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蕭太后墓被盜數次,價值34億“金絲壽衣”卻無人敢碰,這是為何?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文史趣話!

蕭太后在歷史上是遼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她的一生可以說十分的傳奇,但是在她死後,其下場並沒有那麼好。她的陵墓先後多次被盜,裡面的金銀器物早已經被盜掘乾淨。那麼都是哪些人盜得,什麼時候盜的呢?

蕭太后墓被盜數次,價值34億“金絲壽衣”卻無人敢碰,這是為何?

第一次的盜掘是發生在金人領袖完顏阿骨打時期;據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十分痛恨遼人,所以在後來將大遼滅了之後,他便下令將遼國皇室的陵墓全部挖掘,將裡面的陪葬寶物全部洗劫乾淨,並將陵墓給毀壞掉。這其中就有蕭太后的乾陵。

蕭太后墓被盜數次,價值34億“金絲壽衣”卻無人敢碰,這是為何?

第二次發生在金國遷都時期;金國遷都之後,南方的盜墓賊聞訊而來,對該陵墓又進行了一次大清洗。第三次則是在民國初年的時候,這一次就不是什麼盜墓賊了,而是生活在本地的民眾,他們相互聯合起來又將其洗劫了一遍。第四次是發生在日本侵華時期,日本人打著研究古遼國墓葬群的幌子,開始對乾陵實施大規模的“掃蕩”。

蕭太后墓被盜數次,價值34億“金絲壽衣”卻無人敢碰,這是為何?

以上這四次盜掘可以說是相對來說,規模比較大一些的,除此之外的一些小規模的盜掘活動,那就更數不勝數了。但是說來也奇怪,這些人盜掘蕭太后的陵墓,把裡面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可為何蕭太后身上的一件價值34億的壽衣卻沒有人要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是一件怎樣的壽衣,為何能價值34億。

蕭太后墓被盜數次,價值34億“金絲壽衣”卻無人敢碰,這是為何?

蕭太后的這件“壽衣”,全名叫“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用金絲線縫製焊接而,全衣無領,只有寬約18釐米的半月形弧頸。全衣重約3240克,共抽取近萬根長約一米,直徑約0.1毫米的金絲織布狀織成。衣的前襟採用的是類似於緙絲與疊繡的方法,繡了浮雕狀的兩隻飛騰對舞的金鳳,外環圍十朵纏枝蓮圖。其領口斜向中心的位置也用同樣的針法疊繡出兩枝纏枝蓮與兩隻騰飛的鳳凰。

蕭太后墓被盜數次,價值34億“金絲壽衣”卻無人敢碰,這是為何?

此衣上面的圖案眾多,富麗堂皇,光彩耀眼。可以說,這件寶物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但在盜墓賊眼中,他們在乎的是那些實實在在的金銀器物,根本不把它放在眼裡。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古玩市場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遼代皇室的陪葬品,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蕭太后的這件壽衣。其實,就這件衣服的材質來說,並沒有達到34億那麼多,但如果加上製作的手法和所穿之人的地位,那麼34億的價值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了,本期文史趣話就到這裡,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收藏!愛你們的作者大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