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平堡黄河吊桥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平堡镇乌金峡口西端黄河之上,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桥”的平堡黄河吊桥。平堡黄河吊桥是1967年3月始由当地农民自发筹资兴建,依靠国家支持和附近厂矿企业的帮助,于1970年3月21日建成通车,是黄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吊桥。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桥身全长192.4米,两端由高15米的索塔拖起粗壮的钢绳形成弧形,主为加劲式钢桁架结构,主桥一孔跨度130米,另有引桥3孔,桥面净宽4米,两边是0.8米宽的人行道。平堡吊桥连接黄河两岸,可谓天堑一架变通途,抬眼望去,似长虹卧波,蔚为壮观。

建桥缘由

过去,这里还是个自然村,人在南岸,地在北岸,人们每天下地干活,必须渡过黄河。但是一道黄流犹如天堑,阻隔着南北的往来,老百姓为此所困,苦不堪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历来以羊皮筏子、小木船摆渡,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改为钢丝绳扯船。但是,过河翻船的事故屡见不鲜。曾在清代乾隆年间,群众到北岸的剪金山赶庙会,由于众人争先上船过河,人多超重,船行至河心时翻覆,致使150多人溺水而亡,造成了令人悚然的灾难。据粗略统计,建桥前的十七年中,仅在汛期因生产渡河而发生的翻船事故就达十八次,平均每年发生一次。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社会影响

这也是黄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吊桥。通车后,先后有十一个省市和地区的人来到这里,临场参观,并索要图纸,以资仿照。平堡黄河吊桥的建成,实现了当地老百姓多年的梦想,结束了平堡人靠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过河的历史住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修建黄河吊桥的起由,来自当地一位农民突发的幻想。1965年,在白银公司露天矿为生产队积肥的平堡农民,看见堆积很多的废旧钢丝绳,他突然想着要是将这些钢丝绳连接起来,两端固定在黄河岸边,铺上木板,建成一座供行人和架子车行走的吊桥,或许是可能的。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乡亲,并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同时也得到矿山负责人的支持。就这样,平堡人自己建桥的行动开始了。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1970年4月27日,大桥建成竣工,实现了平堡人“中国农民修大桥”的愿望。5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参加祝贺的群众共达3.35万人。在深达2.7米的黄河边用砂土、麦草、块石加筑围堰时,每个班400余人,不分昼夜,埋头苦干。关键时刻,动员全村庄所有青壮年劳动力4000多人,投入工地轮流作业。由于没有机械设备,群众便用土办法自制铆钉模具,在土锻炉上用大锤打制大小铆钉2.4万多个,在钢件上钻孔共6万多个,加工连接铁件3千多片,其工作量以及架桥的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靖远县农民伯伯,建造了中国第一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