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影評|《閃亮的風采》:生命因鋼琴而別具風采

80年代初的某一天,導演斯科特·希克斯聆聽了澳大利亞著名鋼琴演奏家戴維·赫夫高特的一場演出後,有了拍攝電影《shine》(中譯名《閃亮的風采》)的意向。因為戴維跌宕而戲劇性的一生,實在是出色的電影題材。為此希克斯與戴維夫婦溝通不下一年,才取得當事人的信任。澳大利亞演員傑弗裡出演中年後的戴維,感情之飽滿、樂器演奏之真實、細節處理之到位,是我見過的最難忘的音樂家銀幕形象。傑弗裡因此片而獲得了第69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殊榮。

影评|《闪亮的风采》:生命因钢琴而别具风采

這部影片為樂迷提供了一場聽覺盛宴。從鋼琴家在童年時代參加社區音樂比賽起,各種名家名曲就縈繞耳畔,推動情節發展,恰到好處地展示鋼琴家的情緒,極為細膩貼切。

當然,在片中挑起大梁的是“拉三”(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這部被戴維的鋼琴教授形容彈奏一遍“等於鏟十噸煤”的協奏曲,承載著複雜和沉重的樂思。在戴維少年時代,嚴苛的父親就無數次在唱機裡播放,並希望兒子在弱冠之年,就能駕馭拉氏的作品。戴維就是在這種高壓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的,年紀輕輕患上了輕微的精神緊張症。後來,戴維逃離父親的束縛,來到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才終於習得了“拉三”的精髓。

澳大利亞天才的青年演員諾赫·泰勒,真實再現了戴維在練習演奏“拉三”時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他扮演學生時代的戴維,令人信服地展現了戴維生命中悲劇色彩最濃的一幕:音樂會上,大汗淋漓地演奏完“拉三”,掌聲雷鳴,鋼琴家卻昏死了過去……

戴維進了精神病院,才擺脫了“向成功晝夜兼程”的夢魘,活成了一個純真小孩。放下成功包袱的中年戴維,對外界充滿善意和好奇。他可以肆無忌憚地奔跑在雨水裡,可以在一張繃床上快樂地向著藍天彈跳……再無壓力和畏懼。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酒吧裡叼著菸蒂,行指如飛地彈奏拉赫馬尼諾夫改編的那首著名鋼琴小品《野蜂飛舞》。這是由演員傑弗裡本人完成的,演奏流暢到位,演員手指觸鍵的專業感,不僅征服了酒吧裡的全體客人,也征服了所有觀影人。

這部電影不但讓出品人贏得榮譽,也讓鋼琴家再次走向公眾,並讓貫穿於整部影片的“拉三”在眾多古典作品裡浮出獨特魅力。可以說《shine》藝術感染力滿格,完全當得起“閃亮的風采”這樣的中譯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