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守住汽車產業鏈陣地:生產、銷售、售後各環節安全復工

生產、銷售、售後各環節安全復工

抗擊疫情 守住汽車產業鏈這一塊陣地

各大城市道路上的車越來越多,各工業區的夜光越來越亮。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踏上“復工路”,在統籌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復工復產,成為這個春天與每家企業、每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的頭等大事。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汽車工業鏈更涉及諸多行業,帶動多個產業的發展。有分析認為,汽車產業的復工復產,不僅對上下游產業具有巨大拉動作用,更肩負著穩定消費的使命。

2月25日,工信部印發了《關於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要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業復工復產。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業在《指導意見》中被提至“優先支持”的位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透露,截至目前,在中汽協跟蹤的23家企業集團(年銷量佔比超過90%)中,整車企業復工率超過80%,復產率超過25%。

在以捐錢捐物、志願服務、轉產防疫物資等多種方式投入抗疫一線後,不少車企迴歸主責主業,立下了“有序推進企業正常生產,全力保持生產經營穩定運行”的軍令狀。

“只要有信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23公里,駕車大約需要半小時。”對於家住重慶市九龍坡區的陳江來說,這條去往重慶兩江新區的路他已經走了7年。作為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總裝車間經理,早上6點40出發,7點10分到工廠,已經成為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2月10日,是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復工的第一天。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天陳江並沒有徑直前往工廠,而是繞路接上了同住九龍坡區的一位同事,一同前往。

這一天,有不少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的員工以這樣的方式踏上了復工之路。

據悉,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生產的產品除供應長安福特在中國的多家工廠之外,產品還銷往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以及亞洲的印度等海外市場。工廠能否復產復工,不僅對長安福特車型生產有著重要影響,也關係著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的穩定。

為此,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積極向當地政府申請,並迅速得到批准,成為重慶市第一批覆工的工業企業之一。

“從2月1日開始,我每天都要打給同事們170多個電話。”為了這次準時復工,陳江和同事們已經忙碌了10天。

據介紹,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總裝車間共有176名員工。因為春節前放假較早,員工又分散在全國各地,想要安全復工,就必須掌握員工春節期間的身體情況。

為此,每天中午12點後,陳江要給員工一個一個打電話,詢問每個員工的情況。170通電話打下來,通常已經佔用了大半天時間,手機也熱得發燙,但陳江覺得“非常有必要”。

“在一次電話確認中,我瞭解到,一位員工愛人的同事,曾和確診患者搭乘同一輛大巴。而這個信息在日常彙報中被忽略了。”陳江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定,他的這位同事並不屬於隔離對象,但為了確保安全復工萬無一失,還是讓他在家休息了14天。

在陳江收集的一疊厚厚的記錄表格中,關於員工信息的統計欄足足有14列。“是否去過武漢”“是否接觸過來自武漢或湖北的人”“所在村子、小區是否被隔離”……表格填寫得密密麻麻,但在陳江看來,全體員工的安全,就藏在這一遍又一遍的仔細確認中。

“如果只靠填表,防疫工作也落不到實處。相關責任人要有清晰的判斷,才能最大程度保證不發生異常。”陳江說,“汽車行業是人員密集的行業,生產如果發生疫情,那之前所有準備都將付之東流。所以一定要細緻、謹慎。”

他坦承,在復工前,不少員工對復工復產仍有些擔心。為此,確定2月10日的復工時間後,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各部門開始積極準備防疫物資,梳理員工情況,以及零部件、後勤保障情況。

“一些員工沒有口罩,我們就在復工前一天開車上門送口罩。一些地區公共交通沒有恢復,我們就動員住在附近的員工自駕接上同事。”陳江直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顧慮和緊張情緒被逐漸打消。

復工第一天,70名工人和工程師走上工作崗位。領取並佩戴口罩、自帶餐具,減少在食堂停留時間;同時,工廠設立臨時隔離室。生產車間內外井然有序。

“目前,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總裝車間,產能已經恢復到原來的近80%。如果對復工沒有信心,可以找1萬個理由推脫。但對企業、對自己有信心,想到的辦法總比遇到的困難多。”陳江說。

事實上,變速器工廠安全復工僅僅是長安福特的一個縮影。長安福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長安福特的復工率已達到99%。“政府政策支持再加上企業精心組織,長安福特已實現有序復工。”

“疫情阻隔,我們的服務不斷檔”

“東風日產風日專營店顏值擔當章展球要登場了,大家快來看直播。”2月29日,東風日產風日店經理趙翔宇在朋友圈中發出了直播鏈接。

“很高興受邀來到東風日產展廳講解部分車型。”儘管第一次戴著口罩直播,但只要講起產品,東風日產銷售顧問章展球仍然輕車熟路。

從汽車外觀到動力再到研發,章展球一說就是近1個小時。在直播間中,不少粉絲調侃他是“口罩都擋不住的最帥主播”。

章展球並不是唯一化身“主播”的銷售顧問。

“我們有不少銷售顧問都開通了直播。不僅通過直播講解車型,還向用戶介紹車輛保養的要點。”趙翔宇介紹說,直播成了大家工作的新方式

受疫情影響,這段時間每天到店的人數並不多。儘管如此,但趙翔宇每日的工作卻安排得滿滿當當。

“顧客進店後,用額溫槍測溫,給手部噴霧消毒,然後進行來訪登記等,復工後,專營店內採取了多項防疫措施。”趙翔宇說,“每一天,每一位顧客進門,我們都要做最嚴格的防疫。”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介紹車型時,銷售顧問要跟客戶保持一到兩米的距離進行講解服務,這也被不少顧客調侃是“北歐社恐式服務”。 “儘管空間上距離遠了,但是我們的服務不斷檔。”

除了對汽車生產帶來直接影響外,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汽車銷售、租賃、售後服務訂單呈斷崖式下跌,汽車經銷商生存壓力驟增。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汽車經銷商之聲”問卷調研,在對29個省份的1327家經銷店的調查中,經銷商的總體評價為6.3分,為2017年以來的最低分。其中,“3月至5月新車銷售盈利信心”成為得分最低的5個分項之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分析稱,汽車流通行業作為銜接汽車製造和社會消費的中間環節,一旦出現系統性風險,將對整個社會經濟目標和就業穩定產生影響。因此,穩定汽車消費,被視為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為了緩解經銷商壓力,不少主機廠正以各種形式“輸血”經銷商。

以東風日產為例,為緩解市場壓力,東風日產快速制訂應對策略,與經銷商進行密切溝通,出臺了“減負釋壓、政策鬆綁、供給保障、平臺賦能”十六字方針,為經銷商夥伴提供有力支持。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截至3月3日,汽車經銷商綜合復工率達到37.3%。“政府相關部門和廠商的大力扶持是復工率逐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要做的,就時在確保員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讓全價值鏈的生產經營運轉起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透露,截至2月29日,東風日產全國800多家經銷商,已有70%正式復工營業,20%處於值班狀態。

“雖然辦法比較土,但解決問題不耽誤”

“有車在路上拋錨了,需要救援。”2月23號晚上6點半,一通電話讓王付華“緊急出征”。

王付華是雲南省曲靖市東盛汽車修理廠的宇通服務鑑定員。當晚,在羅平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門口,一輛運送近名40名農民工的宇通大巴車突然拋錨。如果不能及時維修,不僅帶來道路安全隱患,也會耽誤相關企業的復工進程。

由於受疫情影響,維修車輛不能上路,王付華騎上了自己的“小電動”直奔故障現場。經現場排查,該車發動機冷卻液洩漏。在將車轉移到修理廠後,又一道難題擺在了他面前。

通過進一步檢查,王付華髮現,發動機氣缸體悶蓋損壞是冷卻液洩漏的主因。但因氣缸體悶蓋比較少見,疫情又導致大部分配件商店歇業,在短時間內找到配件非常困難。

王付華好不容易聯繫上了兩家配件店,但配件是否匹配,必須上門確認。

帶著損壞的配件,王付華頂著初春夜晚的寒風出發了。從城東到城西,他騎車將20多公里的路跑了個來回,終於找到了可替換的配件。

回到修理廠已經是晚上9點。經過1個多小時的緊張維修、測試,這輛大巴終於再次成功發動。聽著發動機的轟鳴聲,王付華覺得,幾個小時挨凍和忙碌“值得很”。

“雖然辦法比較土,但解決問題不耽誤。”王付華告訴記者,當時,市場上的維修點幾乎都未營業,“我們就得做客戶可以依靠的人。”

對於不少汽車企業來說,售後服務部門是此次最早復工的部門之一。確保防疫期間服務“不中斷”、質量“不下降”,不僅關乎著客戶體驗,也是保障群眾安全出行的重要環節。

據宇通客車西南大區經理周瑞朋介紹,疫情期間,像王付華一樣堅守崗位的員工還有不少。

“為了確保疫情期間車輛正常運營,宇通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車輛免費救援、車輛免費檢查、免費清潔消毒、專項維修通道、專項技術支持等,就是要為大家復工復產做好全面保障。”周瑞朋表示。

“疫情一天不退,我們也實時堅守在崗,把好道路交通保障、安全出行這一關。”宇通售後服務部副部長蔣風龍告訴記者,目前,宇通300多名客戶經理已經全員到崗。2000多家服務站中,有超過800家恢復了營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程鴻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