农夫。他们挖开绿化带,圈地种菜,把公共用地当做了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小区位于昆明市区,只要一进入小区大门,放眼一望便能看见那两三亩地里的一片田园风光。白菜、大葱、豌豆尖、茴香、莴笋、莲花白应有尽有,顺着小区的围栏延伸了200多米。

这块地被分成数十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最大的有近百平方米。据介绍,这块空地之前一直没有人打理,久而久之变得杂草丛生,小区里有的住户看到这块地空着觉得实在太可惜了,便开辟出了一小片种菜。没想到种菜的住户越来越多,渐渐地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小区“菜农”表示,这条小道原来堆满了建筑垃圾没人管,3年前就有一些居民开始开垦菜地,现在有十多家人在这种起了菜。这既锻炼了身体,又帮大家做了绿化,一举数得。但大部分居民却不这么看,他们觉得,小区内的绿化带都是经过规划的,私自种菜不仅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小区的整体美观,施肥也会造成很大异味,污染环境。而小区物业对此事的不作为,也让菜地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越发激烈。

城市农场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公共用地私占隐患重重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北京西四环定慧北桥西北角处的一座休闲公园内,有街道专为附近居民规划的菜地,免费日供给大家认养。

向上滑动阅览

其实,类似小区内公共用地被私人侵占的问题在许多城市的小区中都有发生。位于海口海秀大道的农行小区一住户反映,小区B1栋楼顶一直有住户种菜、养鸡,每到下雨天,鸡屎、浇菜的臭味四处弥漫。楼下住户根本不敢开窗,多次向物业反映也得不到解决。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4年前,他们接手农行小区时,B1栋楼顶种菜的现象就很严重,4年内他们配合城管部门多次清理菜地,但没过多久,住户又重新种上。

居民私自改造的小区菜地带来的不良后果,当然不仅仅是味道难闻。经专家介绍,许多不符合规范的肥料会迫害绿化带的土壤,到了冬天,这些菜地还会尘土飞扬。此外,一些菜地邻近马路,这样的地里种的蔬菜每天都会附着大量汽车尾气中的污染颗粒。而园丁给绿化带花草喷洒的杀虫药水也很容易沾染到菜叶上。如果长时间采摘食用,不但不会让人们变得更加健康,还会引起重金属超标等各种有害健康的问题。还有一些在天台阳台上种植蔬菜的,由于植物所需土层过厚,经常超出了天台和阳台的承重范围,给整座住宅楼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危害。

除了公共用地被人占用种菜,许多小区还存在公共道路被私家车占用的情况。济南市内的某小区建造于1998年,据悉,小区规划时并未将车库考虑在内,随着城市私家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如今小区内的所有通道都被一辆接一辆的私家车占满,许多居民不但理直气壮将小区内公共用地“划归己有”成了自己的私用停车位,每日,车主间还为了争夺这些“车位”也用尽了招数。

家住一楼的一些居民,会在自家楼下“圈地”。开车出门上班时便让家中老人帮忙盯着“车位”,以防有人白天把车停在自己的“车位”里,更多先下手“圈地”的居民则在自己的“车位”处加了地锁,有些怕地锁不牢靠的,甚至搬来了水泥墩子。久而久之,居民在小区内走起夜路来都要格外留意,一不小心就会被地上的各种障碍物绊倒。

私家车在小区内私占车位影响的不仅仅是小区内的环境美观度,在关键时刻还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小区发生燃气管道爆燃事件,引发居民楼火灾,过火面积300平方米。事故发生后,该小区5号楼一至六层阳台全被烧毁,周围几栋楼的窗户也多被震碎。火灾扑救过程中,消防官兵共救出8名被困人员,其中1人死亡,2人轻伤。

消防指导员戴亚强介绍,此次事故发生地红联南村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小区内道路比较窄,如果畅通无阻,消防车可以开到5号楼跟前。但由于小区道路两侧都停有不少私家轿车,消防车受阻无法靠近,只得在距离5号楼还有300多米的地方停下,改由多名消防员背负空气呼吸器等重达36公斤的全套装备,手提两盘水带跑步前进到达火场后,接上水带以便从消防车出水。相关人士解释,现在老旧小区路旁停车的现象比较多,消防车经常会遇到开不到火场跟前的情况。这种时候他们只能把消防车停在最大限度靠近火场的地方,由消防员跑步前进。但跑步和对接水带都会耽误一些时间,灭火救援难免滞后。

而最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公共用地私用现象,还要数小区楼道里的杂物堆放问题了。小到一些孩子的玩具、不常用的杂物,大到自行车以及废弃的家电,在一些装有电梯的小区,楼道中常年堆积的这些杂物已经很难让人轻易通过。更有许多居民会在家门口的公用通道上装上一整面落地柜用来收纳家中杂物。

就楼道摆放杂物的问题,许多居民认为,自己已经交过公共面积公摊费,就有权利使用家门口的空地,不存在打搅到别人的问题。相关专家指出,小区楼道是公共用地,不属于任何私人拥有。如果遇上火灾或是有重病患者需要担架抬出的情况,楼道不通畅会耽误救援的效果,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执法容易监管难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绿化带内的菜地。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共有建筑面积是指整栋楼产权户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套(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这些建筑面积都是共有部分,包括小区的绿化、道路、水池等,业主都不能私用。严格来说,哪怕业主家外墙要钉个钉子都违反规定,如果非要做,就得征得整栋楼业主同意。

对小区公共用地,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占有。然而,这条规章制度实施起来难度却相当大。如许多小区的二楼居民,经常利用居住位置的便利,在窗台外的二楼大平台上私建违章建筑,住在楼道里的其他居民虽然大多并不赞成,但碍于邻里关系又觉得并未伤害到自己的利益也就不愿追究了。

而在小区绿化带中种菜的“菜农”都是本小区的居民,即使相关部门上门拆除,“菜农”也不用负担经济赔偿,拆完后不用多久又会回到原来的老模样,这也是清理农场的最大难点所在。楼道堆放杂物、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也存在类似难点。

从小区绿化带被开辟成菜地,到私家车乱停,再到搭建违章建筑,小区内的许多问题都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城市小区内,许多农村搬来的居民依旧习惯于原来每日下地种菜的生活方式。

大批世代耕作为生的农民进入城市生活,但生活记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虽然人在城市,种地依旧是他们最习惯的生活方式。而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城市人无法回避的困扰。随着我国城市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人的养老休闲问题也一直无法解决。正因为有如此多无法忽略的社会问题,小区绿化带里的菜地才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落后的小区规划也跟不上如今人们生活水准提升的速度了。数据显示,公共用地被占用较为严重的多为1999年前建造的老旧小区。据统计,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一共有5000多个小区,老旧小区约占12%—15%。大部分小区普遍存在“建筑设计落后、房屋使用年久、设备设施老化、物业管理缺失”的现象。老旧小区的治理难已形成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类小区除了建造时普遍没有规划出车库,导致当下车位严重吃紧的状况,更为要紧的问题是许多小区产权不明,常年没有物业进行管理。“这里许多老小区的房子,产权都是单位的,以前都是单位管理,不用交物业费的。现在这种老小区里一部分年轻人比较能接受找物业公司管理,但一直住在这里的许多老人就不能接受了,让他们交物业费基本不可能。”北京市某街道居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摸索中寻找方向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安装立体车库,可以缓解老旧小区内车位紧缺的问题。

或许,每一个公共用地的私用问题背后都体现着居民生活上的诸多无奈。更为人性地管理公共用地,真正解决居民生活上的不便是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相关专家也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有关专家认为, 针对绿化带私种蔬菜,与其一味地强制性拆除,不如双管齐下来治理。一面清理违章菜地,另一面可以借鉴国外配额地的做法,由政府或小区负责人统一规划出一些专门用于种植蔬菜的土地供人们认领。这样,城市绿化带既可以免遭破坏,居民希望可以亲自种植瓜果蔬菜的想法也得到了满足。而小区内私家车胡乱停放的问题,小区物业可以重新合理规划一下小区内的空地,尽可能多安排出一些车位来。私家车数量过多,可以考虑使用立体移动车库,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增加停车数量;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工识别的门卫系统,通过机器自动识别可以进出的车辆,做到机器之下人人平等。除此之外,更好地对居民宣传私占公共用地的危害也十分重要。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小区楼顶种菜,稍有不慎就会对整栋楼带来无可挽回的危害。

在北京西四环定慧北桥西北角、永定河引水渠东岸,有一块地方长期被违章建筑和垃圾废品占据。自街道将这里规划成西木休闲公园之后,周边居民已经将这里当成了每日的主要休闲场所。虽然有了休闲场地,但爱种菜的居民还是会想方设法找个边边角角,甚至在公共绿地里种菜。

于是,街道想办法,将公园西侧一块绿地作为试点,为居民免费提供种菜场所。在这块一千多平方米的绿地上,摆放了168个一米见方的小箱子,每个箱子大小一样,有高有低,里面种植着不同种类的蔬菜。所有的种植箱和有机土都免费提供,还有水源和堆肥区,附近居民都可以前来认建认养。而且,种植箱还可以成为周边中小学生的农事体验基地。

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前不久,广州市多个老旧小区开启了“准物业”模式。负责人介绍,这些“准物业”服务目前还在不断的尝试探索阶段,主要采取居民自管、居民互助的方式。结合服务外包聘请专职人员进行停车管理、保洁等专业服务。一般情况下,准物业管理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标准较低,只收服务成本费,即便如此,目前愿意交纳物业费的住户也不足一半,大范围推广面临困难。因此,以市场化机制解决老旧小区的物业难题仍是重要途径。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文章选自《凤凰品城市》2018年4月刊

不合时宜的“城市农场”谁来管?说说你们邻居有在小区种菜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