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歷史上皇權和相權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麼解決的?

對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皇權和相權之爭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個大問題,到了封建時期後期,也就是明清兩朝,這時候已經沒有宰相(宰相的名稱其實只有遼朝用,其他朝代叫法不一樣)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借用胡惟庸案件,連打一片政治勢力,最後乾脆把這個非常重要的職位直接就給廢除了。但事情還是藥大家協助辦的,要不然皇帝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明朝是內閣制,咱們非常熟悉的一個詞叫“文官集團”,後來文官集團和皇帝也是衝突不斷,這其實可以看做皇權相權衝突的延伸。

歷史上皇權和相權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麼解決的?

清朝入關之後,自然會對加強皇權的這種措施進行繼承,不過也有些許變化 比如清楚的學術技術型官員-內閣大學士的地位就很高,他們的來源是六部的大學士,可謂精英中的精英,所謂“入閣拜相”指的就是入內閣,當然,不是當丞相,是當大學士,不過由於歷史原因,一般也可以叫相國。

歷史上皇權和相權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麼解決的?

那麼,如果相國被處死了,不用說,這就是驚天的大新聞,滿清後期就有過這麼一遭震驚世界的大案,那直接導致內閣大學士柏葰被判死。

歷史上皇權和相權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麼解決的?

柏葰聽名字就知道是滿人,所以自然地位更高,它的人生其實很順的,“典順天鄉試,拜文淵閣大學士。” 可以說是入閣拜相,但是嘛,他再監督科舉考試的時候捅了簍子,大家知道封建時期科舉考試的重要性,所以科舉在歷朝歷代管理的都是非常嚴厲的,但是,王朝後期腐敗橫行,清朝就是這樣,乾隆之後,制度敗壞。

歷史上皇權和相權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麼解決的?

當時,有個叫平齡的富二代,他考試的時候被人看見在外面聽戲,但開榜的時候他竟然中榜了,甚至還是第七名高中,這可實在太過分了,所以被告發了,咸豐震怒,這個時候咸豐新皇帝剛剛想做出點成績,所以派人嚴查,,“派載垣、端華、全慶、陳孚恩認真查辦,不準稍涉迴護,並將折內所指各情,傳集同考官一併訊辦。”

歷史上皇權和相權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麼解決的?

結果差出來了,其實不是他包庇的,是他下面的人包庇的,他不願傷和氣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法律是嚴格規定的:科舉這種案子無論如何是大案,一定要判死。可是畢竟法律是人執行的,所以大家都認為不會判死,會在臨死前被特赦改為流放。柏葰在臨刑前還吩咐兒子:“皇上必有恩典,我一下來即赴夕照寺,候部文起解。爾速回家將長途應用之物趕緊送來。”

然而,他始終沒等到赦免,最後被斬,因為那個時候重臣肅順非常嚴厲,不過他也沒白死,因為他死後,官場習氣為之一正,“自道光以來,科場請託,習為故常,寒門才士,為之抑遏。柏葰立朝正直,且所不免,其罹大辟也,出於肅順等之構陷。然自此司文衡者懍懍畏法,科場清肅,歷三十年,至光緒中始漸弛,弊竇復滋,終未至如前此之甚者,實文宗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風氣也。”——《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