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瞭解一個企業,感知他的文化很重要,尤其是企業家精神和抱負。古人說,事在人為,心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舞臺就會有多大。奮鬥的精神才是推動優秀企業最為核心的動力。孔子也說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今天來看看福耀玻璃,和之前寫片仔癀一樣,這也是一家福建企業。

一、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生產汽車安全玻璃、建築安全玻璃、防彈玻璃、制鏡級浮法玻璃、汽車級浮法玻璃,高檔銀鏡及其它工業技術玻璃。公司在福建福清、吉林雙遼、內蒙通遼、重慶萬盛等地建立了現代化的浮法玻璃生產基地,還分別在福清、長春、重慶、上海建立了汽車玻璃生產基地,在國內形成了一整套貫穿東南西北合縱聯橫的產銷網絡體系,在國外設立了分佈於美國、西歐、東歐、韓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的商務辦事處,是國內最具規模、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產品不但配套國內汽車品牌,更已成為德國奧迪、德國大眾、南韓現代、澳大利亞Holden、日本鈴木、日本三菱、捷克途勝的合格供應商,並批量供貨。公司的產品標誌“FY”商標是中國汽車玻璃行業迄今為止唯一的“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

2、業務範圍。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為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提供安全玻璃全解決方案,包括汽車級浮法玻璃、汽車玻璃、機車玻璃相關的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的經營模式為全球化研發、設計、製造、配送及售後服務,奉行技術領先和快速反應的品牌發展戰略,與客戶一道同步設計、製造、服務、專注於產業生態鏈的完善,系統地、專業地、快速地響應客戶日新月異的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

3、業務結構。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公司主要收入構成是汽車玻璃,2018年年報汽車玻璃營收193.52億,佔比達到97.32%。浮法玻璃32.21億(浮法玻璃是汽車玻璃原材料),佔比16.2%。

另,國外和國內銷售佔比,分別為58.2%和41.8%。


4、上下游及銷售模式。

①下游客戶:本集團向中國、美國、英國、香港、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配套及配件客戶銷售汽車玻璃。集團的配套客戶包括全球前二十大汽車生產商(按產量計),如豐田、大眾、通用汽車、福特、現代等,以及中國前十大乘用車生產商(按產量計),如上汽通用、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北京現代、東風日產等(均為全球前二十大汽車製造商所運營的聯屬公司或合營企業)。2018 年,本集團的前五大客戶(彼等均為獨立第三方汽車玻璃客戶)佔本集團收入的 16.50%,而本集團的最大客戶則佔收入的 4.73%,本集團與主要客戶關係良好,與最大客戶的合作關係保 持長達 20 年以上,且本集團不存在依賴主要客戶的情況。本集團前五大客戶中概無公司董事、董 事的緊密聯繫人或持股 5%以上股份的股東佔有權益。

②上游供應商:集團已採用基於產品質量、價格、按時交付產品的能力及技術能力評估國內外潛在供應商的程序。集團已於俄羅斯及美國子公司設立採購部門,使用與集團所採納的相同供應管理系統,向當地供應商採購用於海外生產的原材料。集團會依據 ISO/TS16949 質量體系對供應商的 生產基地進行定期實地考察。集團通常與主要供應商訂立為期一年的採購合同。一般而言,集團與供應商訂立的協議會訂明各種原材料的數量、價格、質量規格、付款條款及質保期等。

2018 年,集團的前五大供應商佔本集團購貨額的15.78%,而本集團的最大供應商則佔購貨額的 3.65%。本集團前五大供應商中概無公司董事、董事的緊密聯繫人或持股 5%以上股份的股東佔有權益。

5、股權結構。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公司創始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曹德旺先生,通過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福耀集團15.57%,通過個人直接持股0.01%,佔總股本15.58%。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前十大股東累計持有15.34億股,佔總股本61.16%。其中曹德旺先生100%控股的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福耀是一家創始人控股並努力經營的民營企業,股權結構決定了企業拼搏奮鬥的基因。

6、近年分紅增發情況。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公司歷年分紅都很大方,最高分紅率達到了82.53%。近些年平均都在65%以上,2018年分紅達到了28.85億,佔總淨利潤70.01%。說明公司賺的是真金白銀,也願意和中小股東分享經營成果。

二、基本生意特徵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1、公司營收連年都是正增長,但每年同比波動幅度比較大,近五年忽高忽低。16年同比22.45%,15年同比4.99%。作為製造業,固定成本佔比較大,由於投產導致營收業績波動也屬於正常。再看了一下,15年總資產增長率同比47.12%,大幅增加高於往期,應該是投產了新的工廠。

特查閱16年年報,因當年,美國汽車玻璃工廠竣工投產,浮法玻璃產出順利、北美配套公司與俄羅斯公司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歐洲公司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所以,16年營業收入會大幅增加,同比22.45%。因為15年固定資產投資,所以營收增長只有4.99%。

這個數據也反映了製造業應有的特點,營收增長彈性來源於固定資產投資,擴大產能。

2、公司17年扣非淨利潤同比為-1.27%,是五年裡唯一負增長。當年新增了研發費用投入,同時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都做了大幅壓縮,尤其是管理費用從14.39%降到9.6%。財務費用率由負轉正,有息負債比淨資產率提高5%,說明增加了信貸。從淨資產收益率ROE17.16%,近五年最低值,也可以看出當年公司一定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導致收縮戰線,壓縮費用,增加信貸。

特查閱17年年報,發現主要原因是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匯兌損失人民幣 3.875億元(2016 年匯兌收益為人民幣 4.587億元),若扣除此因素,本報告期利潤總額同比增長 17.5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 31.49億元。

同時,2017 年,中國汽車行業面臨一定的壓力,一方面由於購置稅優惠幅度減小,乘用車市場在 2016 年出現提前透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政策調整,對 2017 年銷售產生一定影響。

3、公司淨利潤基本上保持著連年增加,同時經營性現金流狀況很好,淨額持續大於淨利潤,能夠賺到真金白銀,應收賬款佔收入比重18%左右,基本穩定。ROE歷年近五年都是大於15%,公司在某方面一定是擁有競爭優勢,並形成了一定護城河。

4、公司總資產週轉率和財務槓桿基本差異不大,不是直接影響ROE的原因。ROE變動最主要還是受到淨利率影響。淨利潤率波動很明顯會對ROE產生直接影響。銷售毛利基本沒有變化,三項費用率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影響了淨利率。

5、歷年資產負債率40%,基本差異不大,流動負債佔比近80%,主要是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用以建廠和擴大生產。固定資產佔總資產的增加,為後續資產產生營收帶來了可能。公司現金流很好,負債結構穩定,有息負債佔淨資產40%,並且償債能力充足。

6、銷售毛利率40%左右,非常穩定。三項費用當中,管理費用佔三費50%以上,尤其是17年管理費用飆升至14.39%,達到了三費的72%。估計是17年美國建廠帶來的工資薪酬提高。財務費用隨著投資工廠而出現一定波動,平時都是保持正收益狀態。公司總體費用控制很好,都是正常的經營波動。

7、公司屬於製造業,總資產當中,固定資產的增加,以及流動負債當中應付和預收的增加,體現了強擴張能力和優秀運營水平。應收賬款佔總收入18%左右,基本穩定,對下游客戶佔款控制也是比較良好。由於面對大型品牌汽車製造商,這個應收佔比已經算比較優秀了。

總結,福耀玻璃屬於生產製造業生意,客戶主要集中在B端,屬於大客戶類型。但前五大客戶只佔總收入16.5%,最大客戶只佔4.73%。所以經營穩定性比較強,受大客戶訂單波動影響小。同時,製造企業競爭優勢來源於成本和規模,降低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是關鍵能力。福耀能夠保持15以上ROE,以及18%左右淨利率,還保持著整體營收正增長,已經是非常不容易。必須是優秀的管理和開拓精神才可達到。

三、核心投資邏輯及業務分析

1、市場空間及潛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汽車產銷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同比下降4.16% 和 2.76%,自 1990 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但汽車產量已由 2010 年的 1,826.47 萬輛增長至 2018 年的 2,780.92 萬輛,複合年增長率為 5.40%,中國汽車產銷已連續十年蟬聯全球第一。

隨著汽車在城鎮家庭的逐漸普及,汽車行業已基本告別 2000-2010 年十年高速增長期,轉而 進入穩健增長時期,從短期市場走勢看,考慮宏觀經濟增速繼續回落、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尚未結束、1.6 升及以下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全退出等因素,中國汽車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

從汽車行業發展來看,汽車的千人保有量與人均GDP呈現出較為明顯的“S型曲線”關係,目前中國正處於汽車千人保有量已經仍處於較快的上升期,但增速將會逐漸放緩。從美日歐等發達地區的汽車產銷量的歷史經驗數據來看,中國汽車產銷量再經過一段時期的調整之後,將會進入到穩定增長的階段,平均增速保持在3~5%之間,而後逐漸下降。

就汽車保有量而言,長期來看,中國汽車保有量提升空間仍然極為廣闊。2017年美國每百人汽車擁有量超過80輛,日本每百人汽車擁有量約60輛,而中國每百人汽車擁有量約15輛,我國汽車普及度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居民收入的增長,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道路基礎設施的改善,中國潛在汽車消費需求仍然巨大,從人均GDP 和汽車保有的國際橫向比較看,中國中長期汽車市場仍擁有較大的增長潛力,為汽車工業提供配套的本行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汽車銷量直接影響汽車玻璃產銷,雖然增速放緩,總體來看汽車銷售規模還是在擴大。另外,福耀作為專業玻璃製造領域龍頭,專注玻璃,只為一片透明,在這裡領域擁有絕對比較優勢。

2、競爭格局及優勢。

從五大護城河,無形資產、網絡效應、成本優勢、轉換成本、有效規模來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成本和規模上,但針對B端的福耀,也存在一定轉換成本。

另外這個生意要求的固定資產投資比較高,要想獲得正向現金流,前期資本投入和回收週期都比較長,規模沒有上來之前,很難盈利。所以,要想加入這個市場進行競爭,難度係數還是很大。

①成本優勢。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福耀18年生產了116.8萬噸汽車玻璃,134.5萬噸浮法玻璃。創造收入202億元其中汽車玻璃193億,浮法玻璃32億,成本優勢也是規模優勢。根據中國玻璃網數據,福耀基本壟斷了國內汽車玻璃。沒有一家國內做汽車玻璃的可以和福耀競爭。

產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均是國內龍頭第一的壟斷地位。

②轉換成本。

由於汽車玻璃需要長期質量穩定的供應商,並且長期合作配合汽車廠家定製批量規模生產。一旦建立合作,將是長久穩定合作關係,由於汽車廠家更換玻璃供應商會付出更多成本,所以汽車玻璃生產銷售一般都是比較穩定的。處於現階段的中國汽車產銷環境下,只要整體汽車市場增長(雖然增速放緩),但維持4%左右增長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福耀一旦建立長久合作,銷量也是非常穩定的。

3、供需成本及產能外延。

公司汽車玻璃成本構成主要為浮法玻璃原料、PVB原料、人工、電力及製造費用,而浮法玻璃成本主要為純鹼原料、天然氣燃料、人工、電力及製造費用。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汽車玻璃的主要成本結構裡,原材料佔成本佔比達63.83%。而浮法玻璃主要成本機構裡,原料和能源分別佔34.91%和32.48%,一共是67%左右。

玻璃原材料雖有波動,但福耀對其把握和控制的還是相當好。成本端不用操心。另外一個就是供給端,福耀建廠擴產包括收購兼併同類企業上下游都確保了產能快速供應。

現在唯一就是需求端,全球汽車產業正轉型升級,汽車行業競爭正由製造領域向服務領域延伸,汽車消費由實用型向品質化轉變,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將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主流;我國汽車行業的個體企業規模尚小,將不可避免出現整合;

如果公司未能及時應對技術變革,未能滿足客戶需求,如果汽車需求出現波動,對公司產品的需求也會出現波動,可能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四、主要風險與總結

1、福耀玻璃所處的汽車玻璃製造細分領域,屬於汽車廠商零部件下游配套性企業。福耀在汽車玻璃行業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中國第一。銷售和產品都幾近壟斷地位。這是一個靠大量固定資本投資,規模化生產,高效率運營的生意。客戶黏性還是比較高,產能擴張需要資本性支出。

2、福耀產品的毛利40%左右,淨利20%左右,相比於其他製造業,已經算比較高。ROE近五年保持15%以上,利潤和營收基本穩定正增長,和持續擴大 的規模與上游客戶長期合作的黏性分不開。ROE當中,總資產週轉率和財務槓桿對其貢獻都不大,主要是淨利率。因為營收增加必然需要產能擴張,產能擴張又需要固定資產投資建設廠房,可以看到營收增長和總資產增長基本同步驗證了這一點。淨利率短期又很難提升,除非技術突破,出現新產品,大幅降低成本,不然ROE會基本保持穩定,較難大幅提升。

3、汽車產銷量雖然增速放緩,但長期來看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未來維持複合增長4%問題不大。因此在較長一段時期內(5年左右),汽車玻璃需求還將增長。

4、競爭性風險來源於玻璃新產品的推出,以及其他廠家成功研製出新品可以降低成本,進而通過大幅降低售價,將對公司經營產生威脅。不過,福耀近兩年也進行了研發投入,未雨綢繆。同時拓展了浮法玻璃,並且收購SAM等等。都是在本業內,讓經營更加穩定,這點暫時不用擔心。

5、福耀的生意,市場在其估值方面,也呈現出正常預期。市盈率(TTM)最大跨度在11.8~34.89之間。很難有較大想象空間,基本賺的就是企業業績增長帶來的市值提升。

五、估值探討


1、相對估值法。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經過統計流通市值市盈率(TTM)最低4.37,最高14.37。取中間值9.37倍,18年淨利潤41.2億,流通股本20.03億,得出短期內划算買點是19.27元,這個價格需要略微上沿。

19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淨利潤增速都不是很好,不過營收還是在保持3%左右正向增加,樂觀預計19年年報利潤基本維持上年。

所以短期股價合理買入價20元左右。

2、絕對估值法。

「福耀玻璃」企業價值分析及估值邏輯

根據公司近五年扣非淨利潤增速,給一個安全線10%增長,比較合理。

假設19年維持18年淨利潤,41.2億,那麼三年後2022年淨利潤達到54.83億。

取歷史中位數17倍市盈率(TTM)賣出,三年後預期收益翻倍,那麼三年後市值54.83*17=932億。

三年翻倍要求下,折現率是年化複合25%,打一半折,市值466億。總股本25億,那麼當前對應合理買入價18.64元。

如果以無風險收益率4%為標準,倒數即25倍市盈率,三年後市值1370億,25%折現,685.3億市值,總股本25億,對應合理股價27.41元。

總體來看,短期合理買入價18.64~27.41元之間,當然是越低越好,安全邊際越高。個人一般估值一般偏低,所以20元左右,包括上沿一點21元,都是可以買入的。

福耀的爆發力可能不強,但現金流和穩定性還是較好,整體市場增速雖有降低,但還在正向增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看每個人對未來的預期收益率高低,再決定倉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