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致敬!黃石這兩人登上《光明日報》頭版頭條

3月2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新聞

《致敬!英雄的城市和她的人民》

文中,以較大篇幅報道了

黃石港區萬達社區殘疾人

志願者袁澤民

黃石市開發區·鐵山區

鄉村醫生萬大勇

致敬!黄石这两人登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01

《光明日報》報道黃石志願者

致敬!黄石这两人登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02

志願者袁澤民

奉獻:就想為大家做點事

【城市暖色調】

天還沒亮,黃石市黃石港區萬達社區居民袁澤民就鑽出被窩,洗漱後炒了一碗剩飯,匆匆吃下就出了門。為了能在7點準時趕到目的地,袁澤民6點20分就離開了家,從合作村步行3公里,來到花湖大道辦公區。測過體溫、進了大門,他麻利脫下棉襖,換上防護服,取出消殺桶,按比例勾兌好消毒水。門崗陳師傅協助他背起幾十公斤的消殺桶,有些心疼地說:“老袁,您悠著點,這工作量年輕人都夠嗆。”“嗯嗯,謝謝哈。我這把老骨頭還有點用,不比年輕人差吧?”袁澤民笑問。這樣的袁澤民,讓人幾乎忘記,他是一位殘疾人。

袁澤民當志願者,是自己“爭”來的。按理說,這些差事輪不到袁澤民。當他聽說社區在招募抗疫志願者,一大早便“氣勢洶洶”地趕到社區,找負責登記的低保主任嚴霞報名。

嚴霞勸慰袁澤民:“現在疫情很嚴峻,您老60多歲了,身體抵抗力差,不適合啊!”袁澤民一聽,噌地從椅子上彈起來:“你看我身體這麼好,比年輕人差嗎?莫嫌我老,我做事絕不掉鏈子。”

致敬!黄石这两人登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做了半天思想工作,嚴霞嘴都說幹了,實在拗不過袁澤民,只得勉強點頭答應:“好吧,好吧。我把您名字報上去,給您排班。”“好,好,好。”袁澤民拍著胸脯說:“主任放心,我一定能行!”

現在,8層樓、5個單元,每天揹著大桶消毒水,上下1800級臺階,還有院內林蔭道、停車場、辦公區、垃圾桶等,這是袁澤民每天志願活動的“熱身”環節。

致敬!黄石这两人登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您慢慢噴啊,累了休息會兒。”陳師傅每次看到滿頭大汗的袁澤民來裝消毒水時,總會忍不住再次提醒。

“不能慢喲,這裡事情做完,還要去萬達社區做志願者。”袁澤民歇口氣,也會跟陳師傅聊上幾句,“我每天上午來這裡消殺,下午還要幫社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晚上在卡口值夜班。”

03

鄉村醫生萬大勇

黃石市開發區·鐵山區鄉村醫生萬大勇也是“想為大家做點事”的人。前幾天,他主動報名到四棵隔離點當志願者。“好多人聽說後都不敢報名,但我第一個報名。我當過兵,而且我學過中醫,對這種病多少懂一些,畏懼感也少一些。”萬大勇坦言。

進了隔離點後,萬大勇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樓上樓下地跑。每天,他要負責給所有的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溫、送飯菜,還要打掃每個房間的衛生。每天下班時,已經接近深夜。回到自我隔離點,他也沒有閒著,而是利用自身特長,連夜給病人熬製中藥。每天早上上班時,他都會拎著兩大桶藥湯來到隔離點,然後送到每個病人面前,讓他們趁熱喝下藥湯。

“熬製中藥很費工夫,一般需要好幾天才能熬好。”到現在為止,他已經熬製了500斤中藥湯,隔離點的病人都喝過他熬製的藥湯。“藥方都是我配的,而且也發給大冶市中醫醫院的醫生看過。我的藥方,主要是起到預防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讓萬大勇欣慰的是,隔離點的密切接觸者在逐漸減少,從開始的七八十人降到現在的十幾個人。

護佑萬家燈火,幸好有你們在

致敬!黄石这两人登上《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The End-

來源 | 光明日報

本期編輯 | 虞貝貝 本期責校 | 陸長平

值班主任 | 劉 軒 本期監製 | 張 雯

黃石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出品

商務合作 | 6370023 63778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