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爱干净了,你身边一定有个“爱干净”的人,即使是寒冬低温也要每晚洗个澡才舒服。

@南国的狼:广东冬天太热,基本上一天一洗,不然身上不干净。

@小九寨:哈尔滨冬季-30度,贼冷的,半个月洗一次澡不稀奇。

@西西妹:洗澡啊,想洗就洗,现在家里洗澡很舒服,我就每天都洗,考虑那么多做嘛?

殊不知洗得太勤、太久、太干净也会带来一些皮肤问题。一些人越洗越痒,皮肤变得像鱼鳞一样,用手一抠白色皮屑哗哗直掉……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那冬季到底几天洗一次澡最好呢?洗澡是否也有先后顺序?看看权威专家的说法。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冬天几天洗一次澡最合适?

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皮肤处于干燥的环境,再加上较频繁地洗澡,皮脂被冲淡,导致皮肤就像缺水的田地,出现龟裂,易受到外界刺激,也容易遭受细菌的入侵。

所以,冬天没有必要每天洗澡,老人5~7天洗1次,年轻人3~5天1次即可。

不过中国国土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温度也不一样,像海南冬天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洗澡。

注意:

洗澡时注意水温,别用过烫的水,以免刺激烫伤皮肤。洗完澡后要及时涂抹保湿霜或护体乳,特别是在皮脂分泌较少的地方,如:手臂、小腿等。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洗澡的正确顺序

很多人洗澡就是从头淋下,哪管它什么顺序的?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

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洗澡时,热气会使毛孔扩张,先洗脸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洗脸的方向应由鼻子为中心向外圈清洗。

洗身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尤其是天冷时,应先用热水将双脚冲热。

刚进入浴室时,血液会集中在头部,如果马上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流不畅,诱发脑血管疾病。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洗澡常犯的7个错

每年冬天都有洗澡出意外的新闻爆出,据相关记录显示,一氧化碳中毒、摔伤、心脑血管疾病突发、低血糖、触电等是洗澡时最易出现的意外,而这些意外都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以下情况,洗澡时应尽量避免:

紧锁门窗

因为隐私、气温低,绝大多数人冬天洗澡都喜欢关紧门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气偷偷潜入。但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者轻则头晕、恶心、皮肤苍白、意识模糊等,严重时会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呼吸和脉搏增快,甚至死亡。

温馨建议:

要打开浴室排气系统或留个门缝;

其他房间也要注意通风,特别是安有热水器的房间,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洗澡后马上关闭热水器及煤气阀门,并打开浴室门,让排气扇再开半小时左右。

还有,千万不要把浴室门锁上,一旦发生危险,无法及时获救。

地面湿滑

现在洗澡房都是地板砖,洗澡溅出的积水,很滑,稍不留神就会使人滑倒。

温馨建议:

装修时选用防滑材料,瓷砖最好选择小块、防滑的;

可以在浴缸旁设扶手,放把防滑凳子;

老人要穿防滑鞋。

此外,墙壁瓷砖最好不要太白,浴室过亮会让人难以察觉地上的积水,增加滑倒几率。

洗澡时间过长

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也易因脑缺血发生意外。

因此,无论何种方式的热水浴,洗澡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

水温过高或过低

洗澡水温很关键,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给心脏增加负担。洗澡水温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

洗完换衣服时也应注意保暖,多披条毛巾,或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温度陡降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而且还很容易感冒。

洗澡洗的“太干净”

很多人洗澡总感觉没洗干净,用力搓“泥”才能把身子洗透彻。事实上,这层“泥”是我们每个人每天新陈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以及身体分泌的油脂等。

它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

使劲擦搓容易损失这层保护层,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

沐浴露一次挤很多

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

其实用清水洗澡是最健康的,有的人觉得洗不干净,所以过度过量使用沐浴露。

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

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如果身上不脏,只用清水更好,洗后最好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学?据说只有10%的人能答对

啦啦啦!不知道吧,

原来洗澡也有这么多学问,

希望亲们在大冬天能洗好澡,

健康澡,香喷喷... | 责任编辑: 实践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