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净利增加50%,市值1800亿力压携程,国旅成“带货”一哥

1月10日快讯,中国国旅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5.6亿元左右,同比增加50%左右。不过,中国国旅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将增加7.6亿元左右;因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25%左右。

非经常性损益来源于一次资产出售。2019年1月,中国国旅原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中国旅游集团,增加收益为7.6亿元。

2018年,中国国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9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1.44亿元。

净利增加50%,市值1800亿力压携程,国旅成“带货”一哥

旅游老大

大致测算可知,2019年中国国旅将实现净利润为46.5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9.44亿元。毫无疑问,在传统旅游概念股中,中国国旅盈利能力依旧是No.1。

2019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分类“旅游以及休闲”股中,净利润超过10亿元只有两家,中国国旅,归母净利润为42亿元,另一家是宋城演艺,为12.7亿元,中青旅为5.45亿元,这也是三家超过5亿元公司。还有三家亏损企业,即国旅联合、西安旅游和腾邦国际,分别亏损220万元,450万元和1.34亿元。大多数上市企业利润比纸薄。

中国旅游集团是中国国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53.3%。中国国旅出售国旅总社,是一笔关联交易,国旅总社2018年收入为123.87亿元,占中国国旅全年总收入470亿元比例大约为26%。

按照收入构成,2018年国旅出境游、国内旅游、境外签证和入境游业务收入分别为63亿元,33.3亿元,11.32亿元和6.75亿元。传统旅游公司,收入超过百亿元寥寥无几,为何国旅轻易放弃?

利润之源

本来国旅总社是上市公司传统金库,直到2016年依然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中国国旅利润来源并非苦哈哈的旅行业务。2017-2018年,国旅商品贸易收入分别达到156亿元、343亿元,收入总额超过传统业务。所以到2019年,国旅干脆剥离掉旅行社业务。

国旅为何要剥离旅游业务,自然是它们不赚钱,或者不能赚大钱。2018年,国旅传统业务总毛利率为10.01%,细分业务,出境毛利率为5.45%,国内旅游毛利率为6.33%,签证业务毛利率为23.46%,入境业务毛利率为11.08%。

而商品业务毛利率52.24%,其中免税商品毛利率为53.09%,有税商品毛利率为26.91%。所以毛利总额,旅游业务只有12.3亿元,而卖货业务毛利为179亿元。

净利增加50%,市值1800亿力压携程,国旅成“带货”一哥

从利润贡献率来看,中免公司归母利润贡献达99.5%,而国旅总社归母净利润近两年不断下滑,2018年贡献率为-1.4%。为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公司于2019年1月将国旅总社100%股权转让给中国旅游集团,将聚焦免税主业,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带货一哥

国旅分别于2017年6月31日及2018年2月27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中免收购日上中国51%及日上上海51%股权。日上与中免原统一采购后,日上在香化优势及中免在烟酒优势共同发挥,将带动原中免免税业务毛利率趋近日上。

2018年至今,中免、日上分别中标首都机场、上海机场及大兴机场免税标段合同。作为国内两大国际客流枢纽,2018年浦东机场出入境旅客吞吐量为3840万人次(与虹桥合计为5250万人次),首都机场则为2685万人次,位列前两位。作为中国最核心国际客流枢纽,中免中标后在规模实力上显著增强。

净利增加50%,市值1800亿力压携程,国旅成“带货”一哥

中国国旅2019年初剥离旅行社业务后,可以专注于中免公司经营免税运营业务,现阶段持有最全的免税业态牌照。2018年实现免税销售收入332亿元,占中国大陆地区免税市场80%以上份额,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免税运营商。

根据穆迪报告:2018年全球旅游零售商排名中,中免上升4位至第4名,成为国内旅游零售一哥;全球前三分别为Dufry、韩国乐天及韩国新罗。从增速来看, 2018年Dufry仅增加7.3%,乐天、新罗分别同比增长25.8%、40.7%。随着规模逐步扩大,中免对上游品牌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加强,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截至1月10日,中国国旅市值为1842亿元,超过OTA之王携程(218亿美元或1526亿元人民币),自然成为旅游市值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