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玉米缺素、藥害、病害,傻傻分不清!別急,這裡有技巧!

玉米缺素、藥害、病害,傻傻分不清!別急,這裡有技巧!

乾旱時,玉米幼株的上部葉片捲起,並呈暗色。成株在氮肥充足情況下也表現為矮化、細弱,葉叢變為黃綠色,嚴重時葉片邊緣或葉尖變黃,隨後下部葉片的葉尖端或葉緣乾枯。

氮:氮不足時,玉米植株生長矮小,葉色變淡,呈淺綠或黃綠,色澤均一,尤其是基部葉片。玉米缺氮典型症狀,缺氮使下位葉黃化,葉尖枯萎,常呈“V”字形向下延展。

磷:玉米苗期缺磷,幼苗生長緩慢,矮縮,根系發育差,葉片不舒展,莖稈細弱;葉尖和尖緣呈紫紅色,其餘部分呈綠色或灰綠色,葉緣捲曲。缺磷嚴重時老葉葉尖枯萎呈黃色或褐色,花絲抽出遲,雌穗畸形,穗小,結實率低,推遲成熟。

鉀:鉀不足時,從整株看,首先在老葉出現失綠和壞死,逐漸嚴重時隨著老葉成熟缺鉀症狀又會向中部葉片發展,從成熟葉片的葉尖和邊緣褪綠,先是斑點狀,後又連成片。當缺鉀程度繼續加重,在葉尖和葉緣有壞死斑點,葉緣乾枯,成燒焦狀,農民稱為“焦邊”,這是典型的缺鉀症狀。

鎂:鎂不足時,下位葉(老葉)先是葉尖前端脈間失綠,並逐漸向葉基部擴展,葉脈仍綠,呈現黃綠色相間的條紋,嚴重後葉緣出現顯著紫紅色。缺鎂症大多數在生育後期發生,易與葉片生理衰老混淆,但衰老葉片為全葉均勻發黃,而缺鎂則是脈綠肉黃。

鐵:玉米缺鐵,葉片脈間失綠,呈條紋花葉,心葉表現明顯;嚴重時心葉不出,植株生長不良,矮縮,生育延遲,有的甚至不能抽穗。

鋅:玉米缺鋅,苗期表現為新芽白色,出現白化苗。前期缺鋅表現為新葉下半部呈淡黃色至白色,俗稱“花葉條紋病”、“白條幹葉病”。中後期缺鋅,雌穗不能伸出,抽絲期和抽雄期推遲,果穗缺粒禿頂。

缺鎂和缺鐵都是脈間失綠,但是缺鐵先在新葉上表現,而缺鎂先在老葉上出現症狀。

診斷小技巧:

1、當玉米葉片發黃時,可能原因很多,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首先看是上部葉還是下部葉先黃化,還是沒有規律;其次觀察黃化葉片,是邊緣黃化,還是葉尖葉脈黃化,還是出現黃色斑塊;如果是黃色斑塊,再仔細觀察斑點分佈及形狀大小是否一致有規律。

2、乾旱時上部葉片先出現捲曲;氮、磷、鉀、鎂缺乏時,基部葉片(老葉)先出現症狀,缺乏時,新葉先出現病症;藥害引起的黃化在植株上分佈沒有規律,全田表現有輕有重。

3、藥害和病害:藥害引起的斑點在植株上的分佈往往沒有規律,斑點大小、形狀變化大;而生理性病害引起的斑點通常發生普遍,植株出現症狀的部位較一致,具有發病中心,斑點形狀也較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