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艾灸出现水珠是怎么回事?

艾灸后出现水珠是身体的寒气过胜导致的;那么出现水珠,身体病症严重吗?其实这水珠的颜色不一样,身体反应的症状就不一样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艾灸出现水珠到底是怎么回事。

艾灸出现水珠是怎么回事?

艾灸完有水珠代表什么?

艾灸后出现水珠是皮肤发湿的部位可以适度的用纸巾或是毛巾擦拭一下,另外艾灸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长时间固定在一个部位。艾灸完后人体往往会有口渴的情况,可以适度的喝些水缓解口渴。

艾灸出来的是体内的寒湿之气,有寒湿之气就会出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艾灸有自行调整的作用,哪里有寒湿哪里就会出水。

艾灸后有水珠怎么回事?

1、水珠颜色淡的、微黄:比较健康的水珠,无需担心;

2、土黄色带有水珠的、土黄色的:此处湿气微重的症状;

3、颜色重带有大水珠的:经络严重淤堵;

4、颜色重带有小水珠的:湿气重、经络淤堵;

5、无颜色带水珠的:寒湿、气血不足;

6、白色大水珠的:寒湿、气血两虚;

7、无水珠带有沙粒:寒气重;

8、无水珠带有水泡:湿气外泄;

为什么艾灸完会有水珠?

艾灸后出现水珠是排病的反应,也是身体部位的症状体现,如果大量出现水珠,一定要注意了,身体严重有湿气、寒气、经络淤堵的现象;

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标准是机体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灸疮,所以古人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

艾灸出水珠后要擦掉吗?

为了更好的艾灸,出现水珠需要用干的纸巾去擦掉才可以。如果不擦掉水珠的话,会影响艾灸的效果。不要等水珠干了在擦掉。因为水珠会慢慢的渗透皮肤,反而起到无效果的作用。我们建议:出现水珠一定要及时擦掉,才能保证艾灸的作用。

艾灸后恶心是怎么回事?

艾灸后出现恶心是属于晕灸的反应:晕灸者虽不多见,但发生晕灸时也和晕针一样,会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汗出,甚至晕倒等症状。

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病人平卧,一般无什么危险。但应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预防工作,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经灸一二次后情况就会好转。

艾灸后出现水珠的处理方法?

出现水珠后,可以用干的毛巾或者是干的纸巾。切记禁止用水清洗也不要着风,可以用干的纸巾擦掉。

艾灸出现水珠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