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大黃蜂”號航母(舷號CV-8)是“約克城”級航母的第三艘,是二戰初期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的主力航母。

“大黃蜂”號航母的服役生涯十分短暫,從1941年10月交付到1942年10月沉沒,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然而就是在這一年裡,“大黃蜂”號航母參加了多次戰鬥,創造了屬於它的戰史!需要說明的是,在美國海軍歷史上,以“大黃蜂”號命名的航母有2艘,除了CV-8外,還有一艘舷號為CV-12的“埃塞克斯”級航母,本文介紹的是“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

“大黃蜂”號航母的建造過程和基本性能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建造中的“大黃蜂”號航母

1930年代初期,美國海軍開啟了造艦計劃,在1934年開建了2艘“約克城”級航母。二戰爆發前,美國海軍又追加了一艘訂單,這就是“大黃蜂”號航母。1939年3月30日,“大黃蜂”號航母開始招標。同年9月25日,“大黃蜂”號鋪設龍骨。1940年12月14日,“大黃蜂”號航母下水。1941年10月20日,“大黃蜂”號正式交付美國海軍服役。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大黃蜂”號航母開工僅一年就下水了

“大黃蜂”號航母的建造有兩個特點:第一是速度快,從開工到下水,從下水到服役,均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第二個特點就是改進十分有限,因為“約克城”級航母是美國建造的第一種具有實戰標準意義的航母,在此之前並沒有太多的航母建造經驗,因此它的初始設計並不是很完美。“大黃蜂”號航母的建造時間明顯晚於前2艘,本來應該有充裕的時間修改建造方案,但由於形勢緊急,為了儘快建成服役,所以這艘航母的很多改進並沒有實現,和前2艘“約克城”級航母的區別並不大。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大黃蜂”號航母的全長為251.38米,吃水線長度為235米;全寬35米,吃水線寬度25.37米;標準吃水深度7.42米,滿載時的吃水深度為8.5米;標準排水量為20000噸,滿載排水量為25900噸;人員編制為86名軍官和1280名船員,航空兵包括141名軍官和710名士兵,戰時編制總人數可達2900餘名。“大黃蜂”號航母的動力系統包括9座Babcock&Wilcox鍋爐,4臺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驅動4個螺旋槳,總功率120000軸馬力,最大航速32.5節,續航力為12500海里/15節,可搭載4350噸船用燃料和17.8萬加侖的航空燃油。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大黃蜂”號航母安裝了3座飛機升降機,每座載荷為17000磅。該航母設置了2個飛行甲板液壓彈射器和1個機庫甲板液壓彈射器,安裝了Mod 3A攔阻裝置,可以阻攔7.3噸重、137公里/小時速度的飛機。“大黃蜂”號的飛行甲板長248米、寬26米,機庫甲板長166米、寬19米、高5.26米,總計可搭載70餘架艦載機。“大黃蜂”號航母配備了8座5英寸/38口徑的兩用炮、4座四聯裝1.1英寸/75口徑的高射炮、24挺M2勃朗寧.50英寸機槍(1942年被30門20毫米Oerlikon高射炮取代,後來又在艦首增加了一個1.1英寸的方形底座,安裝了2門20毫米高射炮,總共是32門高射炮)。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後,“大黃蜂”號航母在三腳架桅杆上安裝了新型CXAM雷達,架桅杆及信號橋沒有封閉,這是它明顯區別於前2艘“約克城”級航母的地方。

“大黃蜂”號航母的首次出擊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大黃蜂”號航母搭載的B-25轟炸機

1941年10月20日,“大黃蜂”號航母服役,開始在諾福克港附近海域進行訓練。一個多月後,日軍就對珍珠港發動了突然襲擊,珍珠港事件爆發。美軍決定展開報復性反擊,在1942年1月底,制定了轟炸東京的初步方案。2月2日,“大黃蜂”號航母迎來了2架B-25轟炸機,並在3日進行了起飛試驗,此時並沒有船員知道這樣做的原因。3月4日,“大黃蜂”號航母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3月20日,“大黃蜂”號抵達舊金山,在這裡16架B-25轟炸機登上了“大黃蜂”號的飛行甲板,艦載機被移入機庫。一起登上“大黃蜂”號的,還有本次行動的指揮官杜立特和134名陸軍航空隊官兵。4月2日,“大黃蜂”號離開港口,隨行的還有1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1艘油船。當天下午,艦長向船員們宣佈了此次行動的任務:轟炸日本。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4月8日,以“企業”號航母為核心的艦隊從珍珠港起航。4月13日,“大黃蜂”號和“企業”號順利會合,繼續朝日本方向駛去。按照行動計劃,“大黃蜂”號航母上的B-25轟炸機應該在距離日本海岸400英里的地方起飛。然而在4月18日早上7點半,編號23的日軍“日東丸”號巡邏艇發現了美軍艦隊,並且向東京發出電報:發現3艘美軍航母。15分鐘後,“日東丸”號又發回一封電報:發現敵軍航母2艘,驅逐艦3艘。隨後美軍輕巡洋艦“納什維爾”號(舷號CL-43)將“日東丸”號擊沉,切斷了它與本土的聯繫。美軍指揮官擔心日軍已經發現了他們,於是準備提前發起進攻,被迫從600海里的距離起飛對日本進行轟炸。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4月18日上午8點20分左右,杜立特駕駛的編號為2344的B-25轟炸機率先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其餘15架B-25以平均每4分鐘一架的速去起飛。最後一架B-25起飛後,美軍艦隊返航,駛向珍珠港。中午時分,16架B-25轟炸機總共攜帶了64枚500磅炸彈,對東京及其附近城市進行了轟炸,轟炸東京任務取得了重大勝利。儘管此次轟炸效果有限,但這是美軍首次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極大地提振了美軍士氣。美軍B-25轟炸機對東京的轟炸,也對日本產生了巨大影響,日軍決定對美軍發起反擊,很快爆發了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之戰。

“大黃蜂”號航母鏖戰中途島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運載B-25轟炸機前去轟炸東京,“大黃蜂”號航母完成了它的首次出擊。4月25日,“大黃蜂”號航母回到珍珠港。經過短暫補給後,到了4月30日,“大黃蜂”號航母再次出港,前往珊瑚海海域,去支援“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航母。不過“大黃蜂”號尚未抵達戰場,珊瑚海海戰就已經結束了

,美軍遭遇了重大傷亡,“列剋星敦”號航母沉沒,“約克城”號航母也被擊傷。5月26日,“大黃蜂”號航母返回珍珠港。此時美軍獲悉日軍即將進攻中途島,於是還沒有來得及修整的“大黃蜂”號,和“企業”號航母一起於5月28日再次起航,前往中途島海域伏擊日軍艦隊。隨後完成緊急維修的“約克城”號航母,也一起趕往中途島附近海域,在那裡將發生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海空大戰。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中途島之戰中的“大黃蜂”號航母

1942年6月4日清晨,美軍PBY水上巡邏機率先發現了日軍航母艦隊,還有朝中途島進攻的108架日軍飛機(其中一架因故障返航)。中途島上的美軍航空兵首先出擊,對日軍航母發起了首輪攻擊。然而由於飛行員經驗不足,B-17和B-26轟炸機的高空轟炸效果也比較差,並沒有對日軍航母造成損傷。美軍飛機損失慘重,紛紛墜入大海。隨後美軍三艘航母上的艦載機也依次起飛,朝日軍航母發起攻擊。“大黃蜂”號航母派出35架SBD俯衝轟炸機、15架TBD魚雷轟炸機和10架“野貓”戰鬥機,朝著日軍航母飛去。然而由於迷失了航向,SBD俯衝轟炸機並沒有發現日軍航母,於是和“野貓”戰鬥機一起,在燃料耗盡之前結束了搜尋全部返航。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的15架TBD魚雷轟炸機(第8魚雷機中隊),離開航母后不久就離開了編隊進行獨自飛行。隊長沃爾德倫把飛機分成2隊,第一隊分為4個雙機小隊,第二隊包括2個雙機小隊和1個三機小隊。飛行約一個小時後,第8魚雷機中隊最終在距離日軍航母8海里處發現了目標。沃爾德倫立即通知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的其他飛機,然而它們早已飛遠。於是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沃爾德倫決定冒險攻擊日軍航母。他命令15架TBD魚雷轟炸機採用攻擊隊列,在距離海面不到20米的高度飛行,尋找時機朝日軍航母發射魚雷。日軍防空火炮和零式戰鬥機組成了強大的防空網,第8魚雷機中隊的15架TBD魚雷轟炸機全部被擊落,30名飛行員和炮手只有喬治·H·蓋伊1人倖存了下來,其餘29人全部犧牲。至此,“大黃蜂”號航母的第一輪攻擊宣告結束。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在第8魚雷機中隊全軍覆沒後,從“企業”號及“約克城”號航母上起飛的魚雷轟炸機也發現了日軍航母艦隊,但是和第8魚雷機中隊一樣,它們發射出的魚雷無一擊中目標,反而損失了20架飛機。正當日軍沾沾自喜,為眼前的勝利自鳴得意,準備對中途島發起第二輪攻擊時,從“企業”號航母上起飛的33架俯衝轟炸機發現了日軍航母,隨後從“約克城”號航母上起飛的17架俯衝轟炸機也趕來了,它們分別對日軍航母展開猛烈攻擊,擊沉了日軍“加賀”號航母,重創了“赤城”號和“蒼龍”號航母(後來均沉入大海),取得了中途島之戰的最大戰果。6月4日下午,從“企業”號航母上起飛的24架俯衝轟炸機重創了日軍“飛龍”號航母,於夜裡9點多被自行沉沒。不過美軍的“約克城”號航母也遭受重創,後來又被日軍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於6月7日清晨傾覆。

在6月6日,“大黃蜂”號航母和“企業”號聯合追擊逃跑的日軍艦隊,從“大黃蜂”號上起飛的俯衝轟炸機和其他戰機一起,擊沉了日軍重巡洋艦“三隈”號,重創了巡洋艦“最上”號,取得了中途島之戰的最後一個戰果。儘管在這場大戰中,“大黃蜂”號航母的艦載機並沒有擊沉日軍航母,但是也為這場戰役的勝利貢獻了力量,特別是第8魚雷機中隊的15架TBD魚雷轟炸機,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在中途島之戰中,“大黃蜂”號航母的損失並不大,因此很快就投入到接下來的戰爭中。

“大黃蜂”號航母的最後一戰

1942年6月16日,“大黃蜂”號航母返回珍珠港,在這裡進行了維修和補給,換裝了高射炮和CXAM雷達。8月17日,“大黃蜂”號航母再次出海,這次任務是前往所羅門群島支援正在那裡作戰的美軍。瓜達卡納爾島的爭奪戰非常激烈,8月24日美軍“企業”號航母遭重創,8月31日“薩拉託加”號航母被擊傷,9月15日“黃蜂”號航母被擊沉。在這之後,“大黃蜂”號航母成為美軍在南太平洋上唯一一艘具備作戰能力的航母,堅持戰鬥在所羅門群島海域,為美軍提供空中掩護。一直到10月24日,完成緊急搶修的“企業”號航母重新到來,“大黃蜂”號航母才結束了孤軍奮戰。兩艘航母組成的編隊,立即前往聖克魯斯群島北部,準備在那裡攔截日軍艦隊。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10月26凌晨,美軍巡邏機發現了由“翔鶴”號、“瑞鶴”號航母和“瑞鳳”號輕型航母組成的日軍支援艦隊,但很快失去了目標。隨後從“企業”號航母上起飛的SBD俯衝轟炸機發現了“瑞鳳”號航母,並向其發起攻擊,炸彈擊中了“瑞鳳”號甲板。此時日軍偵察機也發現了美軍“大黃蜂”號航母,日軍航母立即出動了21架99式轟炸機、20架97式攻擊機、21架零式戰鬥機和2架指揮飛機,共64架飛機朝“大黃蜂”號航母猛撲過去。第一波飛機出動後,日軍又陸續派出了第二波艦載機,“翔鶴”號航母起飛了19架俯衝轟炸機和8架零式戰鬥機,“瑞鶴”號航母派出了16架魚雷轟炸機。與此同時,美軍航母艦載機也分成三組起飛,第一組是“大黃蜂”號上的15架俯衝轟炸機、6架魚雷轟炸機和8架“野貓”戰鬥機,第二組是“企業”號上的3架俯衝轟炸機、7架魚雷轟炸機和8架“野貓”戰鬥機,第三組是“大黃蜂”號上的9架俯衝轟炸機、8架魚雷轟炸機和7架“野貓”戰鬥機。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26日早上8點40分左右,日軍9架零式戰鬥機攻擊了美軍“企業”號上起飛的艦載機。10分鐘後,美軍第一組來自“大黃蜂”號航母的15架俯衝轟炸機攻擊了日軍“瑞鳳”號,遭到日軍零式戰機攔截,被擊落4架,其餘11架於9點27分攻擊了日軍“翔鶴”號航母並重創了它,隨後這11架俯衝轟炸機還擊傷了日軍“照月”號驅逐艦。美軍第二組艦載機攻擊了日軍“鈴谷”號重巡洋艦,來自“大黃蜂”號航母的第三組艦載機重創日軍“築摩”號重巡洋艦。由於美軍的艦載機分成了三組,隊形比較分散,因此並沒有發現日軍的主力航母,戰果十分有限。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26日早上9點10左右,日軍第一波艦載機來到“大黃蜂”號航母上空,16架俯衝轟炸機和20架魚雷轟炸機對“大黃蜂”號發起攻擊,其中有3枚炸彈和2枚魚雷命中目標。第一枚半穿甲彈擊穿“大黃蜂”號的3層甲板併發生爆炸,第二枚對地炸彈也擊中了飛行甲板,第三枚炸彈同樣擊穿了3層甲板。另外還有一架日軍俯衝轟炸機被擊中後墜毀在“大黃蜂”號的煙囪附近,2枚魚雷擊中了“大黃蜂”號的引擎和電力設備,導致“大黃蜂”號無法行駛。之後又有一架受傷的日軍俯衝轟炸機故意撞向了“大黃蜂”號的左舷,導致航空燃油艙失火。“大黃蜂”號已無法降落艦載機,這無疑加重了“企業”號的負擔。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北安普頓”號巡洋艦拖著“大黃蜂”號航母慢慢離開戰場

對“大黃蜂”號航母的攻擊結束後,返回的日軍飛機發現了“企業”號航母,由於日軍認為“大黃蜂”號已經沉沒,於是日軍第二波艦載機全部攻擊“企業”號,美軍擊落了12架日軍俯衝轟炸機和9架魚雷轟炸機,但還是有2枚炸彈擊中了“企業”號,還有一架受傷的日軍魚雷轟炸機故意撞向“史密斯”號驅逐艦,造成57名船員死亡。上午11時21分,來自日軍“隼鷹”號航母的17架俯衝轟炸機和12架零式戰鬥機對“企業”號航母編隊展開攻擊,美軍擊落了12架俯衝轟炸機,但有2艘戰艦受損。此次攻擊結束後,美軍決定立即撤出“企業”號航母艦隊,避免遭到日軍的再次攻擊。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10月26日下午1點多,日軍發起了又一輪攻擊,“隼鷹”號航母出動7架魚雷轟炸機和8架零式戰機,“瑞鶴”號航母派出7架魚雷轟炸機、2架俯衝轟炸機和5架零式戰機。下午2點45分,“北安普頓”號巡洋艦開始拖著“大黃蜂”號航母慢慢離開戰場,似乎有了生還的希望。然而沒想到的是,下午3點20分左右,日軍的飛機再次來襲,一枚魚雷擊中了“大黃蜂”號的電力系統,海水湧入船艙。此時航母上已經沒有電力供應,抽水泵無法工作,航母慢慢傾斜,只能棄艦。不久又有一枚炸彈擊中了“大黃蜂”號。到了下午3點35分,“隼鷹”號航母又派出了4架轟炸機和6架零式戰機,於5點20分左右向“大黃蜂”號航母發起了最後一次攻擊,又有一枚炸彈命中。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美軍驅逐艦準備擊沉“大黃蜂”號航母

然而“大黃蜂”號航母仍然沒有沉沒,考慮到日軍可能會發起追擊,於是美軍決定將其擊沉。26日晚,“馬斯汀”號和“安德森”號驅逐艦奉命擊沉“大黃蜂”號航母,發射了400多枚5英寸炮彈和9魚雷,可它還是浮在海面上。到了晚上10點多,日軍驅逐艦發現了“大黃蜂”號,可它已經遭到嚴重損壞,沒有任何俘獲價值,而且驅逐艦也拖不動它,於是日艦朝它發射了4枚魚雷10月27日凌晨1點35分,“大黃蜂”號航母終於沉沒,消失在聖克魯斯群島附近海域。

結語

作為“約克城”級航母的第三艘,“大黃蜂”號航母(CV-8)的建造時間雖然晚於前兩艘,但是它剛服役就成為美軍的主力航母,先是執行了轟炸東京的任務,緊接著又參加了中途島之戰和聖克魯斯海戰,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不過“大黃蜂”號航母服役僅一年就被重創,沉沒於聖克魯斯群島海域,不禁讓人感到惋惜。但是美國通過“約克城”級航母的建造,特別是“大黃蜂”號航母的改進,積累了一定的航母設計和建造經驗,對美國海軍航母的快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為了紀念沉沒的“大黃蜂”號航母(CV-8),美國將“埃塞克斯”級航母的第4艘重新命名為“大黃蜂”號(舷號CV-12),繼續參加接下來的戰爭,為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