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老英雄張富清對話兵團“90後”時隔70年再憶新疆軍墾經歷

老英雄張富清對話兵團“90後”時隔70年再憶新疆軍墾經歷

9月12日,張富清看了朱忱的信後,寄語兵團新一代年輕人,越是艱苦,越是困難,越要向前。 (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老英雄張富清對話兵團“90後”時隔70年再憶新疆軍墾經歷

9月12日,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拜訪隊伍代表向張富清(中)贈送相框。 (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楊陽 王雪迎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張富清想不到,他會收到一封來自兵團的信,工作、生活在他曾經用熱血開墾的土地上的年輕人,正經歷著一些現實的內心掙扎。

9月12日,95歲的張富清正躺在湖北省來鳳縣中心醫院的病床上。接到信後,老人戴上眼鏡,饒有興致地打開信封,信件來自359旅傳承地—— 一師阿拉爾市,寫信人是一個比他整整小70歲的“兵團第三代”。這封信由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拜訪隊伍送達,本以為住院治療的老人會拒絕拜訪,“部隊的、新疆的、老家的,父親都不會拒絕,因為內心很有感情。”張富清的小兒子張健全說。

“張爺爺,我很彷徨,我熱愛這片土地,但是我又想去更好的地方試試。”寫信時,朱忱正在經歷一場內心掙扎。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兵團團場職工,一代代人秉承著兵團精神駐守、建設阿拉爾市。在青島讀完大學,由於父母身體原因,朱忱回到了阿拉爾,但他不甘心,“我也想去大城市闖蕩”。

朱忱的這句話道出了很多兵團團場年輕人的心聲,他在矛盾之際看到張富清的事蹟,內心彷彿被巨石砸中。

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一名普通戰士,在解放戰爭中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然而,他將這一切藏在一個皮箱中,妻兒只知他曾當過兵。轉業後,他再一次選擇去艱苦的地方——來鳳縣,紮根60年。

“您當年跟隨359旅在最艱苦的時候來到新疆開墾邊疆,可我卻在兵團日益變好的時候開始猶豫不決。”小夥子希望能得到老人的指點。

朱忱在大學讀的是計算機專業,這一專業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很好找工作,在新疆,與專業相關的職位不如一線城市多。大學畢業後,他嘗試過留在青島,然而家人覺得他收入不高,還要承擔較高的房租,壓力太大,不如回家發展。

看到這裡,張富清將手中的信緩緩放在病床上,陷入思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際,張富清和359旅718團的戰友們正在去往新疆的路上。老人在病房回憶前往新疆的那段日子時說:“去新疆的那種艱苦比上戰場還讓我難忘。”

1950年1月,張富清所在的部隊來到新疆喀什地區,3月抵達草湖鎮,他們傳承359旅的南泥灣精神,開始了“軍墾第一犁”。

“荒地和蘆葦一望無際。”張富清回憶道,解放軍戰士分成3人一組,用木質的犁在那裡開荒。小組間還比賽看誰犁的多。張富清和戰友們的雙手佈滿血泡,因為怕感染,每天都要挑開血泡用酒精消毒。說到這裡,張富清伸出雙手抖動著說:“很痛啊,雙手被酒精刺激,要抖上個把小時才能好。”老人回憶說草湖鎮的蚊子也很厲害,咬一口便會腫起大包,如果不做處理還會感染,每天吃飯都得躲在蚊帳裡。

住地窩子、開墾鹽鹼地、頂風沙、扛烈日……張富清所在部隊開墾荒地6000多畝。老人說,他對新疆的感情太深了,因為自己所在的部隊留在了新疆,為新疆的發展付出了青春和熱血。

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拜訪隊伍還為張富清準備了一份禮物,他們將阿拉爾城市發展變化的視頻帶給老人,老人看著兵團的發展,高樓、工業、農業……“這變化不是一個‘天翻地覆’就能概括的啊!年輕人為什麼還要猶豫、彷徨呢?”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中央決定在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65年來,兵團忠實履行屯墾戍邊使命。改革開放以後,兵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大力推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著力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促進就業,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兵團人克服罕見的生存、生產困難,在天山南北、亙古荒原上創造出人類發展奇蹟。

朱忱坦言,這一變化他一直看在眼裡。上小學時,朱忱的媽媽每個週末都會帶著他去阿拉爾遊玩,那時候他們一家住在臨近的團場,每次去阿拉爾他都覺得像是“進城了”。初中時他們搬到其他城市。2018年,他回到阿拉爾,在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阿拉爾就像是變了一個地方”。“拋開大城市的‘誘惑’,我還是願意生活在這裡。”朱忱說。

回到阿拉爾之後,朱忱發現身邊不少年輕人都在兵團開啟了自己的事業,朱忱說,“我哥哥前兩天還來阿拉爾考察,想在這裡發展餐飲業”。一名同學兩年前來到阿拉爾做食品批發,如今每月收入兩萬元。“大城市確實有很多優勢,但兵團發展速度很快,這裡有更多的機會讓我們施展拳腳。”朱忱說。

看完信件和視頻後,張富清很激動,他為朱忱送上了這樣一段話:祖國邊疆、兵團需要年輕人去建設,為那裡獻出自己的青春與才華,越是艱苦、越是困難、越要向前。祖國哪裡都需要建設,新疆是祖國的一部分,也不能掉隊啊!解放軍是進入新疆開發建設的第一批,年輕人也要拿起這個接力棒。

“張富清爺爺,兵團是我們的家,我們是359旅的傳人,是您的話讓我更加堅定,只有我們一代代人不斷付出,才會讓這片土地變得更好。”拜訪隊伍將張富清的那段話錄製成視頻送給朱忱,他聽了張富清爺爺的話說,“我們留下繼續建設兵團,以後肯定會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到兵團、紮根兵團。”

作為信使,這場隔空對話也讓新疆塔里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白宏本深深觸動,他說:“我們要傳承359旅精神,不斷髮展壯大企業,為像朱忱這樣的年輕人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原載《中國青年報》9月20日 2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