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找个靠谱的人,让他每年给你赚29%

在公募基金行业有两位传奇,一位是约翰·博格先生,指数基金之父,被动投资的代表。

另一位是彼得·林奇,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募基金经理。1977-1990年,担任富达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


13年间,该基金规模从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是当时全球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


更厉害的是,基金年均复合回报率达到29%。


林奇先生则是主动型基金的代表。


之前跟大家聊被动型指数基金比较多,可最近行情疯起来,网红基金卖爆,他们大多都是主动型基金。


不少老铁问能不能买?今天就授人以渔,讲讲怎么挑选靠谱的主动基金经理。


选主动型基金是个技术活儿,短期涨了的长期不一定能持续,需要花心思去考量。

主动型基金收益好不好,取决于基金经理怎么运作,所以多数时候,基金选择的落脚点就变成怎么选到一个安全可靠的基金经理。

考察一个基金经理一般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是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最好超过五年。

基金行业,想培养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7-8年。


中间要跨越研究员助理-助理研究员-行业研究员-高级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这7个层级。

一般来说,从业年限越长,意味着管理基金的经验越丰富,投资逻辑也越完整。

尤其那些经历过完整牛熊周期的基金经理,长期来看,基金业绩表现也会更加平稳,再遇到不确定事件也更能从容应对。

然后是过往业绩。


我一般都会选最近连续三五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排名都在前1/3以内的基金经理。

我们之前说过基金有冠军魔咒,一般3个月、6个月或是当年年化收益排名top5的基金。


大多是基金经理重仓购入某一只或是某一类风格的股票。

就跟押宝一样,短期内押中了可以获得大量超额收益,押错了业绩就会很难看。

但我们投资基金,看中的是长期的业绩数据。


所以既要挑选业绩排名靠前的,也要关注稳定的,也就是说,不仅要赚得多,还要赚得稳。

除了平均年化收益率,还有一个指标需要注意,那就是超越基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对个别基金经理来说,个人的平均年化收益可能很高,但他不是每一年都跑赢市场,有时甚至落后于平均。

还有一点是基金经理所在的基金公司和投研团队。

明星基金经理能创造出业绩神话,有些不能排除是运气因素,未来不一定能一直优秀下去。

但一家优秀的基金公司却有能复制优秀基金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历经数十年积淀而成的。

我们需要先去了解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情况、规模大小、成立时间、人员稳定情况等等这些背景,才能理解更深刻。

市场上表现比较好的比如明星基金公司兴全,超额收益高,主动投资能力也较强,而且相对稳健,没那么激进。


易方达超额收益一般,但旗下固收产品表现优秀;东方资管超额收益高,但波动比较大;中欧、广发、嘉实也都不错。

最后一点是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是不是跟你一致。

有的基金经理追求超额收益,偏好医药、科技等成长类投资,有的更侧重稳健,配置蓝筹白马等价值类投资比较多。

如果你是成长型投资者,就选偏好成长类投资的基金经理。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选偏好蓝筹白马的价值型基金经理会更安心。

这些没有绝对的好坏,最重要的跟你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思路一致。

这些你可以通过研究他管理的基金每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


大盘股、中盘股跟小盘股各自的比重,偏好哪些行业,行业分布集中还是分散,调仓换股的频率,有没有经常满仓操作等等来了解。

选基金和基金经理有很多方法和注意事项。


但对不少老铁来说,常常看的时候觉得容易,执行起来却很难,常常做决策的时候都是通过脑子一热实现的。

有时候即使选对了,因为认知不够深刻,市场一波动又开始恐慌,最后情绪打败理性,一切又前功尽弃。

选出好基金跟基金经理,只能保证我们走在赚钱的正确道路上。但能不能真的赚钱,还是得看你的心性和对基金的认知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