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凝心聚力抗疫情 文藝工作者在行動

“文藝作品暖人心、凝心聚力抗疫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介休市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介休市文藝工作者積極行動,創作出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宣傳抗擊疫情知識、致敬一線逆行者、弘揚社會正能量。詩詞、散曲、散文、小小說;漫畫、書法、國畫、攝影、篆刻;方言快板、朗誦、晉劇、歌曲……短短几天內就創作出200篇(幅)“戰疫”主題文藝作品,共同為打贏疫情助力加油。

連日來,介休市廣大文學愛好者,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主題的緊張創作中。汾河(知彼)散曲社微刊連續開展三期抗擊疫情散曲、詩詞專輯,選登《七絕•心飛黃鶴樓》《五律•贊鍾南山》《七律•春節宅家有感(通韻)》等87篇優秀作品廣泛傳播 。75歲高齡的散曲社社長梁耿老師表示:“我會全力以赴鼓勵大家創作更多作品,用散曲社微薄力量為抗擊疫情鼓勁”。今年已67歲的郭文照老師老驥伏櫪,勇於挑戰散曲詩詞創作方法, 一人創作出《雙調·水仙子》《[正宮·叨叨令]情傾武漢(中原音韻) 》《 [越調·寨兒令]虎山行》等15篇作品,連同在作協的女兒都心疼老爸的付出精神,近期又創作出小小說《口罩群聊》,用詼諧活潑的文字宣傳防控疫情知識。作家協會的老師們夜以繼日,筆耕不輟,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戰鬥,《這個冬天,最美的天使都飛不起來》創作於凌晨,散文《守望春天》《戰勝“魔鬼” 永載史冊》《等待》、詩歌《國魂之歌》《有一種光榮叫面對死亡的光榮》《抗瘟疫居家》等作品感情真摯,打動人心,介休大地湧現出一批批新時代抗疫作家。

筆墨丹青繪溫暖,抗擊疫情顯身手。許多書畫老師在這段非常時期,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創作出國畫、書法、漫畫、篆刻等作品,宣傳防控疫情知識、謳歌戰鬥在抗疫前線的最美逆行者,為抗擊疫情鼓舞士氣,祝願早日蠃得戰“疫”勝利!中國書協會員呂林健、郝繼文、範有根墨筆戰“疫”,韓中明、張瀅、王萬峰、餘韞傑、冉維斌等“大家”助力抗疫情。書法作品《戰瘟神》《七律抗疫》《度一切苦厄 祈四方吉祥》《孤身蒞漢尋真相 眾志成城抗疫情》等作品表達出各位書法家對戰勝疫情的美好祝願和堅定信心。篆刻作品《佑我中華》《逆行者》用傳統藝術形式,表達當下心語情愫。介休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武吉毅作畫《湊熱鬧》,告誡群眾疫情期間不湊熱鬧少出門,用國畫《病從口入》為伴隨他8天的口罩畫像,用國畫《逆行者》為心中的英雄樹形象。山西漫畫學會我市優秀漫畫師梁俊琦創作《雙重保護》,以幽默詼諧圖文宣傳疫情期間佩戴口罩的重要性,為沉悶的氣氛增添趣味性。書法培訓中心的一對父子為創作好《沐風櫛雨》《同舟共濟》等作品,凌晨三點仍不休息,傳遞出書法人敬業愛國、奉獻社會的德藝雙馨。剪紙非遺傳承人侯林梅獨創作品《黨群一心抗擊疫情》,謳歌戰鬥在抗擊疫情前線的黨員幹部群眾,作品尺寸67cm×41cm。同時,號召剪紙家園的姐妹們積極創作,助力抗擊疫情。

抗擊疫情作表率,居家創作述情懷。介休一位喜歡行走在文字間用聲音表達情感的女教師(趙旭慧)和她丈夫共同朗誦的詩歌《我們在一起》感染著許多正在與疫情做鬥爭的人民群眾。我市朗誦協會許麗琴、李全愛、張冬花等6名會員深情朗誦汾河(知彼)散曲社梁耿、李建輝、嶽建華等11位老師創作的散曲,用好聲音傳播好精神,用真情感贊英雄,用眾力量抗疫情。快板師徒郝柱可、郭敏,二人自編自導自演,用通俗易懂的介休方言、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兩種方式,單人雙人不同形式連續錄製三段快板表演視頻《抗疫戰》,用膾炙人口的表演風格體現社會責任擔當,傳播防疫正能量。

由介休市綿山晉劇團團長梁建龍作詞、優秀器樂師嶽永明作曲、我市優秀晉劇演員羅秀蘭演唱的戲歌《最美醫護》正在緊鑼密鼓錄製視頻中。以我市非遺項目幹調秧歌為題材的《強大的中國》進入排練中。介休市戲劇協會的戲曲工作者,加班加點錄製音頻視頻,新編新創晉劇《為逆行者加油》,“齊參戰,渡難關,同舟共濟,願早日大中華戰勝疫情”,鏗鏘的旋律唱腔,充沛的筆觸激情,戲劇人正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力量。攝影師張志東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驅車前往高速路口介休收費站,於2020年2月2日20點20分用長焦遠距離拍攝的《疫情防控齊上崗》作品入選《影像山西》(此刻)主題攝影作品徵集,用作品向奮戰在全市抗擊疫情一線的公安交警、醫務人員以及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們致敬。

目前,介休市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號召,不辭辛苦,主動創作,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將祝福和力量寄託在文藝作品中,謳歌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同時,這些文藝工作者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及時向全社會傳播,以鼓舞人心、凝聚鬥志、激濁揚清、共克時艱,為最終戰勝病魔、奪取防控疫情全面勝利,作出文藝工作者的積極貢獻。

任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