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倪光南:中国市场最大 有望推动开源的RISC-V成主流


倪光南:中国市场最大 有望推动开源的RISC-V成主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CRVA)理事长倪光南

集微网消息(文/小山),据新浪科技报道,10月21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浙江乌镇召开。以“芯态开源:驱动计算架构黄金时代”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CRVA)理事长倪光南发表演讲。

倪光南表示,两类架构的CPU已经占据全球很大的市场。第一代是X86,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掌握,在服务器等领域占有垄断地位;第二个是ARM,在移动领域有垄断的地位,而且今后也将继续保持这个态势。不过他强调,X86架构是垄断的;而ARM架构的授权费用又很高 ,他举例说,“海思和国防科技大学买到的ARM终身架构授权需要花费很高,钱花的比较多。”

同时倪光南指出,芯片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设计门槛很高,目前为止主要是大企业做芯片,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各方面很难介入芯片领域。他表示,希望借鉴开源软件的经验,能用很短的时间,很小的投入,开发出一个芯片,把开源软件模式的成功经验借鉴过来。

作为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CRVA)理事长,倪光南还表示要加强基金会和联盟的工作,避免碎片化,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要迅速的培养基于RISC-V的新型开放生态,不要做历史包袱很重的ARM和X86。”

在他看来,很多传统领域已经被X86和ARM垄断,RISC-V很难进入。但现在中国5G兴起,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也都在蓬勃发展,对于开源芯片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在新的领域,大家都是新进入的,RISC-V应该有很大的优势。新的领域可能很快就会超过传统领域应用的市场,中国的市场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他说道。

另外,倪光南还认为,包括海思等很多公司的ARM架构授权是终身使用的,但仍存在一个变数。中国和美国贸易摩擦以来,美国提出了美国技术成分超过25%就有可能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的限制。从这个角度来看,ARM在美国技术成份超过25%,可能会受到影响。

“RISC-V有希望不太可能受到影响”,倪光南说,“大家要有信心,中国市场最大,中国的设计公司也是世界最多的,中国的设计公司转到RISC-V,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5G、物联网、VR、边缘计算都可以尝试采用RISC-V,全世都知道中国的产品很便宜,性价比很好,大家都用,那么基于RISC-V的CPU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主流。”(校对/Jurn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