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2個冬季汽車保養小常識和注意事項得知道

1暖風系統

暖風系統能否正常工作對冬季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暖風系統比空調系統結構簡單,但是在停用一夏天后,也容易出現故障。所以在入冬前,試用暖風系統沒有熱風、風機運轉有無異響、風管是否通暢很有必要。有時會遇到暖風水管中的防凍液長期不流動,凝結堵塞循環管路的情況,雖然不影響行車,但維修起來卻十分麻煩。有了問題一定要及時到4S店或修配廠處理。

2冷卻系統

北方天氣寒冷,大部分時間氣溫低於零度,如果發動機的冷卻系統中是普通的水,容易結成冰,會造成發動機的嚴重損壞。之前,長期在南方使用的車輛,來到北方一定要注意。

據統計,冷卻系統故障是導致發動機故障的頭號殺手,更是佔到發動機故障總數的60%左右。在冬天使用防凍液能有效地遏制冷卻系統結冰事件的發生,所以在進入冬季前,千萬不要忘記檢查一下防凍液。

一般來說,防凍液建議每兩年更換一次。如果曾經有過在防凍液中加入普通水的行為,那麼,防凍液更換週期應適當提早。更換時應注意防凍液的顏色,不同顏色的防凍液不能混加。

就防凍液的選擇而言,冰點越低,無疑防凍液的抗凍性就能越強。目前市場上防凍液的冰點有-15℃、-25℃、-30℃、-40℃等幾種規格,選擇的冰點應比所在地區最低氣溫低10℃以上。

3熱車

點火著車後在原地稍作等待(等待的時間取決於轉速下降後相對穩定的時間,一般約一分鐘)。例如車輛剛著車時轉速在1300-2000轉左右,約30秒到1分鐘,發動機轉速錶指針下降到約1000-1200轉(但此時還沒降到冷車的正常怠速1000轉),且已基本穩定無明顯波動,車身也沒有明顯的抖動,這時就可以掛擋起步了。轉速保持在2000轉以內慢速行駛(在不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待水溫達到將近60℃以上時(一般車水溫表的三分之一格左右)就可以正常行駛

4雨刷系統

即便雨刮噴水系統在冬季的使用量會明顯減少,但也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尤其在北方地區。和防凍液相同,雖然在夏季能用清水和洗滌劑水代替,但在冬季,這些替代品就會結冰,在冬季裡千萬不能使用。

在冬季零攝氏度以下環境中,應更換防凍型的冬季玻璃水,又或者在玻璃水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酒精,達到降低冰點、防凍的目的。

5全車燈光檢查

入冬前,還應對全車燈光的工作狀態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變黑的燈泡應儘早換掉。霧燈、剎車燈、轉向燈更要經常關注其工作狀態。

冬季清晨往往能見度低,追尾事故也增多,霧燈、高位剎車燈工作是否正常,也關乎著冬季行車安全。

6供電系統

電瓶對低溫非常“敏感”。低溫環境下,蓄電池容量比常溫時低得多。雖然現在的電瓶都屬於免維護型,不用再去補充電解液來調節電解液的比重。但是在寒冷季節來臨之前,也應清潔電瓶的接線柱,並塗上專用油脂加以保護,保證連接可靠,延長電瓶壽命。

如果車輛在露天或車庫停放數週不用,應拆下電瓶存放在較為溫暖的房間內,以防電瓶損壞。

7輪胎

橡膠會因氣溫的降低而變硬,磨擦係數會降低。冬季裡,輪胎氣壓不可太高,但是更不可過低。外部氣溫低,輪胎氣壓過低會加速老化。

冬季要經常清理胎紋內夾雜物,儘量避免使用補過三次以上的輪胎,更換掉磨損較大和不同品牌不同花紋的輪胎。

應定期做四輪動平衡,更換輪胎位置。


8擋風玻璃

擋風玻璃保持清晰是安全行車的基本條件。冬季應定期擦洗雨刮片,雪天確保可刮淨風擋。

另外,玻璃水中也可加入些除冰劑。風擋結冰時,將玻璃水噴上,冰即可快速融化,比普通防凍玻璃水效果更好。

後窗玻璃除霧線路的作用很大,在雨雪天行車時,後窗玻璃除霧線路能迅速地清除霧氣或冰水,從而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後方視野。在保養時,應該順著印刷線路的走向擦拭車窗玻璃,即橫向擦拭。如果上下擦拭,則容易把電阻絲擦斷。如果需要查看除霧線是否起作用,可以打開後窗除霧開關,看能否把後窗上的霧氣清除掉。如果不能清除,應該先檢查後窗除霧線路的保險絲是否完好,如果保險絲正常,再檢查後窗玻璃上的印刷電路有沒有斷線。


9底盤

為儘快融化冰雪,相關部門會在坡路撒鹽加速冰雪融化。汽車行駛在這樣的路面上,飛馳的輪胎會把含鹽的雪水甩到汽車底盤上,有可能導致底盤腐蝕生鏽。在入冬前,您可以花點時間為底盤做好防鏽護理。

10進氣系統

冬天最鬧心的就是無法啟動。除了可能是冷卻系統和電瓶電量不夠原因外,絕大部分的原因則是由於節氣門、進氣道積炭過多造成的。節氣門積炭過多本身就很容易造成無法點火的現象。夏季時節氣門積炭可能不會影響發動機啟動,但是到了冬季,因用車環境溫度更低,汽油揮發受到影響,同等工況下,汽油點火能力相對較弱,發動機便可能點火失敗,或者需要多次點火。建議車主在冬季前檢查並清潔發動機節氣門積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