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低成本拿地、大城市佈局,泰禾高增長“彈藥充足”

土地成本高企、樓市調控,進一步壓縮了行業利潤,房企生存問題日益突出。但泰禾卻憑藉堅守一二線,堅持高端精品路線的前瞻性佈局,成功躋身“千億軍團”,規模與實力再上一階。今年以來,泰禾旗下多個項目持續熱銷,回款顯著改善,成為各大榜單前二十強常客。

業內認為,在融資持續收緊的背景下,今年房企的融資難度將大幅增加。泰禾通過前瞻性的低成本拿地和多元化融資策略,搶在政策窗口期,提前備足了糧草。此外,考慮到近年來土地和貨值的溢價情況,優質土儲充足的泰禾,其財務也將更加安全有保障。

拿地成本低,擴張步伐快而穩

去年,泰禾實現“彎道超車”,躋身千億房企軍團,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規模邁上新臺階。今年,這家經歷了一線土地爭戰並積累了一定規模的閩系房企,正通過加強低成本土地併購、多元化業務佈局來繼續其規模擴張之路。

梳理泰禾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目前,泰禾土地作戰已全面轉入以併購為主的階段,去年新增的35塊土地儲備中,有26個項目是通過併購及購買資產的方式獲取。

以泰禾去年通過併購獲得的廣州增城增江街地塊為例,按可售面積計算,樓面價僅為4429元/平方米。而此前,某房企在該區域招拍掛得到的一塊宅地,摺合樓面價12607元/平方米,幾乎是泰禾的三倍。

業內人士認為,收併購是降低投資成本的重要因素,不但使得泰禾的負債率大為降低,也加速泰禾的戰略擴張,使其在規模上持續發力,由於泰禾已經通過併購擁有了體量龐大的低成本土地,這也使得其已具備其他同量級房企難以企及的優勢。

進入2018年以來,泰禾更是通過收併購途徑相繼在北京、武漢、南昌等多個一二線核心城市獲取房地產開發項目。

泰禾方面表示,近年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業內併購的機會逐漸增多。公司今後仍然將利用自身品牌、產品、資金等方面的優勢,通過收購兼併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

通過項目的收購,泰禾不僅以低價獲取了大量的土地,且收購項目能快速推進,加快企業擴張步伐。

截止2017年末,泰禾通過併購拿地等低成本手段獲得土地儲備792.8萬平米,新增計容建築面積為1069.21萬平方米,土地投資金額達552.4億元,可供貨值約4000億元。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泰禾的預收賬款餘額較大,隨著項目逐漸交付,這些資源將在未來一兩年內轉為營業收入,確保公司收入和利潤的穩健增長。

前瞻佈局核心城市,抗風險能力強

近日,一些熱點城市的熱點樓盤短期之內被“秒光”,一些項目甚至出現了數百萬元乃至上千萬元“誠意金”的高門檻。

在一些核心城市,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二線核心城市市場需求量旺盛,尤其是近期一些特點城市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人才落戶,更刺激了住宅需求。“核心城市人口流動性強,市場需求大,抗風險能力強,也是許多開發商堅持佈局一二線城市的關鍵原因。”

泰禾正是其中典型。

“泰禾的戰略佈局,是所有房企裡最清晰,也執行最堅決的。”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表示,一直堅守一二線城市,加上品牌和品質上深刻烙印於市場,使其產品獲得了高溢價的保證。

目前,泰禾集團已經深度佈局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在黃其森看來,這是最安全的佈局,從後續增長角度也是最集約化的。

在進一步深耕北京、上海、福建區域的同時,泰禾還新進入鄭州、合肥、濟南、太原、南昌、武漢、廣州、石家莊等重點城市,進一步加大了公司在核心城市的戰略佈局,與“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相契合,未來發展潛力較大。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推進,泰禾城市佈局的優勢將逐步顯現。

克爾瑞數據顯示,2017年,泰禾集團不但銷售額超過千億,其全國銷售均價在3萬元/平米左右。這一高均價,讓所有同行為之豔羨。這既得益於泰禾併購拿地的低成本擴張方式,也源於其打造產品的高溢價能力。

今年以來,泰禾前5月回款大幅增長,4月份泰禾集團回款金額超過60億元,極大的保證了現金流安全。

業內認為,目前房地產開發貸、公司債、股權融資等仍然受到很大限制,而泰禾憑藉強大的授信實力和金融佈局,在銀行貸款、信託貸款、中期票據、私募債等領域展開多元化、低利率的融資模式。這不僅能夠改善融資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還能為企業帶來充足的貨幣資金,從而進一步助推企業的規模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