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毅然放下工作,不讓孩子留守,我經歷了什麼


作者 | 紅番茄女子

賬號 | 寶媽加油站 (mamapinaa)

在我尚未成家做媽時,曾經勸我自己的大姐放棄在外面打工回家陪伴孩子。

姐姐三個孩子,前二個孩子都是滿月了就急匆匆回到珠三角沿海城市上班,第三個孩子休了半年產假,是陪伴最多的一個。三個孩子加起來,都沒有陪伴超過一年。

我告訴姐姐,孩子需要媽媽的陪伴,才會有安全感、才會自信,性格才會健全。

姐姐當時也對孩子心懷愧疚,聽了我的勸告,匆匆辭掉做了十年的工作,回到老家陪了孩子一年。一年過後。春節剛過,她因覺得種種受不了又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不過,經過一年的相處,她深深體會孩子需要媽媽,所以每到暑假寒假,都會回家接孩子到自己拼搏的地方,一起生活一兩個月。

就如候鳥。

而在農村,四周看看,大都是老人陪著孩子,孩子陪著老人。這孤獨寂寞的一群,稱為留守人。

毅然放下工作,不讓孩子留守,我經歷了什麼

我在懷我大寶的時候,心中曾鄭重立下誓言,無論如何絕不讓我的孩子留守。但在大時代下,這卻成了異類。為了堅守這個底線,我是“鬥天鬥地鬥父母”。

反對的聲音首先來自我親媽。她直言辛辛苦苦培養我讀大學,難道畢業了就淪為帶孩子的嗎?不讀書也會帶孩子!這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

其次來自另外一個媽——婆婆。自從我大寶出生,婆婆自己沒有請願,但是動員家裡所有的七姑八姨來給我施壓,說她還年輕,讓我把孩子放在老家,我輕鬆出去掙錢。

老公說孩子要吃母乳,她們給我們出主意說,牛奶比母乳更有營養。我有心讓婆婆跟著我出去帶,我可以上班,但是要求每天晚上要看見小孩。

婆婆又說要照顧家裡。談不攏了婆婆一生氣,說我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她連抱下小孩都不肯幫。

最後我三個孩子沒有一個人幫忙,全部自己一個人帶大。

我每天要見到自己的小孩這是底線,但在婆婆眼裡這是不信任她,是怕她帶親了我的小孩。而她帶孫子的目的,就是要帶得跟她親,最好不能跟媽媽見面,見了會不好帶,會嬌氣。

毅然放下工作,不讓孩子留守,我經歷了什麼

說一件我自己經歷過的事。

我工作過一段時間。有一段時間我到外地出差,讓婆婆帶兩個孩子兩個月。回家那天正狂風暴雨。

我回到家時發現家裡沒有人。後來隱隱聽到好像有聲音,我從門縫一看,大寶正抱著二寶躺著床上捂著被子,不敢出聲。

兩個孩子被鎖在房間裡,我鼻子一酸喊孩子名字,他們一軲轆爬起來。我沒有鑰匙打不開門,只好把手機從門縫裡塞進去給他們看動畫片,然後告訴他們媽媽在房間門口守著他們,不要害怕。

原來他們的奶奶怕他們跑出去,從外面把門鎖了,怕他們玩電,把電也斷了。此時此刻電閃雷鳴天又黑了,屋裡連燈也沒有,一個大人都沒有。

不知道我兩個寶貝會有多少陰影。

婆婆說,鎖門斷電都是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她當時要做事,孩子不會有事,她很負責任的。

可能我也想多了,我當時就知道兩代人觀念無法溝通,立刻辭職,再也沒想過要讓婆婆帶孩子,脫離我視線。

當然,現在都流行,媽媽生,奶奶帶,或者媽媽生,姥姥帶。老人帶孩子也有很多的優勢,但是完全託付給老人,是有很多的弊端的。

上面說的是我親身經歷的事。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婆婆還是少啊。但是忙起來也真的是沒辦法。

大部分人都要做農活,沒有農活總會有點雜事吧。孩子只要不餓著沒出意外就行,老人精力有限,這一點不能怪他們。老人幫我們帶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像我大姐那種把小孩留守在農村老家,不能和爸爸媽媽見面的。這種孩子最可憐。長期不和爸爸媽媽交流,最後會有很多心理問題產生。

毅然放下工作,不讓孩子留守,我經歷了什麼

我見過的留守長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呢?

姐姐的孩子最大的已經17歲,小的也已經13歲了。去年回家接觸到這幾個外甥,碰巧大姐又剛剛過完年趕火車南下,我在家觀察到了這幾個孩子,結果已經顯而易見。

大女孩只會低頭玩手機,學校上課回來手機不離手,對於媽媽走了完全沒有反應,淡定又漠然。

晚上睡覺時因為我是小姨沒有什麼長輩的壓力,外甥女還跟我討論她關注的話題。

她說她不喜歡男人,對男人沒興趣,婚姻也無趣,不知道同性戀是什麼感覺。試問那個拼命賺錢的姐姐會知道青春期的女兒,腦子裡想的這些亂成一鍋粥的想法嗎?

不要說去了解女兒想法,就連女兒初潮都錯過,只是生了她!

老二是個男孩,是個學霸,基本上不跟我說任何話,寒暄的都沒有,也不敢喊我,也許是膽小,又或者是冷漠。對於長輩最起碼的禮貌禮儀都沒有。

對於媽媽剛離開家,也看不出他的反應。已經15歲了,初中尖子班的。每天天沒亮就上學了,晚上很晚回來,悄無聲息的,完全沒有存在的感覺。

男孩不鬧騰,總會打聲招呼吧。喊他也只會嗯。這樣的孩子學習是好,但也只是學習好!

毅然放下工作,不讓孩子留守,我經歷了什麼

最小的孩子比較正常,眼裡都是悲傷,好像難過的吃不下飯。當時我打通了大姐的視頻,這個孩子聽著媽媽遙遠的嘮叨,想到昨晚還在家裡的媽媽,現在摸不著了,因為思念竟然小聲啜泣起來。

我愛這個孩子,他有正常的感情!敏感而溫柔。那兩個孩子,在長久的失望、封閉和孤獨中,已經麻木了!

而我另外的一個姐姐的三個差不多大的孩子,一直在父母身邊長大,性格開朗。很快就和我打成一片,畢竟小時候這六個孩子都和我相處得不錯。

每天在媽媽身邊長大的孩子是怎麼度過一天的呢?

早上,離開媽媽,是為了學習,為了闖蕩,晚上可以回到媽媽身邊,享受安心。跟父母聊聊一天學習情況,一天的所見所聞。

毅然放下工作,不讓孩子留守,我經歷了什麼

留守的孩子呢,爺爺奶奶很少和你聊天。

我的孩子回到老家,特別話多,一天到晚的找他爺爺奶奶說東說西。

我婆婆脾氣暴躁,還有個特別不好的毛病,當我兒子溫柔開心甜甜的叫奶奶的時候,她如果不忙,就會像很生氣一樣,說,幹什麼!

如果是在忙的時候更糟,她直接不理我兒子,寂靜無聲沒有回應。我二寶很倔會一直喊,她會覺得小孩無聊,一直不應聲。

我公公更糟糕,他耳朵有點聾,不管我兒子跟他說什麼,他就笑眯眯的只會說一句,嘴那麼多,講三講四!

難以想象如果我的孩子留守,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還會願意開他們口與人溝通與人交往嗎?

當然,我也理解老人不容易。我也希望我講的這些只是個例!可能我寫得也有些片面,但看到留守的孩子真是心酸。

我也知道家長們有不得不讓孩子留守的理由,但是還是覺得應該呼籲一下,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希望每個天使都能在爸爸媽媽身邊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