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诸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周荣花

见证城市越来越美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是原诸暨皮革厂的一名退休工人。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出生在义乌,21岁那年嫁到了诸暨,和丈夫一起住在解放路上水门一带,就是现在的浣纱中路。那时候,这里算是老城关最繁华的地方。一转眼,50年过去了,诸暨城市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时候的“城里”的生活环境并不好。我们的房子就在路边,路的对面是老城墙和破旧的房屋,环境杂乱不堪。再外面就是浦阳江,那时候城里人生活用水都靠浦阳江。城墙还没拆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在上面养猪,猪粪多少臭……

全靠城市建设好,现在对面的破房子和城墙都没有了,变成花木葱茏的公园。浦阳江的水变得干干净净,这里的居民再也不用起早去挑水。家里喝的是自来水,烧的是天然气,连垃圾都要分类处理了。相信我们的家园一定会越来越美丽,人民越来越幸福。

傅加惠

村里变得越来越文明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是原绍兴农业学校的一名退休教师,成为共和国“长女”,我感到很荣幸。

我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来自四川。我的人生原本与诸暨没有任何交集,但8岁那年,父亲被调到诸暨蚕桑学院任技术员,我便跟着来了。1969年,我考上了内蒙古的一所师范学院,毕业后曾留在当地任教。由于我们夫妻都是诸暨人,1978年我调回牌头镇,在绍兴农业学校当老师。

我在牌头镇靖江村住了很多年,对这里的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村里人也非常信任我们夫妻两个。虽然这两年我和老伴都在城里带孩子,但村里有什么大事小情,村里人都会邀请我们去参与。这两年的靖江村不光变得富裕美丽,更变得文明和睦。但凡能为村里的文明实践做贡献的事,我都十分乐意参与。我希望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陈伯罗

安全感与日俱增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出生在暨阳街道王家堰村,和祖国母亲同一天生日。

24岁那年,我嫁到陶朱街道开元村,就是现在的城山社区。那时候家里是真的穷,我和先生挤在20平方米的小房子内,家里只有一张床。

我们是普通的农民,靠天吃饭,来个大风大雨的极端天气,那年的付出算是白费了。我还记得那时候没粮食吃,家里又得开饭,只能一家一户地借过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日子渐渐富裕,再也不会为温饱发愁。我们最渴望的是过过平安的简单日子。但早些年,我们村人员混杂,治安比较差,隔三差五就有电瓶车的电瓶被偷,其他小偷小摸的也很多,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幸好政府越来越重视平安建设,现在社区里安装了很多监控,除了民警,还有党员和志愿者自发组成的巡逻队在维持治安。现在很少听到社区里谁家失窃了,谁家起矛盾了,大家的安全感与日俱增。

傅天善

公交开进了村里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是姚江镇直埠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

我们家虽然一直住乡下,但城里有不少亲戚在走动。我年轻那会儿,进城可是要坐火车的。每次去城关办事,7点不到就出门了,走1公里路后才到火车站。火车的班次也不多,等上半个小时是常事。绿皮火车速度不快,但乘客多。一车人挤得满满当当,路过好几个乡镇的站台,才到城区。办完事情,我还得火急火燎赶回火车站乘车,晚了就没有车了。一来一回,时间都花在赶路上了。

现在进趟城可方便了,村村都通了公交,15分钟就有一班,而且是直达市区,不用绕来绕去。乘车的体验也非常好,夏天车里有空调,十分凉爽舒服。哪怕到了傍晚,公交车依然通行,我们出门的时间就更宽裕了。现在出门办个事情,再也不用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陈冬球

跟着“中国淘宝村”致富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是暨阳街道邱村人。我的老家在璜山镇,22岁时我嫁到邱村。那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只分到一间茅草屋。虽然每天早上从7点忙到晚上8点,但一天也就赚上6毛钱。两个儿子嗷嗷待哺,婆婆又体弱多病……屋漏偏逢连夜雨,茅草屋没住上几年,墙体严重倾斜,但那时候全家的积蓄也就60元。我只好连夜赶回璜山找大姐、二姐借了200元,这才度过了危机。

多亏了国家政策好,经济越来越发达,老百姓的生活也跟着越来越好,我们家一点一点苦尽甘来。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学的计算机,现在在省城工作,在一家电商公司做起了管理员。小儿子则在村里开了一家辅料加工厂,生意也蛮不错的。我们家也从茅草屋搬进了小洋楼。

现在时代好,做生意都不用出远门。我儿子厂里订单都是网上接的,谈好价格后客户把半成品送过来,我们把商品加工好再寄过去就行了。我们村里好多人都靠网络做生意致富了。我们村还被评为“中国淘宝村”。

王淑珍

村里面第一个万元户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出生在牌头镇王劳军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的丈夫是牌头镇长潭街村人,家里有7个弟妹。结婚后,我们既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也要帮公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们。时间真的过得好快,不知不觉我也70岁了。

最开始,丈夫在服装厂做会计,我在厂里做女工,一家人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读过几年书的我其实不甘心一辈子做女工,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1981年,我开始饲养长毛兔和母猪。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我家成为村里面的第一个万元户,生活条件大大提升。我们家还买了18寸的三菱彩色电视机、凤凰牌自行车、乐宝牌收音机,一到晚上,家里挤满了人,好不热闹。

现在政府提倡“乡村振兴”,我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大彩电,自行车变成了小轿车,想吃什么想买什么都可以在超市、商场买到。乡村都兴旺发达起来了,整个诸暨还会差吗!

谢婉珍

娘家、婆家越来越近

骄傲!这些诸暨人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是应店街镇三应村的一位普通村民。

我出生在杭州市萧山区,25岁那年才嫁到诸暨。我还记得嫁过来那天是大年廿五夜,结果到除夕那天竟然靠借来的番薯丝填肚子。过完年要回门,娘家准备了些粽子什么的。弟媳怕路途遥远,我们挑担辛苦,想帮着送我回诸暨。但一想到家里没有吃的可以招待,我只能回绝了她,尴尬离开。

那时候,觉得诸暨跟萧山真的好远啊!两地没有公交车,每次回娘家只能步行。还记得女儿4岁,儿子2岁那年,我带着他们去外婆家。我们早上7点不到就从村里出发了,到萧山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了。

这两年,诸暨不断推进“与杭同城”,我感觉娘家、婆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从村里开车到萧山的家,快的时候20多分钟就到了。现在,我可以经常回娘家坐坐看看,再也没有远嫁的伤感。我希望诸暨和杭州,和萧山的距离能越来越近,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