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康熙皇帝南巡,地方官員擬拆毀沿河房屋!清代姑蘇拆遷案

古代皇帝為了威懾四方,瞭解民情,或遊山玩水,會離開京師,巡幸視察各地。滿清發祥地在關外,統一全國後定都北京,他們是北方的遊牧民族。

在清朝歷史上,有兩位皇帝曾經多次到江南走訪出巡。

清前期,蘇州是全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康熙時人沈寓《治蘇》,《清經世文編》卷二三說:“東南財賦,姑蘇最重;東南水利,姑蘇最要;東南人士,姑蘇最盛。”又說蘇州,“山海所產之珍奇,外國所通之貨貝,四方往來,千萬裡之商賈,駢肩輻輳”。

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前,任命湯斌為江寧巡撫。告訴他:“平素聽說吳地繁華,那裡的風土人情,崇尚虛華,安於享受,經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應當使當地去掉奢侈的習俗,返歸淳樸的民風,每件事都要致力發展農業生產,這樣大概可以整治吳地頹廢奢華的風氣吧。”

歷史學家司馬遷曾說: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棄農經商,在古代應該是正能量。當年,蘇州的先進性,卻與“以農為本”的統治者發生矛盾!民族、經濟、文化的差異,漢人對清王朝的統治諸多不滿,康熙年間到處都有“反清復明”存在。地方官員格外小心!

康熙皇帝南巡,地方官員擬拆毀沿河房屋!清代姑蘇拆遷案

為了接待好皇帝,江南地方上的官員、士紳都竭盡全力,絞盡腦汁來準備迎接聖駕的一切事體。

負責皇帝出行的御林軍將領或者宦官總管,會提前通知地方管理衙門,負責在皇帝車船行進的路線派兵維持治安。為了接待好皇帝,江南地方上的官員、士紳都竭盡全力,絞盡腦汁來準備迎接聖駕的一切事體。

早自十六世紀,由滸墅關進入蘇州城的交通要道即分為「正道」與「間道」兩條,「正道」由楓橋鎮經上塘河入蘇州城,「間道」則由虎丘塘涇入蘇州城 。「正道」也是驛道、官道、商道,上塘街“可並舉四輿,並乘五馬”,蘇州古代唯一四車道。是一條可供四輛戰車五馬並行的康莊大道,是蘇州最早最寬的“馬”路。

康熙皇帝南巡,地方官員擬拆毀沿河房屋!清代姑蘇拆遷案

康熙南巡乘船順運河而下,坐的就是樓船。樓船的條件肯定比馬車舒適得多。

皇帝外出巡遊,駕駛御用馬車諸多優點。但是太湖流域水網密佈,江流中舟師航行與運輸往來卻很方便。樓船不僅外觀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壘。康熙南巡乘船順運河而下,坐的就是樓船。樓船的條件肯定比馬車舒適得多。行進路線為途經楓橋鎮上塘河而入蘇州城。

康熙皇帝南巡,地方官員擬拆毀沿河房屋!清代姑蘇拆遷案

兩岸因店鋪及其他建築,河道顯得狹窄,河岸不能背牽!

江南水鄉城鎮,人們習慣將河道兩岸街巷分別稱為上塘、下塘。蘇州上塘以商家店鋪居多,下塘以民居為主。蘇州楓橋鎮經上塘河入蘇州城,交通運輸便利,很早即為市面繁華的商業街。據說貿易商鋪千家有餘,居民數萬。京杭大運河從楓橋起,可經上塘(河)街向東直達閶門,稱十里楓橋塘。兩岸因店鋪及其他建築,河道顯得狹窄,河岸不能背牽!康熙南巡船隊彷彿航行在街巷間!“反清復明”者若埋伏在其間,射火箭扔炸彈,後果不堪設想!

康熙皇帝南巡,地方官員擬拆毀沿河房屋!清代姑蘇拆遷案

清官湯斌,是屬於五百先賢裡出類拔萃的人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二十八日,康熙帝出京,開始了他的首次南巡之旅。蘇州地方正在開會:為保障安全且方便船工拉牽,準備沿岸居民大拆遷!清康熙年間學人葉夢珠所著《閱世編●卷四》記載。清代康熙年間,湯斌特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江南、江蘇等處(相當於中央檢察院副檢察長、監察部副部長)。他到江南蒞任未幾,會上南巡,有司議拆毀蘇州閶門外南濠一帶,西至楓橋沿河市房,治馳道,且便挽舟。南濠為蘇州最盛之地,百貨所集,商賈輻輳,人情惶惶。公毅然曰:“皇上心切愛民,必不忍以巡遊之故,毀壞民居,御舟篙槳,亦可運行,何必強為牽挽之計耶?”有司懼罪,猶力請。公曰:“此地方事,倘有罪及,我獨任咎,與諸公無與也。”遂不果毀,人情安堵,乃偕總督王公新命渡江迎駕,凡供御所需,處分井井,用不乏而民不擾,公私賴之。

康熙皇帝南巡,地方官員擬拆毀沿河房屋!清代姑蘇拆遷案

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考察堤防、治理水患,同時瞭解東南地區的社會民情。

其實,康熙出巡江南比乾隆要低調的多。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考察堤防、治理水患,同時瞭解東南地區的社會民情。清朝從入關作戰到平定三藩、收復臺灣,中原大地動亂了上百年。天下一統後,康熙原來設定的三件大事:“治河、興農、三藩”中的治河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而且當時滿漢矛盾尖銳,康熙也想借此瞭解南方的社會民情、緩和民族矛盾。

清官湯斌,是屬於五百先賢裡出類拔萃的人物。當年力阻拆遷的這條街,正是:《紅樓夢》“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後來湯斌見康熙:“及鑾輿臨幸,與臣民相見,靄然和悅,並不以馳道不修為忤也。扈從駕至金陵,賜蟒袍一襲,又賜御臨蘇帖律詩手卷一軸,恩寵甚渥。”康熙作為統治者,下江南曾親往拜謁朱元璋的明孝陵,行三叩九拜之大禮。經過山東曲阜,對孔子陵寢也是行叩拜大禮。不管康熙是出於收買人心還是其他目的,反正事實上逐步化解了滿漢兩族的矛盾和文化差異。歷史上的蘇州上塘街,也避免了一次大規模的拆遷。

據傳,當年康熙皇帝南巡蘇州後,還是表示了不滿:“在宮中的時候我就聽聞江南繁華,今日一見如此奢侈。我每每想到國家以儉為根本,這樣才能保持長久。如此豪奢,又怎能不敗?你們這些做大臣的,給我切記,不可鼓勵如此民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