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上涨超过了昨天,涨势会有持续性吗?

12月2日,猪价上涨超过了昨天的涨势,从涨势上分析,要明显强于前几次的反弹行情,目前基本可以判定本次上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值得期待的。


从本次上涨的逻辑上分析,主要是由于11月初的下跌,导致一些压栏的大猪争相出栏,再加上后期中南六省禁止外省生猪进入境内的消息,使一些北方地区剩余的压栏猪、标猪再一次加速销售,导致进入12月份后,生猪供给出现断档,出现了猪价报复性上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11月份的猪价大跌,由20.4下降到16块钱,导致猪肉价格出现4周的连续下跌,批发价格降至21块钱,零售价格也降到了23-28元区间,使猪肉市场的消费量有所恢复,也对生猪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升。


目前看,临近大雪节气,东北地区连降几场大雪,寒气逼人,猪肉季节性消费处于上升趋势;还有就是南方的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大部分地区,正是做腊肉的时节,对猪肉有一定数量的消耗;在未来的50余天时间里,元旦、春节前后将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节日对猪肉的刚性消费,也将对猪肉消费再加一些动力。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本次猪价上涨即有一些长期逻辑,也有一些短期因素,同时也具备一些大涨的基础条件。所以,在上涨的时间上,不考虑其间的小幅波动,整个上涨可能会持续到1月中旬左右;上涨空间上,在目前16.15元/斤的基础上,目前保守的预测平均猪价至少会突破18元/斤。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开门大吉,养猪专家:12月猪价将迎开门红!

  前几天在同一位养猪朋友聊天的时候,不算不知道,一算才知道,随着最近一个月生猪价格的下跌,一头猪的利润生生蒸发掉了一千块钱。据这位朋友说,他家猪场旁边的猪场是一个专业育肥户,在猪价涨到18元/斤的时候抓了200头180斤的肥猪,原本打算再养一个半月赶在12月中旬消费较高的时候出栏。可没想到猪抓回来没两个星期猪价就开始下跌,一路下降到现在的14块钱,一头猪直接蒸发掉了几百块钱。虽然天天盼望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可是每天看到的都是飘绿,都是失望。好在生猪价格在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涨涨跌跌之后,终于在11月的最后一天峰回路转,全面企稳。


  此次生猪价格能全面止住跌势,笔者认为关键因素有两个:首先是生猪消费的好转,近期随着生猪价格的下降,猪肉价格也是不断下降,不少网友反映,“盼了两个月了,终于盼来了生猪价格的下降,赶快去买了2斤排骨给炖上了。”猪肉档的老板也反映,最近猪肉价格下降了之后,自己的生意也是明显好了很多,以前两天才能卖出去一块白条肉,最近几天每天的销量都能达到2-3块,很久没有这么好的生意了。


  其次就是近期屠企明显减少了库存冻肉的投放,因为猪肉价格下跌后屠企依然投放冻肉的话其利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屠企为了保证利润再加上现在生猪供应充足,市场上也不需要过多的冻猪肉了,屠企也就顺势减少了冻肉的投放。而冻肉投放减少后市场上的猪肉供应量也就随之减少,叠加上文提到了猪肉销量的增加,生猪供求关系就发生了变化,生猪价格迎来全面企稳。


  现在生猪价格已经稳定了下来,那12月会不会迎来开门红呢?笔者认为开门红属于大概率时间,其实不论生猪价格是降还是跌,我国生猪供不应求大环境并没有改变,年前有媒体预测国内的猪肉缺口可以达到上千万吨,其中进口肉解决了200万吨,屠企库存冻肉和国家储备肉解决了几十万吨,剩下的就是实打实的猪肉缺口了,而这个缺口就是12月生猪价格“开门红”的保障。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近期生猪价格下跌之后屠企准备了不少的冻肉准备投入市场,生猪价格不上涨的话投放冻肉的利润就很低,作为屠企也同样希望生猪价格上涨,随即就可以提高猪肉价格从而赚取两次之间的价格差。养猪朋友,你觉得12月份生猪价格会迎来“开门红”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