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下雨了,那種綿綿細雨。發現,中文真是博大精深。比如,瓢潑大雨、鵝毛大雪。今天對這個“綿綿細雨”又有了新的認識。

這是一種比毛毛雨小,但又微弱存在的一種雨。介於打傘和不打傘之間。細如髮絲,在你周身撥弄。但這種髮絲,會化掉,積聚成水珠滑下。

今天來到了成賢街與珠江路交叉的地方,名曰“福籠湯包”。又書“金陵小吃”。所以店裡除了有湯包,還有一堆南京本地的小吃。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福籠湯包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旁邊還有洋大爺的快餐店

也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到了飯點,人也不多。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乾淨

突然發現,人多和不多,都能從下雨上找到理由。

今早做地鐵,人巨多無比,感覺地鐵站都不堪重負。原因是下雨了,人多。到了這會兒要吃飯了,人不多,原因還是下雨了,人少。

點了一碗素什錦麵+一籠雞汁鮮肉湯包。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總共25塊

不一會兒,大概有一分鐘的樣子,面就先上來了。老滷做湯底,細面很勁道,佐之青菜、豆芽、香菇、藕條、芹菜等等好幾樣素材。果然素什錦!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果然夠素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面也夠勁道

等湯包的時候,先把蘸料調好。啊要辣油啊?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阿要辣油啊

湯包來了,四個。沒錯,個頭跟你想的一樣。這樣一來,平均價格就比回味和尹氏要貴一些了。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熱氣騰騰

忘記是哪位前輩傳授的了,吃湯包要記住,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十二字口訣。

用筷子夾起,心中默唸,輕輕提、慢慢移,怕的是還沒到嘴裡,就破皮漏湯了。

送至嘴邊,小小的咬掉一點麵皮,開了個天窗。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輕輕提、慢慢移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晶瑩但不剔透

湊近吸吮,將湯汁全部洗掉。美味!

然後一把蘸到醋碟裡,讓醋和辣椒油順著開了的窗,流一些進去。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這個窗開的好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然後整口吞下!細嚼慢嚥。回味無窮。

回到老鹵素什錦麵,這個湯也是值得喝的。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幹了

今天中午二十五塊錢,也吃飽了。也推薦他家的紅燒牛肉麵。

吃飽不想家。

吃在珠江路系列三-老滷麵、湯包

吃飽不想家

最後問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雞鳴湯包的來歷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