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深度:奧迪萬人裁員風暴與一線豪華品牌瘦身過冬

深度:奧迪萬人裁員風暴與一線豪華品牌瘦身過冬

奧迪作為中國2018年豪華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在奔馳、寶馬相繼出現裁員後,也在今日宣佈到2025年裁員9500人,雖然三家同時說明此輪裁員是新能源的轉型過程,但利潤率下滑,增長緩慢的銷量事實沒有人可以掩蓋。至此汽車市場下滑的餘波已經波及全部一線豪華品牌,新一輪的洗牌或將提前到來,變革的希望與衰敗的陰影將長時間籠罩全行業,就如同蝴蝶效應,沒人能置身事外。

文丨AutoR智駕 王碩奇

德國當地時間11月26日,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豪華車品牌奧迪發佈聲明稱,計劃到2025年裁員9500人,佔員工總數的10.6%,以節省約60億歐元的成本,用於向電動化轉型。同時,奧迪將在電動汽車和數字化領域新增2000個新職位。

奧迪方面稱,此次裁員將包括管理職位,且裁員將通過員工流動和提前退休計劃沿著人口結構曲線進行,以確保公司保持 9.0%至11%的利潤率。

“在動盪時期,我們正在讓奧迪變得更加敏捷、高效,這將提高生產率並增強德國工廠的可持續競爭力。”奧迪首席執行官布拉姆·肖特表示。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電動化一直是奧迪今年的發展重點,今年5月,奧迪概述了一項注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包括到2025年將推出30餘款電動化車型,其中純電動車型20款,還有至少3款基於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的緊湊車型。同時,奧迪提高了對新能源車型的銷量預測,預計到2025年,該公司電動化車型銷量將佔到其全球總銷量的40%左右。

為推動上述計劃進行,奧迪計劃到2023年底,預先投入400億歐元用於包括固定資產、廠房設備以及技術研發等。其中約140億歐元將用於電動出行、數字化和高級別自動駕駛領域。

這些戰略將有助於奧迪改善其在競爭激烈的高端市場的比例地位。奧迪在高端市場的全球銷量落後於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但事實上,在豪華車領域,同樣身處“BBA”陣營中的寶馬與奔馳今年也曾因節約成本、轉型電動化而宣佈裁員計劃。

11月14日,據路透社報道,戴姆勒宣佈,將削減旗下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部門的員工數量,目標是在2022年底之前節省10億歐元;9月中旬,德國《經理人》雜誌報道稱,寶馬計劃到2022年裁員5000至6000人。對此,寶馬回應稱,裁員的目的是“竭力使集團專注於未來的發展以及效率提升”,同時,公司將繼續在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等領域招募人才。

當然,轉型是一部分,三大豪華品牌更重要的是面臨市場的壓力與日俱增。

據歐洲汽車新聞網11月27日(今日)對於奧迪CEO肖特的採訪中表示,明年奧迪將面臨兩大挑戰市場和電動化投資。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明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仍將面臨挑戰,但我們對中國高端市場的前景略顯樂觀。總體而言,我們沒有看到整體市場在增長,價格壓力也構成了挑戰。我們預計歐洲市場將保持穩定,但銷售質量已經略有下降,在美國也將面臨很多壓力。”

一句“對中國高端市場的前景略顯樂觀”或許訴說的是些許的無奈。

豪華市場價格戰一觸即發

離今年收官僅剩下一個多月,BBA排位戰有愈演愈烈之勢。

隨著奔馳、寶馬、奧迪三家豪華車品牌陸續公佈10月份銷量。對比BBA前10個月累計銷量,奔馳奪得榜首;從10月單月銷量來看,寶馬領先;原銷冠奧迪則落後於前兩者。

與單月銷量屈居末位不同,奔馳奪得1~10月累計銷量榜首。前10個月,奔馳累計銷售新車59.10萬輛(含Smart),同比增長5.0%。緊追不捨,寶馬累計銷售新車58.74萬輛(含MINI),同比增長13.8%。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原銷冠奧迪落後於奔馳、寶馬。前10個月,奧迪在中國市場累計銷售新車55.12萬輛,僅同比增長2.1%。

對比三家的銷量數據,儘管奔馳目前奪得銷冠,但並未形成絕對優勢,與寶馬僅有3600輛的差距。從銷量增速來看,寶馬奪冠的潛力很大。奧迪與奔馳、寶馬的差距較為明顯,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藉助大幅度降價促銷,反超亦有可能。

目前奧迪主力車型A4L、A6L、Q5L紛紛作出改款或換代車型,但優惠情況似乎已經接近極限,下探的空間較小,奔馳和寶馬也在後緊緊跟隨,價格戰一觸即發。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如果再算上在價格層面絲毫不手軟的凱迪拉克、林肯、沃爾沃等品牌,未來豪華品牌的主戰場將聚焦於20-30萬區間,相較於過去30萬起步的市場,區間已經下跌了不少。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奧迪曾連續28年獲得年度銷量冠軍,但隨著奔馳、寶馬國產化速度加快,競爭力不斷提升,已不如前20年那般具有絕對領先優勢,BBA之間的銷量差距逐漸縮小,而二線豪華品牌越發強力的攪局,也讓整個定價體系面臨著危機。

價格坍塌到最後,受傷最多的是國產品牌

有說法認為,此輪中國汽車市場下滑對於豪華品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智駕君認為影響依然是線性可以觀測到的。

誠然看銷量,在金九銀十的十月中,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5萬輛和228.4萬輛,同比下滑1.7%和4%,而在BBA中,寶馬奪得10月單月銷量冠軍,共交付新車6.14萬輛,同比增長8.8%。與寶馬不相上下,奧迪單月銷量為6.02萬輛,同比增長了6.0%。奔馳以13.8%的增速銷售新車5.71萬輛。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BBA的單月銷量可以算得上是逆勢上揚,而超豪華品牌保時捷前三季度,在華銷量增長14%,超過6.4萬輛。據保時捷方面預測,“今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有望穩步增長至8.5萬輛。”

但另一方面,奧迪預計,2019年銷售收入將略有增長。考慮到投入和市場影響,2019年過渡期的經營銷售回報率預計在7.0%至8.5%之間,低於9.0%至11.0%的長期目標區間。

“如果奧迪不依靠銷量,而是依靠低開支以及改善業績靈活性,那麼就會增強品牌。”肖特說道。“需要在投資和取得效益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如何分配在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上的投資,以及如何解決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的問題,都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所有這些業務模式都是相互關聯的,必須考慮各種外部因素,比如充電基礎設施。”奧迪首席執行官布拉姆·肖特表示。

也就是說奧迪預期今年收入增加了,投資回報率卻低於目標區間,除了研發投入之外,最大的因素莫過於銷售單價的降低了。

當然奧迪只是豪華品牌的一個縮影,縱觀整個豪華品牌,你會發現一個特點,除了勞斯萊斯和雷克薩斯這對馬太效應中的絕對強者,其他品牌都在做價格的下探,或明顯或低調。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當牛馬侖三家的旗艦跑車紛紛用百萬作為優惠額;當賓利全新飛馳買到200萬出頭;當阿斯頓馬丁的跑車只買到199萬;當多年未鬆口的保時捷進店10個點的優惠

加上免息貸款;當瑪莎拉蒂在50—70萬瘋狂甩賣。

你會發現一個特點,頂級品牌在蠶食超豪華品牌的份額,超豪華品牌在和豪華品牌廝殺,而傳統的豪華品牌走量車型,已經和合資品牌戰鬥的不可開交,這也就不難解釋,自主品牌向上發展的兩個品牌WEY和領克,今年為什麼困難重重。

就像食物鏈一般無情,最後蠶食到終點,將是8萬以下的國產車型,為什麼不是10萬,那個區間日系、韓系、德系已經全部佔領,捷達品牌的獨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當大部分自主品牌車型只能衝擊到8萬以內的價格區間時,意味著什麼自然不用我多說。

全行業每個品牌都不好過,但食物鏈底端的生物將面臨死亡。

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無奈之舉

此輪BBA相繼宣佈都因為新能源規劃而裁員,但智駕君認為從短期來看是因為市場壓力過大而導致的體面說法,但從長遠來看傳統豪華品牌新能源的爆發將在未來3—5年內集中。

與新勢力車企不同的是,BBA面臨著在原有燃油車體量上的轉型過程,轉型包袱較重。如何把握自身的品牌調性和迎合電動化趨勢,對它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意味著其或將失去一部分原有的忠實客戶,需要重新去做消費市場的試探和品牌形象的構建。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兩個時間節點,首先是2020年,BBA除了寶馬,奔馳和奧迪目前已經完成了首款純電動汽車的上市,這意味著豪華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已經正式開始。

其次是2025年,三家都公佈了新能源車型在未來規劃中相似且較大的佔比,要想在2025年拿出來有競爭力的車型,明年是研發投入的大年,資金的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多種因素疊加,造成了此輪的裁員計劃,但更為緊迫要處理的事情是如何守住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三家面對壓力都選擇了不同程度的降價。

深度:奥迪万人裁员风暴与一线豪华品牌瘦身过冬

而這種降價換取銷量,雖然在成績單上好看,但從品牌長遠規劃層面來說在想回到高利潤的時代,已經十分困難。

當然,最困難的還屬國產品牌,因為他們沒有什麼降價空間和定價話語權。

可以說,價格體系重構和行業洗牌的趨勢已經越發的明顯了。

智駕精選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www.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繫郵箱:editor@autor.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