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祕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宋代初年曾評定五大名窯廠,汝、官、哥、鈞、定由此得到官方認可的身份。

但當時還有一個著名窯址由於不在北宋王朝管轄內,沒有入列。這就是神秘的介休窯,亦稱“洪山窯”。燒瓷歷史達千年之久,為北方瓷窯所少見。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參觀了介休博物館就會對那些介休窯的經典白釉實用器印象深刻。參觀后土廟就會對介休的琉璃工藝大為讚歎。這些精品的出處自然是窯廠了。

介休窯的興盛在金元時期,明清後衰落了。我無從考證其緣由。看來雖然晉商在明清時期崛起,但民用陶瓷產業在晉南還是難免走向末路。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介休窯的主要地點在洪山,這是個城東10幾公里的大村。當時的窯廠就在村外的丘陵地點。

洪山古有“陶村”之稱

泉水和陶土是陶瓷業發達得天獨厚的基礎。

宋金時期,洪山燒製白釉劃花、剔花、釉下黑彩劃花、釉下褐彩器和白釉釉下褐彩器等。白地紅花器是傑作。裝飾技法有印花、劃花、剔花,釉下彩繪和鏤雕。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洪山窯品種豐富,有細白瓷、粗白瓷、黑釉瓷、黃釉瓷、柴釉瓷、青釉瓷,細胎白瓷的燒造量較大。

如我在介休博物館看到的那幾只實用小碗,足讓人愛不釋手。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當然這些都已經是空谷迴響。

我們在今天的洪山村內再看不到一座窯廠了。

幸好

千年來的陶瓷業產生了大批的生產垃圾,

這些垃圾的主體是歷代產生的廢瓷片。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洪山周圍的喊車溝、磁窯溝、龍王溝、琉璃窯村、採皮溝等地都有古窯址發現。以喊車溝為中心的山溝裡是眾多的瓷片堆積層。我們走在黑蛇溝裡,隨處可見文化層剖面上的各類瓷片。

這裡確實是個學習古陶瓷知識的實用課堂。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洪山陶瓷是和洪山這口泉池密不可分的。

《山海經》說:“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 酈道元在《水經注》

裡說:“勝水出於狐岐山,東流入汾。”

可見洪山源泉為源頭的這條河古代叫“勝水”。古時,這一股源泉水質清澈,常年奔湧不竭。人們引出水源灌溉周圍10餘萬畝農田,洪山源泉是當時介休人生活用水的根本。

宋代在山西介休有座神秘的洪山窯,制瓷實力不輸“五大名窯”

歷史很飽滿,現實很骨感!

就在洪山窯遺址國保碑西側,

就是兩口已經乾涸的水池。

這就是源神池,古代的泉水在幾年前徹底斷流了。

這和當地幾十年來的煤炭業發達不無關係。

地下水脈中斷了。


——未完待續——

編者:用心做優質內容,用行動尋找山西秘境,發現山西工匠,喜歡山西曆史,想要了解山西,瞭解古中國,關注公眾號“秘晉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