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战“疫”添“翼” ——记无人机“飞手”二级消防长刘建涛

“走,开工!”。一大清早,消防员刘建涛就提着无人机装备箱走进车库,今天他将和信息通信科王梦一起前往新港大道执行无人机侦查协控工作。

为战“疫”添“翼” ——记无人机“飞手”二级消防长刘建涛

刘建涛在黄冈市消防救援支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在消防队伍工作23年的老兵,有21年党龄的老党员,累计接处警数万次。随着指挥中心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升级,他刻苦钻研,掌握了无线组网,火场通信,信通设备维修等技能,在各类火灾和救援现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年来,他又学会了一项新技能,无人机“飞手”,即操纵无人机大范围快速侦查,为灭火救援作战行动提供辅助指挥决策支持,同时承担空中安全员的角色。

为战“疫”添“翼” ——记无人机“飞手”二级消防长刘建涛

通俗地说他的职责就是在中枢接警,到前线架网,上高空侦查,替安全“掌眼”。连续12年负责119接警电话和现场侦查任务,练就了他过硬的职责敏感性——耳朵“尖得很”、眼睛“贼得很”、脑子“快得很”、定位“准得很”。在消防救援指挥中心重地,几万次接警,没有一次漏接失误,在数千个灭火救援现场没有“掉过一次链子”。

为战“疫”添“翼” ——记无人机“飞手”二级消防长刘建涛

消防无人机是新型装备,近几年才配备,操纵起来不难,用好却不容易。必须对有关参数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实战中要合理选择飞行路径,紧盯高度、温度、速度和飞行距离,荷载重量,电量余额,平衡状态等数据,同时要善于捕捉一切有用信息及时提供给前后方指挥员。遇到火场火势烟气异常,现场人员被困,建筑结构变形,水势山体变化等突发情况,得第一时间发出安全提示,甚至直接向指战员发出紧急撤退的指令。

一句话,有刘建涛在,指挥员放心,战斗员踏实。

为战“疫”添“翼” ——记无人机“飞手”二级消防长刘建涛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小小无人机,在大多数人手里也就是个玩具,最多就是个高空摄像机,在刘建涛的手里,就是一件宝贝和武器。关键得看什么人操纵。所以,拿下“飞手”证,他比拿下驾驶证还高兴。

这次疫情期间根据黄冈市防疫指挥部指令,消防无人机派上新用途——空中巡逻协助地面人车管控。出发前领导交代同时注意留心封城期间道路交通,居民小区消防车通道等情况,做到抗疫防火两不误。

18年前扑救黄州商城大火时,义务兵刘建涛还是个一线战斗员。4年前在黄冈遭遇百年罕见雨灾中,他和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到各个最紧急的现场持续转战18个昼夜。3年前在麻城五脑山,他和战友们不胜不休持续鏖战60个小时。两年前,他脱下橄榄绿,换上火焰蓝。身份在变,制服在变,但是“服从命令的天职”没有变。

“这个小区入住率比较高,有个后门直通遗爱湖,飞过去看下有没有人值守。”

“这前面是个老旧居民小区,我们飞过去看看有没有人在外面遛弯儿晒太阳。”

刘建涛和王梦配合相当默契,一个情况清,一个心思细,通过一块小小的遥控屏幕,就能快速发现每一处防控的薄弱环节,并适时有关情况反馈给后方指挥部。

一天下来,刘建涛和全市其他高空侦查组,共巡逻5次,侦查8.9平方公里。

收工归队的时候,王梦对刘建涛说:“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看过黄州,这样安静的黄州城。”刘建涛欲言又止。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封住了一座座城市,拆散了一个个家庭,夺走了一条条生命,活生生把相濡以沫逼成了咫尺天涯,把魅力黄州逼成了寂寞沙洲冷,把白衣天使逼成了冲锋战士。

全国一盘棋,战疫一盘棋。当前防疫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战“疫”添“翼”,只为胜利,刘建涛的心里装着一盘大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