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颱風、洪澇、病害、汙染……一年死亡魚蝦損失200多億元!養戶該怎麼辦?

----- 廣告 -----

台风、洪涝、病害、污染……一年死亡鱼虾损失200多亿元!养户该怎么办?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5月31日,中國漁業互保協會秘書長楊斌做了《水產養殖保險助力中國水產業供給側改革》的報告。

楊斌表示,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水產養殖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但水產養殖業作為自然屬性極強的行業,也是頻繁遭受自然災害侵襲的行業,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因颱風、洪澇、病害、乾旱、汙染因素而受災養殖面積達1600萬畝,造成的水產品損失達164萬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水產養殖戶“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現象時有發生。目前,在漁業風險保障體系尚不完備的情況下,災害損失主要由養殖戶自身承擔,可以說廣大漁民群眾對水產養殖保險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為此,近年來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漁業主管部門多次呼籲國家儘快啟動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工作。

最近五年,受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農業保險提標擴面的要求,商業保險公司紛紛加快了開展水產養殖保險的步伐,目前,全國大約有20家保險機構開展水產養殖保險,每年為水產業提供風險保障約60億元。經過十餘年的不斷探索,到2017年漁業互保系統累計為水產養殖保險提供風險保障59.04億元,特別是2017年在河北、浙江、江蘇、福建、安徽、湖北、四川、廣西、寧波等九省(區、市)參與承保水產養殖水域面積63.61萬畝、養殖網箱684口,提供風險保障15.63億元。

據初步測算,2017年保險機構承保的養殖面積尚不足全國水產養殖可保面積的5‰,遠遠低於農業保險近70%的覆蓋率。

一提保險,很多人都會認為保險是騙人的,有車的養殖戶還會關注下車險,沒車的就基本不會去了解了。其實對於靠天吃飯的養殖戶而言,其實保險是很必要的,而不是談保險色變。水產養殖屬於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產業;大雪、颱風、暴雨、病害、遭投毒等一系列的意外都不是人為可控的,而保險,就是來補償這不可控的範圍。

水產養殖的保險內容都有哪些?

1、保險責任一般分為死亡責任和流失責任兩大類。死亡責任是指由於缺氧、疾病、他人投毒等災害事故造成的水產品死亡;流失責任是指由於颱風、龍捲風、海嘯、洪水等自然災害造成魚塘、蝦池的堤壩倒塌所引起的水產品流失。

2、保險期限要根據不同保險標的的養殖週期和不同地域氣候條件分別確定。

3、保險金額一般以承保的水面面積作為承保單位來確定,包括保成本和保產值兩種方法。保成本是按保險標的在收穫時投入的成本作為最高保險金額;保產量是以市場價格或產品的銷售價與產量作為確定保險金額的依據,一般只保50%~70%。

4、保險費率的確定主要考慮保險標的的損失率,一次性最大的損失程度以及承保責任時間的長短等因素。

5、保成本的賠償,根據保險標的在保險期限內不同時期投入的成本不同,按條款規定的不同賠付標準計算賠償,殘值從賠款中扣除;保產值的賠償,按照實際損失和投保成數賠付,並以不超過保險金額為限,殘值從賠款中扣除。

從水產養殖的水域環境條件來分,主要有淡水養殖保險和海水養殖保險兩大類。

1、淡水養殖保險。淡水養殖保險的保險標的主要有魚、河蚌、珍珠等。淡水養殖保險主要承保因自然災害或非人為因素造成意外事故所致保險標的的死亡,對因疾病引起的死亡一般不予承保。

2、海水養殖保險。海水養殖保險是指為利用海水資源進行人工養殖者提供的一種保險。目前,開辦的海水養殖保險有對蝦養殖保險、扇貝養殖保險等。海水養殖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的淺海和灘塗,因此面臨的風險主要是颱風、海嘯、異常海潮、海水淡化或海水汙染等造成保險標的的流失或死亡。海水養殖保險的保險責任主要是自然災害造成的流失、缺氧浮頭死亡等,對疾病、死亡風險一般需特約承保。

水產養殖保險風險高,很多保險公司都不願意承保,所以國家政策的支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地區的落地實施:

2018年度福建寧德蕉城霞浦水產養殖颱風指數保險方案出爐:保險期間:每年的4月1日至當年的12月31日,具體以保險單載明的保險期間為準。

保險金額每平方米或每畝的基礎保險金額為1000元/份,投保份數由投保人明確,並在保險單中載明。

保險費:單位基礎保險費為55(元/平方米/份或元/畝/份),省級補貼30%,蕉城區補貼10%在爭取中,目前客戶自付38.5元。如果蕉城區補貼爭取到位,後續退還區財政補貼部分。

5月下旬,廣西北海11個珍珠養殖企業和養殖戶簽發保險單,試點承保珍珠貝3510畝,承擔風險保障2100多萬元,為廣西南珠保險第一單。

2018年,浙江溫州平陽24家水產養殖企業投互助保險,互助保費503.9萬元,總保額7655萬元

2018年湖北監利縣實施小龍蝦保險財政補貼試點:首期試點10萬畝,每畝保費60元,財政補貼50%,保險賠付每畝1500元。

2018年福建石獅市試點水產養殖互助保險,保費財政補貼40%,其中省級財政保費補貼30%,市級財政保費補貼10%。

3月份四川省首單無財政補貼水產養殖保險在內江市簽訂,參保面積500畝。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養殖戶購買養殖保險,政府還給出一定的補貼,所以自付的部分佔比只是相當小的一部分,所以還是建議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為你家的魚購一份保險,算是轉嫁風險的手段。不要擔心不給理賠,在理賠範圍內,並走正規理賠流程,會得到相應的理賠金額的。

2018年海南臨高深水網箱養殖金鯧魚,突發疾病造成大量保險金鯧魚死亡,投保的88口網箱全部發病,賠付金額為906萬元。

2017年揚州市高郵養殖戶賴錦榮承包了7000畝魚塘進行螃蟹養殖,秋季當地出現了少見的"秋水",水位居高不下,螃蟹在脫殼期間死亡率很高,漫堤以後螃蟹又跑掉了很多,這讓他損失慘重。因為提前投保,一次性獲賠400多萬元。

2017年常州有養殖戶花2250元給自家50畝蝦塘投了保險。其中8畝蝦塘因一場暴雨受災,報案通過查勘定損後,收到了3900元。

保險,保的是風險,防範於未然。購買時各地都有優惠政策,視當地情況不同而定,詳細可以諮詢當地政府。

本文轉自【農信漁聯】。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