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初到西藏,對什麼都好奇。我第一次去朋友邊巴家做客時,對他家很講究的土木傳統藏式民居,很是欣賞。不停地拍照,院內院外,房前房後,上上下下,拍個沒完。

我指著整齊地貼在白牆上,那圓圓的東西,問邊巴那是什麼?邊巴笑了笑,沒有問答。停頓片刻,又說,裝飾保暖使用。我看著這獨特的造型和精緻,讚不絕口。

邊巴的父親,廚藝水平非常高,那頓餐成為我記憶中的珍饈佳餚。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飯後聊天,談到做飯用什麼燃料,我問邊巴,"你們平時燒什麼?"因為我沒有見到象內地那樣的柴火垛,那時沒有天然氣,液化氣也很少,太陽能只是用來燒水,電只是用來照明和家電使用。邊巴指著白牆上的那東西,笑著說,"那就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燃料。 "

我問那是什麼東西?他說是犛牛糞。我大吃一驚,吃的美食差點吐了出來。邊巴大笑,"我飯前沒有告訴你,是估計到你接受不了,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了。"他解釋到,在廣袤的曠野,在雪域高原的牧場、農寨裡,到處都有燃料——牛糞。 在雪域高原,牛糞不被視為汙穢之物,也不被人當肥料拋撒在田野裡,而是牧人賴以生存的燃料。

我問:"為什麼不用煤、木材和農作物秸稈呢?"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邊巴吸了口煙,緩緩地說道,"煤、木材比較昂貴,也不容易找到。秸稈煙大,也不夠使用。藏區千百年來積累了豐厚的生活經驗,最後還是用犛牛糞最普遍、最經濟、最方便。"

邊巴講述了藏區燃料使用的特點。作為燃料,牛糞有許多煤和木柴比不上的優點:牛糞易撿,草原上俯拾皆是,半天時間撿上兩三麻袋,就夠一星期用了;牛糞易燃,一不用抽風灶,二不用鼓風機,隨便找一把乾草,很快就能點燃;牛糞雖不像煤那樣具有持久的燃燒力,但火力與煤不相上下,20分鐘即可燒開一壺水,半個小時足能保證你吃上熱飯熱菜。對於農牧民來說,牛糞是必不可少的燃料。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藏族以前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遷徙不定,在茫茫無際的草原上,除了草就是草,很難找到可供燒水做飯的木柴等燃料;即使有,也不可能專用一些犛牛來馱運木柴四季遊牧。而牛糞一不用馱運,二不用加工,無論走到哪裡,犛牛都可以生產出足夠使用的燃料,用時隨手撿來。由於牛糞系草食動物的排洩物,所以較乾淨,無汙穢之氣,與食肉動物的糞便完全是兩回事。

他領我進了廚房,乾乾淨淨,井井有條。看著和內地沒有多大區別,但邊巴說大不一樣。在生活實踐中,藏族人總結有許多燒牛糞的經驗。牛糞火易燃易熄,為使其持續不斷地燃燒,他們創造並世代沿用著一種其狀如船的"船形灶"。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他指著灶臺說,這種船形灶,藏語叫"塔誇",灶呈長方形,高約60釐米,長約1米,後面有一專供放案板的平臺,前面中部有一灶膛,灶膛前後各有一儲放牛糞的深倉。牛糞倉與灶膛連接處,有一斜坡狀缺口,可由此往灶膛裡送牛糞。

在塔誇的前面,另有一灰池, 專供儲放牛糞灰,井可利用其餘熱,烤火取暖。牧人每當遷移到一個新牧地,就地撿些石塊,和點泥巴,不到兩個小時即可把船形灶壘砌起來,走時原地留下。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我問:"西藏冬季寒冷,也是用犛牛糞取暖嗎?也是象漢族人燒煤爐子那樣把房間或帳篷加溫嗎?"

"大致相似吧。"邊巴說。他進一步解釋到,為了使牛糞火不致熄滅,房間或帳內保持一定溫度,牧人還常趁牛糞火燃燒得正旺時,在上面厚厚地壓一層碎牛糞,這樣上面冒煙,下面一層一層地燃燒,不斷地散發熱量。待碎牛糞燃燒到到一定程度時,下面的熱量衝破厚壓, 轟"的一聲響,灶膛裡便"呼呼"冒起火焰。如此反覆地封上幾次,夜裡也就不致挨凍了。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那要是雨雪天怎麼辦?"我好奇地問。

"若遠行遇上陰雨天氣,須燒溼牛糞時,大都使用火皮袋。"邊巴翻出一個袋子給我看,指著介紹,藏語叫這"庫毛"。這種火皮袋,是在一張完整的山羊皮筒上固定一截30釐米長短的鋼管,用時扇動皮袋,通過鋼管把風吹入灶膛內。以前牧人扇動火皮袋時,盤腿而坐,雙臂一張一合,皮袋一鼓一癟,"呼呼"風起,即使再溼的牛糞,也很快燃燒起來。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此外,牧人為儲存牛糞,還常用拍制的溼牛糞餅壘砌"牛糞牆",有的壘至半人高,有的甚至壘砌近兩米。這種牛糞牆在冬季牧場最為常見,它既儲存了牛糞,同時又是牛羊的圈牆。 牛龔牆燒不完時,留於原地,待來年重返牧地.或後來人遷徙到這裡時,就不愁無干牛糞可燒了。

我聽完講解,很感慨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在物質短缺、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勞動人民總能找到合適的生存條件,生生不息。

藏族人民最離不開的生活燃料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