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蒋仲平 红土地上的“垦荒牛”

蒋仲平 红土地上的“垦荒牛”

蒋仲平(右二)等探讨共青发展规划

共青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青春奋斗的历史。一代代青年人在这里抛洒青春、热血和汗水,在荒坡滩涂上浇筑起一座现代化新城,青春在这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蒋仲平的青春岁月,就是在江西共青城这块红土地上度过的。他在此工作了25个年头,在这里从小小通讯员一步步升至场党委书记兼场长、县委书记。期间,他与胡耀邦结下不解之缘。在这块热土的历练,使他后来成长为一位副部级干部。

习近平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以蒋仲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共青人艰苦创业,奋斗不懈,用青春在鄱阳湖畔写出无悔的篇章,让这颗鄱湖明珠熠熠夺目,成为中国的共青城、江西的先导区、昌九的新支点、百姓的幸福家园、创业的基地。

从放鸭娃到“鸭司令”

蒋仲平,原本安徽含山人,1944年12月出生在含山县铜闸镇孙巷村。他11岁那年,父亲去世。就在这一年10月,98个上海年轻人到达江西德安鄱阳湖畔的九仙岭山脚下开垦荒地,后成立共青社。1957年,德安县下放了一些机关干部到金湖乡创办垦殖场,把共青社与金湖农场合并为德安国营共青综合垦殖场,总场设在金湖,共青社全体人员迁往该场。

母亲改嫁后移居江西,不满15岁的蒋仲平也到了江西。一开始,他随继父赶着鸭群在鄱阳湖上飘荡,风里来雨里去,饱一餐饿一顿倒也磨炼出一副钢筋铁骨。不久,蒋仲平在德安县南湖畜牧场一分场当通讯员,后干过出纳、会计,当过林业队苗圃技术员和林业队长,再后来到共青垦殖场工作。1964年,场里派他带队到九江外贸学习板鸭加工技术,回来后就做起了头刀师傅。试制出来的板鸭,味道不错,经鉴定符合规定,场里决定办共青垦殖场板鸭厂。当时办板鸭厂困难重重,首先就是喂鸭的粮食问题,鸭子宰杀前要催膘,一只鸭子平均要用30斤稻谷才能达到催膘的标准;场里本来粮食就很紧张,人吃的口粮都不够,哪里有更多的粮食来喂鸭子?

“路是逼出来的。”这是当年参与创办板鸭厂的蒋仲平的口头禅,也是共青人亲身经历的感慨。敢闯敢干、勇于开拓,是老一辈共青人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一旦认准的事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时任垦殖场党委书记的余仕观更是顶着犯错误的风险,坚持办起了板鸭厂。

鸭子养起来了,办板鸭厂还要盖生产车间,杉树木头紧张,蒋仲平建议就用竹子搭架子;晒鸭子又需要一个棚,蒋仲平又带头想办法,因陋就简地搭起了晒棚。生产车间搞好了,晒板鸭的棚子也搭起来了,1966年底,垦殖场宰杀了15000只鸭子,制成板鸭全部供给九江外贸公司,盈利15000元,这也是垦殖场办工业的第一次盈利。板鸭生产加工的成功,给全场干部职工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新希望!

1970年6月,蒋仲平出任共青垦殖场板鸭厂党支部书记、厂长。当年,在极左思想影响下,上级派人来宣布:共青垦殖场要下马,工资口粮一律不发,职工可以投亲靠友,自谋生路,也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蒋仲平和大伙开了两天三夜会,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我们不散!耀邦同志树起来的旗帜一定要扛下去!

羽绒事业“花开并蒂”

板鸭厂为共青人赚了钱,但几万斤杀鸭时拔下的鸭毛又臭又脏,遇上刮风吹得满得“飘雪”,烧掉又可惜,堆在那里简直是白白浪费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共青人,都在想如何让这些鸭毛也能变成钱。

1971年下半年,一个偶然的契机,使这一切发生了突变。一位下放干部,是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文工团员,曾经得到过一条战利品睡袋。他指着那到处堆满了的鸭毛发表感慨:“这鸭毛,可以做成鸭绒睡袋,又轻又暖,睡在冰天雪地里也冷不着!那可是个贵重的东西哩!”蒋仲平听了,心里一亮:不就是用布袋往里边装鸭毛吗?我们也能干!

于是,蒋仲平向总场提出利用鸭毛生产鸭绒制品的建议。经总场同意,他和下放干部端木家榕来到长沙羽绒厂考察学习。当时建个像样的羽绒厂要上百万元的投资,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有人犹豫动摇,有人怕羽绒厂不但办不起来反而殃及板鸭厂。蒋仲平鼓励大家说:“干事业不可能没有困难,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干。”筹建羽绒厂的担子在争论中自然落在他这位“主干派”肩上。于是,渐渐发展成为后来大型的专门从事羽绒加工生产企业——共青羽绒厂,成为共青的支柱产业。

为了打开羽绒制品的销路和市场,共青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胆探索新路,甚至勇闯一个个当时人们眼里的禁区,最终赢得了先机和生机,羽毛加工和羽绒制品生产“花开并蒂”,成为共青垦殖场工业生产战线的一朵奇葩,并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共青羽绒制品产业从上世纪70年初的白手起家,由最初小作坊式的20多个工人发展到6000多名员工,生产设备由最初职工自带缝纫机发展到后来拥有5000多台(套)现代化技术装备,成就为鸭鸭集团,后来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羽绒制品生产基地之一、国家级先进羽绒制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羽绒厂的起飞,在共青垦殖场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共青人也由此走上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工农商综合经营之路,共青人不但羽绒厂越办越大,而且还先后办起酒厂、机械厂、风琴厂等企业,农业和畜牧、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

有人说蒋仲平办企业是手里拿着一个,眼睛盯着一个,脑子里又想着一个。在经营板鸭厂的同时,他又办起了味蛋厂,并且将鸭子“外五件”(两只鸭翅、两只鸭蹼、鸭舌)和“内三件”(鸭心、鸭肝、鸭肫)全部腌制包装出口;在办羽绒厂时他综合利用,将羽毛制成羽毛球、羽毛扇、羽毛画,下脚料做成高蛋白羽毛粉饲料,这些产品大部分也提供出口。1983年,在与上海经济协作中,蒋仲平又果断拍板“借鸡生蛋”,与上海钢琴厂联合创办乐器厂,引进上海钢琴生产技术和关键材料,在机械厂内新上一条风琴生产线,1984年生产风琴

3000架,1985年生产4500架,产品全部由上海文教用品公司经销。不久发展到能生产六种型号的风琴和儿童钢琴,总产量是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一,成为国内最大的教学用风琴生产专业厂家……

实现历史蜕变的背后

1978年秋,团的十大召开前夕,团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江西考察,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胡耀邦特意嘱托他们专程到共青看看。时任共青垦殖场党委副书记、场长蒋仲平汇报了共青的创业历程,团中央的同志亲眼看到共青社经历“文革”浩劫,不仅没有垮,而且欣欣向荣,深受感动,动情地说:耀邦同志一直十分关心共青社,请你们立即向耀邦同志写信汇报这里的发展情况。

蒋仲平听后激动不已,立即派两位同志专程赴京将报告呈送到胡耀邦的警卫秘书手中。胡耀邦看后十分高兴,称赞说:“共青社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发展得这么快,真是个奇迹,你们真不容易。”并当即接受请求,第二次为共青题写了场名——“共青垦殖场”。题词带回到场部,全场振奋,大家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共青垦殖场”终于实至名归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共青垦殖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上级也几次将附近的乡村、山场、湖滩划归共青垦殖场。共青垦殖场地盘在扩大,企业在增加,人口在增多,于是蒋仲平从1979年开始了把场部驻地建成一个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昔日钉螺为患、野兽出没的不毛之地崛起一座新型的小城镇。从公园式的青年之家到小巧玲珑的街心花园,从住宅小区到必要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1983年,垦殖场先后建起了35幢职工宿舍楼,全场百分之七十的职工告别了棚户搬进了新居。而此时,德安县委书记、共青垦殖场党委书记兼场长的蒋仲平却一直住在旧平房里,老房子低矮潮湿,每到梅雨季节,到处湿得冒水,霉味扑鼻。每次分房时,许多人都劝他搬进新房,但他坚持说:“等到全场职工都住进新房,我才最后一个搬家。”蒋仲平在共青垦殖场是个人人知道的大忙人,每天从早晨七点半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始终处在高速运转状态,带领着共青人不仅从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而且把共青垦殖场的事业带入到一个蒸蒸日上、繁花似锦的佳境。

198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共青垦殖场视察。这时的共青垦殖场,年产值已达6亿多,拥有全国最大的羽绒厂和江南最大的低度饮料酒厂,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场区有繁华的商业区和完备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场区人口增加到3万人,一个现代化新型小城镇初步建成。胡耀邦听后十分高兴,他说:“这叫‘星星之火’,如果江西有这么100个点,就是600亿,那就不是翻一番了。”

蒋仲平回忆:“又一次见到耀邦同志,我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胡耀邦参观完羽绒制品大楼等生产基地,又接见了全场干部,并和在场的17名第一批老垦荒队员合影,兴奋地说:“17个加我一个共18个,18棵老松,我们是‘棚友’、‘垦友’啊!”胡耀邦的这次到来,留下了一路的欢声笑语,留下了殷切的勉励期望,“继续攀登,用双手去开辟更加光辉幸福的前景”,这亲切而铿锵的话语,深深扎根在共青人的心中。

这一年,蒋仲平被江西省政府授予“企业改革家”称号,荣获“改革贡献奖”,并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参加了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也是这一年的7月,蒋仲平升任中共南昌市委书记,历史把他推上一个更为广阔的大舞台。其后,他担任过南昌市常务副市长市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副省长、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共青城,成为他的长眠之地。蒋仲平曾回忆,胡耀邦家人选择当地一个小山包,命名为“富华山”,寓意胡耀邦一生的追求——“富我中华”。他说:“在共青人的整个创业过程中,虽然耀邦同志没有批给过我们一分钱,但是,他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共青人锐意进取的力量源泉。”

创业、政务、艺术,是蒋仲平的人生三部曲。有人说,创业和政事,丰富了他的艺术内涵;游于艺,则提升了他的生命境界。退出领导岗位后,他仍坚持学习,调整心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余热。晚年的蒋仲平游心艺苑,笔耕不辍,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执行会长。构图宏大,线条粗阔,笔力朗健,是其书画艺术的主要风格。凡看过他现场作画,都会惊叹他的笔底波澜,纸上云烟。如此艺术个性,是数十年而凝成的

创业精神使然。其开路先锋的意志和敢干实干的热情,在他自由的艺术王国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蒋仲平常说,人是要有精神的。人类的车轮之所以滚滚向前,就是因为只有迎难而上,才能迎刃而解。患重病之后,他作息不变,苦恼不增,乐观向上,决不低头。他劝导子女说,他这一辈子已经知足了,感党恩,谢友情,怜子孝,已经没有多少遗憾。

2017年3月5日,蒋仲平病逝,享年74岁。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赵乐际等,以及退休领导岗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朱镕基、温家宝、吴官正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或送上花圈,对家属表示慰问。

奋斗的青春是美丽的。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响应党的号召,抱着青春的理想来到鄱阳湖畔搭茅棚、垦荒地,开启了青春奋斗的历程。随着一代代共青人不断发扬“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完成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城的历史蜕变,实现了从艰苦创业到开拓创新、从农村城镇到新型城市、从农垦经济到工业经济的新跨越。

生前,蒋仲平为这块土地的发展、腾飞,贡献了自己的汗水与心智。死后,今天的共青人每每提及他,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他是共青的功臣、红土地上的“垦荒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