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個人活到70歲的概率有多大?

白雲山1996


人的壽命從個體來說是不可預期的,因為在現實中本來今天還好好的一夜之間第二天早上沒起來或在外一倒地就沒有了的沒少見。所以一次國家的預期壽命只能從整體去分析。我不知道現在說的平均74或75是怎麼來的,因為這是個大數問題可能是估算。人的平均壽命長短影的因素實在太多,首先是環境,如果戰爭不斷或生活環境很差那肯定平均預期壽命短,二是生活水平,生活水平高的地方一般比生活水平低的地方平均壽命長,三是職業,四醫療衛生等等。現在對國人的平均壽命說法不一,如說以前是廣州市平均壽命最長現在上海已經超過廣州,這個結論是否有令人信服的數據支撐,不得知。又有人說現在吃的都是不健康的食品得怪病癌症的人比過去多多了,但為什麼平均壽命不斷增加,這都是個迷。據說中國的長壽基本都是假的,是為了經濟利益發展旅遊造出來的,如果這個說法屬實那國人預期平均壽命就可能不水份了,別當真,過好每一天,你自己能活多大歲數是最重要的,那個預期那怕一百二百歲與你何相干。


梁山風雨


我是1951年生人,明年就70了。1965年我上初中,班上有52個同學,27女25男,到目前為止,男同學七個離世了,女同學都健在,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活到70歲的平均值超過80%,男性活到70歲的概率大約是70%。這個概率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會緩慢的增加,人的平均壽命會越來越長的。


順其自然天命不可違9


全國平均壽命七十二歲。我所在的村子有一萬多人,才有一個百歲老人,很不幸剛過了一百歲生日,老太太就駕鶴西去了。老人生前一直很健康,九十八歲時還能自個趕集買喜歡吃的東西,自個做飯吃。九十九歲時就趕不了集了,也玩不了紙牌了,但屎尿能自己送出去,很是讓人羨慕!一百歲時病了,不吃不喝,熬了幾天就撒手西去了!

媽媽一輩子古道熱腸,因為照顧不周,八十八歲時大胯折了,臥床三年後,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九十一歲。父親還健在,已經九十二歲了,身子骨很衰弱了,走路都一搖三晃的,一會也離不開柺杖了!年青時一頓吃八個饅頭,現在有時一頓才吃一個餃子,連吃飯的力氣都沒了。父親經常說,強吃牙。沒有牙了,吃東西和咽藥似的!

我父母不玩手機,也不看電視。媽媽一輩子針線活沒有離過手,父親一輩子鋤頭放下,又拿鐮刀,一會也不能離開土坷垃,勞動了一輩子。還有,二老都心腸軟,不和人吵嘴,信奉吃虧是福,忍讓為高!

而我呢,玩手機已經眼花了,才四十九,就滿頭白髮,牙都掉光了。我想,我最多能活到六十幾歲吧!現在,都天天躺著,快走不動了


金色陽光溫暖


我外公外婆一生沒進醫院,外公80多歲、外婆9O歲去世!我母親及兩個舅舅在生活、醫療條件好於外公外婆的情況下,平均壽命70多點,下降了10歲左右。到了我們這一代,50歲以上的大多有"三高"症,我估計很難超過外公外婆,能平均達到70歲的話有點難!



正大光明153086771


一個人活到70歲的概率有多大?你是想問人們的平均壽命,還是問個休人的壽命?這種概率既不科學,又無法準確統計。我今年已滿70歲,對我來說概率是百分之百。我們沒有統計數據,只有用身邊的事例去說明。或者你我他都可以用你認識的人來參照比對一下。比如你認識的親戚朋友、同事工友或同學等,同你一輩的人,或相同年紀的人找一下數據。據我的觀察,在我所認識的人中,50歲時,十中已走了一二。60歲時,十中已走了三四。70歲時,十中已走了五六。80歲時,十中已走了七八。90歲時,十中存下不過一二。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城說】就平均的概率來說,目前約有60%的可能。

杜甫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唐朝時人的平均壽命是27歲,唐以前的人均壽命可想而知,只會更低。所以那時候,想活70歲,難呀。

目前,國人的平均壽命77歲,據柳葉刀去年研究,中國的人均壽命2040年將達到82歲。望眼未來,從70的古稀之年開始,後面還有杖朝之年、耄耋之年、期頤等在等待當中,也會逐漸變成大家耳熟能詳的詞語。

至於說到具體的一個人能否活到70歲,就很難說了。我個人覺得吧,要看這個人先天的條件、過去都幹了什麼、現在的生活狀況,以及以後的打算。

基因好,先天身體條件不錯,吃老本都可以吃很久,基因不好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其次,多年的生活習慣是個問題,以往積攢了很多壞事,抽菸喝酒熬夜感情事業受挫等等,什麼都不拉下,估計再有老本也扛不住啊,而好的生活習慣肯定會加分的。心理健不健康也挺重要,心態好不好,對身體的影響也是天上地下,差得遠去了,要不怎麼有“活活氣死個人”的說法呢。

主觀上想長壽是一般人的想法,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就連合同協議當中也必有一條“不可抗力”的條款。我開車不撞別人,但架不住別人要撞我呀,新聞裡還經常有人遭雷劈的報道。

寫到這,明白了這事,想這麼多也沒用,該幹嘛幹嘛,有好事做好事,有樂呵就樂呵,一抬頭,忽然間就到100歲了也說不定,概率很高哦!你說是不是。【海灣之城】


海灣之城


據統計,我國人們目前的平均壽命是72歲,所以我們只要能活到古稀之年,就算是成功地趕上平均水平了。那麼一個人活到72歲超過平均壽命的概率有多大呢?

由於人口的平均壽命與該時代的人口死亡率水平有關,所以我們用同一年個年齡段人口的死亡率還統計:如果一個人是2000年出生的,那麼他活72歲,即活到2072年的概率就等於所有在2000年出生的人,與活到了2072年的人數的比例。

2000年中國出生的人數約佔總人口的1.2%,大約為1400萬人;

5歲以下兒童的每年死亡率為2.4%,所以活到5歲有1240萬人;

6歲到40歲年齡段的每年死亡率為0.54%,則活到40歲有1026萬人;

40歲到72歲年齡段的每年死亡率為0.73%,活到72歲的人還剩812萬。

那麼活到72歲的人群概率為812萬除以1400萬等於58%。

也就是說,2000年出生的人裡面,只有一半多的人能活到72歲。這個比例看上去好像很低,但這只是我們日常比較少接觸生離死別。等你活到72歲時,兒時的玩伴和同學已經走了小半了。

也許這個數據可以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寶貴,人生很短,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找靚機科普君


一個人能活到70歲的概率有多大?

哈哈,昨天的簡單想法,差點成為大家的笑話,發佈以後馬上覺得不對,一分鐘左右刪除了,不知道大家看見沒有;若看見的話,也別笑話我,要笑話的話,就笑話這一次吧。

今天夜班有空了,拉拉一個人活到70歲的概率有多大的問題:

真正討論這個問題,牽涉精力很多,社會活動,基礎知識,高等數學等等,因為咱不是做專門研究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弄出個大體步驟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也就達到目的了吧。胡咧咧,只是參考!

1 首先設定人的壽命總長是100歲。

2 隨機在全國各地區合計抽選10000人(當然訪問的人數越多越精確),其歲數和個數作數學模型的基本數據。

3 再按照2018年,中國衛健委公佈的,中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是77歲。

大體操作方法是:

1 訪問調查每個歲數的人數,模擬建立相應的基本函數表達式,Y=f(x)

如圖一

因為一個人從1歲一直到100歲的話,其圖像大體是圖一的樣子。

2 計算從70歲到100歲,陰影面積;再算從1歲到100歲的總面積;計算公式就是萊布尼茨公式:圖二,圖三

3 用小陰影面積除以用面積的比值,就是人能活到70的大體概率。

估計能到60-80%之間。

總起來說,我命由天不由我,但是,咱們處在好的生活環境中,應該放下一切思想包袱,開心工作學習,和我一樣沒事在這裡咧咧會,鍛鍊好身體,活出生命的寬度。最後把自己的百十斤再還給大自然,這是規律。誰也違背不了。

哈哈,在個破手機上,想畫個圖,寫個表達式都難做到。,





韓氏粗口


我已經活到了七十。

我給個答案。

人活到七十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三十。

人活到八十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二十。

人活到九十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十。

人活到九十九歲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一。

以我的觀察,大約就是這麼個比例。

隨著社會的發展,比例還會提高。

但我的算法也有漏洞。

比如一個人要活到一百歲,那比例該為零了。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喬治回答:這個問題提的好!我從兩個方面說明。一是宏觀上,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末,全國六十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是2.49億,六十五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是1.67億。從自然減員的保守推導,七十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應在五、六千萬。佔十四億人口的百分之四不到。從微觀的個人層面看,每個人的生理差異很大,受到四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即基因、環境、生活方式和心態的影響。………。人是否能活到七十歲,取決於生活意義,有些人能高壽,但無知,對社會沒有什麼貢獻,甚至有斑斑劣跡,品行低俗,消耗資源,破壞環境,這樣的人遲死不如早死;有些人不能長壽,但品行優秀,對社會文明進步做過很多貢獻,活得很精彩。以我的觀點生命不在長短而在精彩,即意義。當然品行優秀又能長壽者那是造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